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姗
摘要:《巴黎手稿》又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我国美学界的关注,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到五六十年代的初探,直至八十年代“《手稿》热”学者们从各种不同方面的对其进行研究,到了本世纪研究更是深入细致。从总体来看,学者们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即关于“美的规律”、关于“对象性、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存在”以及关于“劳动创造美”,每一次《手稿》的研究都促进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手稿》 美学思想 研究
自《手稿》被译成中文以来就备受中国学者的关注,除对其哲学、经济思想的关注外,中国学者对《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更加关注。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中国学者对《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开始引用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手稿》部分内容的重译,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不同的美学问题展开讨论,发表关于《手稿》美学思想研究的论文近数百篇,专著也有十部之多,可以说,《手稿》成为中国主要的美学问题的思想资源和理论价值导向。
一、我國学术界早期对《手稿》美学思想的研究
以往学术界认为李泽厚先生是国内最早运用《手稿》来解释美学思想的人。但是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尹庆红认为,中国学者周扬早在1937年就注意到《手稿》中有关文艺、美学思想,并发表过论文。还指出“蔡仪也是较早注意到《巴黎手稿》中美学思想的学者,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建立起他的‘新美学体系。”这一时期对美学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可见《手稿》美学思想研究的历史又被推进了一步。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手稿》美学思想研究的过程中参与讨论的人数较少,讨论的问题较为单一,但也提出了美学的重要观点,集中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所产生的“实践”观点对美学的研究启示上。主要有李泽厚先生、朱光潜先生,同时参与讨论的还有黄药眠先生、程代熙先生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学术界对马克思的《手稿》展开了人学思想的研究来阐发《手稿》中的美学思想。
到了本世纪,研究的内容更加深入,出现了大量的论文、著作。更多的学者主张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结合马克思当时的写作语境来研究,如张都爱、杨青新、彭立勋等;也有学者结合时代背景从“后现代”思想思潮,对《手稿》美学思想进行“后实践”的解读,出现“后实践”美学派。另外,随着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有学者结合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从《手稿》中阐发出“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思想。”还有学者从价值论等的角度出发,强调审美、审美价值等问题。对文献稍加整理,不难发现学者们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即关于“美的规律”、关于“对象性、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存在”以及关于“劳动创造美”来展开讨论《手稿》美学思想的。
二、关于“美的规律”的讨论
《手稿》中“美的规律”的问题的研究是中国美学界重要的理论命题。一般来说,关于“美的规律”有三种阐释方式:第一种“美的规律”是事物内在本质属性,有蔡仪、陆梅林、汤龙发。第二种是认为“美的规律”含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朱光潜、朱狄、陈望衡、蒋孔阳。第三种认为“美的规律”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应包含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两个方面及其辩证统一,代表人物朱立元。
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美的规律”的讨论也越来越深入。钱念、孙整理认为 “我们探求美的本质,不能停留在对美的规律这段话的理解上,而要由此继续前进,进一步寻找出美的深层逻辑。”林同华认为“马克思提出美的规律和美学史上提出美的本质具有相类似的品格,然而就美的规律和美的本质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趋势而论,美的规律比美的本质又更进一步深化了。”除此之外,还有彭立勋、高少锋、何林军、朱式蓉等学者也持此观点。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是如何在人类劳动或实践活动中肯定“美的规律”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美的规律”在美学思想上的重要地位。
但是也有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这一系列观点认为“美的规律”不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是值得怀疑的美学命题。曹俊峰认为:“美的规律”的基本内涵,虽然可以做不同的解释,但是并不能适用于美和艺术创造的全部领域。杨青新则认为,美是一个无法言说的范畴,因而关于“美的规律”只不过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概念。还有学者通过对不同的哲学家的美学思想进行对比研究来阐发对“美的规律”的认识。董学文,温玉林从德国古典哲学中出发,来探寻比较“美的规律”认识。由此可见,对于“美的规律”的研究讨论,大大推进了《手稿》美学思想进程。
三、关于“对象性、对象性关系及对象性存在”的讨论
关于对象性问题的讨论,也是美学中探讨与研究的重要命题,近年来我国美学界大多数人接受 “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观点。彭立勋认为:如何理解人的对象化以及它和美学问题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张都爱认为,美学问题内蕴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感觉的异化分析,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了人的审美感官、审美感觉在异化的生存境遇中的沦落和丧失问题。这里提出的审美异化概念是值得注意的,是从价值论角度推进了《手稿》美学研究的深度。另外,与此相反,贺天忠、林冬秀等学者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并没有直接做出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论。虽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要以人与现实的对象性关系为基础,但是人与现实的对象性关系,是否都可归结为审美关系?可见关于“对象性”问题的研究上,这个命题不确切、不完善、存在着争论。
四、关于“劳动创造美”的美学思想研究
关于“劳动能否创造美”也是我国学者们讨论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美学界不少学者以《手稿》中“劳动创造了美”的这句话为根据, 对美的本质和美的起源进行论证。刘纲纪在《关于马克思论美》一文中说:“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美。这在美学史上是一个标志着美学的重大变革的命题。”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阎志强认为:“‘美即劳动产物说就是比较典型的理论上的‘混乱和错误。”杨青新认为:“劳动创造美既不符合《手稿》的思想也不是美学根本问题的解答。”刘长林则从价值论的角度分析异化劳动带来的审美异化对人们产生的危害,为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并且这是对古典哲学的一种扬弃,是一种新的感性的规定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异化劳动不能创造美,只能造成审美异化,马克思根本不是在谈论美学。对这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学术界还未达成一致意见,说明在此问题上还有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学术界对《巴黎手稿》中美学思想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刻与广泛了。这充分反映了时至今日《手稿》中丰富的美学思想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整合,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手稿》作为一部完整的著作,无疑在著作中马克思的所有思想都是融合在一起的,应从整体入手研究。当然《手稿》研究方法的差异,决定着我们对《手稿》中的内容的理解,包括对美学内容的理解,这与《手稿》整体性内容解释密切相关,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解释范式。《手稿》美学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从苏联解释模式到人本主义的发现,到后来回到马克思文本解读。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学界出现的马克思思想近黑格尔、康德阐释、生存论阐释、文本阐释学解释、现象学阐释、语言分析阐释、生态学分析阐释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在美学研究中。在这里需要考虑的是,以上种种思维范式中的理解,能否真正把握马克思美学思想本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对马克思《手稿》中我们以往研究关注较多的是“异化劳动”“私有制”“共产主义”等哲学基本概念,往往忽略了“对象性活动”这个更为基础的概念。这一概念却被广大美学研究者提出,越来越受到哲学界的重视。最后,随着研究深入,在后实践美学体系中,不再以《手稿》中的哲学思想为美学的基础,已形成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说明《手稿》美学思想研究仍然在进一步深入,若从不同角度切入在当下依然可以获得新的理论发现。
参考文献:
[1].尹庆红.问题与反思——《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研究综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5)
[2].董濟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思想解读[J].学术论坛.2016(5)
[3].钱念、孙整理.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学问题的讨论.[J]学术活动报道.1982.
[4].林同华.美的规律: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札记[J].社会科学.1985(7)
[5].曹俊峰.论马克思“美的规律”的适用范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6].杨青新.回到文本的阅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阐释三疑[J].江西社会科学.2006(8)
[7]彭立勋.正确理解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理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阐释[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
[8].张都爱.回到对象性去重识美学问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意义[J].理论探索.2015.6
[9].贺天忠,林冬秀.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美学本原论之误[J].孝感学院学报.2012.1(1)
[10].刘纲纪.关于马克思论美[J].哲学研究.1980.10
[11].阎志强.“劳动创造了美”与“美即劳动产物”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美学问题之四[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1983.1
[12].杨青新.回到文本的阅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阐释三疑[J].江西社会科学.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