田玉戈,石振国
(山东大学 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250061)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1]。这一论断的提出对我国运动处方研究而言,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在推动构建健康中国的发展背景下,我国运动处方研究进入了快车道,研究视角不断扩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然而,当前研究在体系上还不够完善,研究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有必要回顾和梳理我国运动处方研究成果,总结现有成就及不足,以便于广大学者全面认识和把握当前运动处方研究现状,为解决我国运动处方研究相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为推动新时期运动处方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将中国知网作为信息检索源进行高级检索,以“运动处方”为关键词,以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定的16个体育类核心期刊作为文献来源,论文发表的时间设定为200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将支持基金、作者及单位设置为“模糊”,进行检索筛选后得到相关文献128篇。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近20年来我国运动处方研究热点内容,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收集有关研究成果的发表年代和数量分布、发布源、核心作者、项目支持。对收集的这些内容进行统计、分类、比较、整理等分析研究。
通过比较、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文献资料和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
每年刊文量是评判运动处方研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程度的关键标准之一[2]。文章以年限为横坐标,以每年论文数量为纵坐标,构建了近20年运动处方文献发表数量折线图(如图1所示),呈现了我国近20年运动处方研究的发展变化趋势。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有关运动处方研究的文献量在新世纪初始、2011、2016三个时间节点开始呈上升趋势。
这主要是受一些国家政策文件颁布的影响。受《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影响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愈发重视,在新世纪初始有关运动处方的研究开始加快。2011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引发了体育界对全民健身的广泛关注。针对不同人群制定适合的运动处方则显得尤为重要,有关运动处方的研究开始增多。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纲要指出:要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明确提出建立运动处方库使我国运动处方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界对运动处方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有关研究逐渐增多。但总体来讲,我国运动处方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每年相关文献量不多,并且研究的趋势与国家政策的出台密切相关。
图1 2001年~2020年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研究成果发表年代分布图
对我国运动处方研究的文献来源进行计量分析,可以探究不同期刊对该领域研究的支持程度,同时也为该研究领域学者在体育核心类期刊的论文发表提供参考。如表1所示,自2001年以来,16家体育核心期刊共刊登有关运动处方研究论文128篇,平均每种期刊刊文8篇。在所有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这3种期刊所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最多,各发表有关论文16篇,百分比分别为12.5%。其次,中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数量14篇,占比10.9%。体育科学和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各发表论文10篇,百分比各为7.8%。以上期刊对运动处方研究的刊文量均超过8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期刊对运动处方这一主题研究的支持。运动处方研究者也可以根据不同期刊对该研究领域的支持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收集和期刊投稿,及时掌握运动处方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
表1 2001年~2020年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研究成果发表数量分析
发文量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评价指标,其反映了作者在该研究领域的科研产出量和科研活跃度[3]。统计结果显示,128篇文献共计署名作者392人,其中第一作者有118人;发表2篇及以上的论文的作者有7人,约占第一作者总数的6%;共发文17篇,约占发文总量的13.3%。核心作者是以在运动处方研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运动处方领域的核心作者有黄玉山、吴志建、宋卫东等7位学者。这些学者在运动处方领域的研究较深,论文发表数量多,是推动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力量。
表2 运动处方领域核心作者分析
科研论文是否获得了各种基金项目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研究的背景和质量[4]。从获得基金项目支持的数量来看,有63篇论文获得基金项目支持,约占论文总数的49%。其中,获得多项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有17篇,约占论文总数的13%。从基金项目种类来看,有国家社科基金(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级的社科基金项目(16项)、高校科研基金项目(15项)、其他基金项目(19项)。综上所述,有关运动处方的研究受基金资助占比较多,基金项目数量在等级上从低到高呈现出金字塔式分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该领域研究的重视,研究有着较为严密的基金支持体系。
运动处方包括运动频率、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量及进阶,适用于为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健康水平的人,制定健康促进及慢病防治运动锻炼指导方案[5]。如何根据不同目的有针对性地对运动处方进行个性化设计,使其更加科学、方便、有效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以达到养生、疗病、壮力的功效,是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总的来说,当前关于运动处方设计,学者们有以下两种研究思路:一,基于个体的定量实验。实验法是最为直接的方法,通过对个体施加不同的运动方案,并进行观察、检测、对比,进而得出适合的运动处方。如王竹影[6]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肥胖人群采取了不同类型的运动方案,记录运动能耗、强度及运动量参数,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从而得出了不同年龄肥胖人群的运动处方。二,基于文献的meta分析。区别于前者,其研究对象是文献而非个体。运动处方的设计也是从文献中获得。学者们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依据自己的设计目标,从而确定具有最优效应量的研究文献,进而追踪原文献得出最优运动处方。如江婉婷[7]等对增强中老年女性下肢力量的运动处方设计,吴志建[8]等对增强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运动处方设计都是采用该研究思路。但无论采用哪种研究思路进行运动处方设计研究,其核心思想还是量化思想。以个体或者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考虑到不同人群、不同目的,进而得出针对性、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肥胖一直是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版》指出,2012年全国6至17岁青少年中有6.4%的青少年有肥胖问题,且这一比例正持续增加[9]。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状况,学者们尝试通过运动处方来改善青少年的肥胖问题,如吴志键[10]、张秀丽[11]等众多学者从改善身体形态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究;陈立军[12]等分析了运动处方对肥胖青少年运动能力的影响。此外,还有学者[13]对施加运动处方后肥胖青少年的血脂水平进行了跟踪记录,以此来评估运动处方对肥胖青少年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主要归纳为:
一、运动处方可以有效改善肥胖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对肥胖青少年施加运动处方,可以使其BMI、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以及皮褶厚度等指标出现明显下降。二、运动处方可以提高肥胖青少年的运动能力,使得其安静心率下降,无论是肺功能还是心脏能力、有氧能力均得到了提升。三、运动处方有利于肥胖青少年的血脂代谢。对其血脂水平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发现TG、TCH、LDL-C等水平明显降低,并且对体内血脂代谢异常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通过梳理近20年有关运动处方对改善青少年肥胖的作用文献,发现相关研究多采用定量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运动处方在改善青少年肥胖问题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仅对二者的积极关系进行了探究,关于从青少年肥胖问题倒推构建具体的针对性的运动处方研究还十分匮乏,研究因此缺乏可操作性,实践应用方面存在不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状态不断下降。如何促进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当前运动处方研究的热点。就目前来讲,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处方对中老年慢性病、糖尿病的改善这两个方面。在对慢性病改善这一方面,李宏伟、黄国强[14]以高血压为例,借用体质健康管理专家系统,从智能化运动处方入手,分析运动处方干预内容,评估运动处方干预效果,从而在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监控和干预方面提供了量化参考。陈叶坪[15]等学者则从太极拳运动处方出发,基于主观感受、降压药依赖程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太极拳运动处方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此外,还有学者在体力活动运动处方对于预防中老年冠心病的作用上进行了初步探究[16]。关于运动处方对糖尿病的改善,研究表明,一方面抗阻性和有氧性运动处方可以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外周胰岛素抵抗[17],另一方面实施运动处方可以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负荷2h后的血糖含量,促进血糖浓度的下降[18]。虽然我国学者对运动处方在中老年人身体机能方面的积极作用有了初步认识,但是目前的研究仅对运动处方作用的结果进行分析,而譬如运动处方在防治慢性病、糖尿病等促进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作用机理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与医学进行交叉研究的融合度较低。与国外研究相比,在研究时间、研究角度、研究层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应该全面总结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注重与医学的学科交叉,促进体医融合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中不仅涵盖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19]。心理健康也是评价个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运动处方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探讨,学者主要有两个分析视角:第一,运动处方对积极心理状态的研究。这一方面的探讨主要是运动处方对于诸如个体幸福感、合作精神等积极心理状态的作用。刘洋、漆昌柱[20]从积极心理学的视域出发,分析了实施运动处方与积极情绪、幸福感、乐商、积极心理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实施运动处方与这些积极心理状态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第二,运动处方对消极心理状态的研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多,娄虎、刘萍[21]以治疗抑郁症为例,进行元-元分析,认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运动处方可以改善抑郁症状,有效治疗抑郁症。此外,赵永峰、石磊[22]以有抑郁症状的非体育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运动处方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作为评估标准,发现实验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中焦虑、迟滞、体重、睡眠障碍4个因子均分均显著减少,也证明了运动处方在改善抑郁方面的积极作用。在针对网络成瘾症这一方面,吴瑾[23]等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以效应量大小的排序概率和sucra值判断,认为相较于团体心理咨询、普通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运动处方在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方面效果更优。综上所述,当前研究肯定了运动处方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然而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相较于运动处方对消极心理状态的研究,运动处方对积极心理状态的研究十分匮乏,相关研究不足;同时,在心理测评方面,缺乏统一的测评工具也是该方向研究的难点。
运动处方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制定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与办法,是教师因材施教与学生自我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24]。运动处方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针对运动处方教学,学界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运动处方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
在教学理论方面,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运动处方教学的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优势。如李为敏[25]提出运动处方教学应遵循区别对待、运动负荷有效性、运动负荷不断增长、运动处方适宜性这四大基本原则。于佳祥、徐英微[26]则以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为出发点,探讨了运动处方教学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与时俱进、创新自主。此外,还有学者[27]以健美选项课为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角度,将运动处方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了比较,认为相较于传统教学,运动处方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更加全面、具体、适当;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使用性和科学性强,且易于操作。
在教学实践方面,鉴于当前青少年身体形态问题突出,中小学生过度肥胖占比持续增加,大学生健身锻炼缺乏[28],因此与运动处方教学有关的肥胖控制和健身锻炼促进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尹继红、周梦莎[29]以5名肥胖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运动处方教学理论及方法,总结教学特点,认为应从营养平衡、科学运动、行为改变3个方面入手,引导肥胖学生进行自主锻炼,从而进行肥胖控制。赫秋菊[30]、马行风[27]等学者以教育实验法为主要研究手段,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运动处方教学对身体形态部分指标、锻炼情感的影响,为大学生健身锻炼的负荷控制、过程分析提供了教学实践指导。
综上所述,教育实验法已经成为运动处方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学生课上的情感态度变化、定期检测学生的生理指标、对运动处方实施过程监测控制成为运动处方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缺乏权威的专一组织机构是当前我国运动处方研究与应用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重要原因。权威组织机构的缺失使运动处方的发展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长时间跟踪支持方面受到一定局限。因此,应推动成立由卫健委、医学院、医院、体育院所等为主体的权威组织,定期召开会议,探讨未来我国运动处方研究重点方向,加大研究经费支持,为加快运动处方推广、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而不懈努力。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都明确提出要建设运动处方库,加强体育运动指导,从而发挥体育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运动处方库的建设标志着我国运动处方研究向着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的方向深入推进。加强推进运动处方库建设不仅是贯彻全民健身的客观要求,同样也是促进运动处方规范化发展、科学指导群众运动、加快健康中国建设进程的有效实践。因此汇集有关体育科学、营养科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我国运动处方库建设,探讨如何构建其内容系统、应用平台系统应是学者研究的重点。
对我国近20年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运动处方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发现,相关研究体医融合程度不高,研究的视角相对狭窄。未来的运动处方研究不应囿于体育这一视角,研究应更加多元、开放。尤其是针对一些治疗为主的运动处方,更应该站在体医融合的视角下探讨,探究其作用机理,进行针对性的运动处方研制。所以,以体医融合为主的多视角研究,将是未来运动处方研究的重要方向。
虽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为当前运动处方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但如何将运动处方与高新科技结合,从而针对不同情况自动化输出运动处方,有关研究还十分匮乏。当然,这也与这些高新科技研究门槛较高有关,但不可否认,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以高新科技作为支撑体系,进行运动处方智能系统研发是未来运动处方研究的重点。实现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体质,将个体的数据输入,进行体质健康测评、健康风险分析、运动风险评估,从而输出智能化运动处方;并在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自动传输数据,反馈效果,实施监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是日后学者工作的重点。
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运动处方越来越呈现出其复杂性的特征,加强运动处方专业建设、完善运动处方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已经成为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共识。然而当前教育系统对运动处方的介入力度不足,开设相应专业的高校数量欠缺,这就导致后备人才供应的不足。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强化运动处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依托高校体育院系和医学院系对运动处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解决当前专业定位模糊,专业建设不足等诸多问题。同时,当前运动处方专业人才如运动处方师的培训、认证、晋升制度尚处在初始或探索阶段。如何完善运动处方人才培养制度,构建相应的培训、晋升标准理应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加强运动处方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运动处方研究创新的重要途径。我国运动处方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早在1971年,东京大学在“日本体育科学中心”就已成立了运动处方研究委员会,并出版《日本健身运动处方》;美国也在1975年陆续开始出版《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国外运动处方研究时间长、理论与实践较为丰富,对我国运动处方知识体系的构建、运动处方的实施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学者应立足于我国运动处方研究现状,在运动处方概念、分类、内容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创新,着眼我国实际需要,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处方研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