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巍 张解和 李楠
“互联网+”概念推动了各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步伐,衍生了很多“互联网+”的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创业机会[1]。因此,高校必须积极面对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路径。
当前高校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精神的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投入不足。教育中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眼前轻长远,重就业率轻生涯规划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现象,缺乏对系统的职业生涯理念培养。
就业创业指导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强的课程,它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课程要求有充足的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运用理论[2]。大部分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仅仅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如何进行职业测评和就业准备、怎样进行创业精神培养、创业前资源准备等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匮乏,师生既没有有效的沟通互动,也没有参与过就业创业活动。
目前,在高校从事就业创业指导的教师,多以学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兼职为主,专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匮乏。兼职教师普遍就业创业的专业性知识不全面,尽管具有较多的指导经验,但是系统的职业发展和创业专业知识少,能够带领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素质拓展不多,创业实践经验匮乏。
当前各高校在就业创业指导的老师对新技术运用不熟练,无法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作用[3]。当前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主要在线上进行,这就要求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教师有较强的数字素养,结合所在学校特点和专业的特色,了解学生兴趣、能力和特长,明确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指导过程中的需求,并与学生进行高质高效的沟通交流。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互联网开始了移动学习、共享学习等。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大规模慕课、直播课的开设,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在校学习,学习更为便利,师生互动更流畅。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时空界限,让交互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变得更加容易,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模式必须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更具时代性和创新性。
据麦可思研究院对2012届~2016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平稳上升,从2012届的2%上升到2016届的3%,创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发展的新趋势[4]。在校学生通过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将许多参赛作品转化为项目并创业成功。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创业机会,他们结合自己优势和特长,提供相关服务工作,或者通过创意设计产品获得投资者的支持,促进创业成功。
“90后”“00后”学生是互联网快速发展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识网、用网能力强,思想活跃,乐于接受和传播新事物,思考行为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和国企等才算是就业的观念已经彻底改变,网店、微店、网络写手、自媒体运营各类服务工作室等已经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在“互联网+”时代,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互动更加高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所有公开发布的就业信息,也可以在相关APP上进行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测试,学生在学习体验中直接地表达真实的感受,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教育者获得学生真实的反馈信息。教育者将收集的评价和意见等相关数据,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学生对信息的反馈情况,从而了解学生真实的就业创业偏好和对当前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看法等有效信息。
图1 就业创业课程教学分级体系
利用“互联网+”与学科整合,构建贯穿大学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展全程化、模块化、实训化的教学。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构建就业创业课程教学分级体系(见图1)。
“互联网+”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换为“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开展了更多体验式、案例式教学。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内容必须包括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最新情况,采用混合采用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寻求课程之外的好奇心和兴趣点,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
1.搭建就业创业指导信息共享平台
平台上设置公告板块,向学生发布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和相关政策;平台设置答疑活动互动板块,了解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面临的问题;平台设置学习板块,将成功的就业创业的案例转化为短视频、视频讲座等,让更多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分享成功经验。平台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需求,个性化推送适合的职业发展信息。
2.搭建校友资源互动平台
学生通过平台了解同专业校友就业创业情况,了解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本专业就业方向前景等问题;校友可以在平台分享本专业的就业创业资源和信息,也可以分享本人的职业发展现状和自己的成绩经验等;在校学生则可以在平台上与校友交流,获得校友资源,促进学生优质高效就业和职业发展。
3.构建学校官方就业创业平台
学校应该大力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广泛、及时、便捷的特点,将国家、省市、学校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及时发布,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数字素养,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实际教学需要。教师应通过自主学习和参加培训活动,了解最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树立先进教育意识,提升运用互联网能力,将智慧教学的理念运用到就业创业指导的教学方案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同时,高校应该努力拓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聘请与专业就业相关单位的人力资源培训师、企业家担任专业兼职教师。这样不仅扩充了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弥补了校内教师对现实就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了解不全面和创业经验不足的缺陷,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就业创业实践的热情。
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教育。对就业意向的学生,建立信息档案,记录其大学期间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科内外获得的奖项、参加的活动和职业测评发展过程,利用数据分析与学生职业测评和求职意愿等信息进行匹配,推送与其匹配的信息,实现学生自身情况与就业信息的高度对称、精准匹配等。对有创业意愿和良好创业潜质的学生,推荐其参加大学生创业培训班提供学习机会,并给予他们直接面对企业、了解其创业历程、运作方式、体验企业文化的机会;对具有升学意向的学生,帮助其了解升学路径和方向,包括考试动态、专业发展前景等。只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分类指导,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