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
唐朝是经历南北朝民族融合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无论文治武功还是文化艺术均威名远播,对整个世界具有深远影响。大唐女儿的妆束时尚是这繁华世相的缩影,同当时的社会风气与文化氛围一样,整个隋唐五代近四百年间,女性的妆束时尚产生了极多的变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大唐女子时尚指南
过去由于史料有限,针对唐的服饰研究往往存在着笼统化的情形,忽略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各具特色、獨呈异彩的林林总总;而坊间热播关于唐朝的影视,又饱含东方主义、猎奇主义,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唐朝女子的浪漫化、理想化的刻板印象。本书尝试以考古发掘所见唐代文物为基础(其中不乏新近出土、首次刊布的考古成果),对照传世史料或出土文书中的记载,以唐人的眼光重新解读当时真实的女性妆束时尚。
书中上溯隋朝,下至五代,分别展示了近四百年间不同历史阶段,女性在妆容、服饰、发型上的潮流演变,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文物图片、诗词文献及手绘复原图,可全面系统地了解不同时期微妙细腻的脉络传承。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妆束时尚与国运是相连的,如武则天时期女主当权,女性自我意识觉醒,逐渐从“女为悦己者容”式的娇弱、纤巧,转向高挑、健美,女子服饰上出现大量男子的冠服元素;而到了国力富强的“开元盛世”,贵族女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身形逐渐丰腴,裙装变得更为宽松,妆面柔美,极富浪漫色彩;经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中唐,则发展出追求怪异、华丽的“元和风格”……
全书分为绮罗(衣)、琳琅(饰)、粉黛(妆容)、髻鬟(发式)四个篇章,特别篇作为文末彩蛋复原了人们尤为好奇的“太平公主的婚服”,可大致了解大唐婚嫁礼仪及服饰中的等级制度。各个章节考证分述当时不同妆束的名称、款式和穿戴方法,从服装结构、层次,到发型、妆容搭配,及首饰的使用方式,一应琐细,应有尽有。相比于同类考古书籍,本书除了文物展示及文字描述以外,画师按时间先后,统一绘制、罗列了近百种发型、妆容、首饰的常见形式,方便读者查阅。
书中选取杨贵妃、上官婉儿、聂隐娘、同昌公主等大家熟知的历史人物及李静训、吴王妃、簪花侍女等轰动一时的考古发现,参考文献记载、比照古画雕塑,以出土文物做支撑,加以适当推测,复原各个人物当时可能妆束,服装、首饰、发型、妆面、场景,细碎如一钗一环,均有据可考。重现大唐女子妆束之美,让读者更深切的感受到唐时风韵。
冰冷的文物背后是一个人或平凡或伟大的一生,也是时代的缩影,作者通过墓志铭、陪葬品及历史典故,书写一衣一饰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有了温度,也让这个遥远的时代变得鲜活起来。你可以了解到:簪花仕女图不是唐朝周昉的作品,而是绘于五代时期;李倕因出土饰物精美被错冠“大唐公主”的名号,但其实她为爱下嫁舍弃了封号和贵族身份;中唐的“非主流”审美官方屡禁不止,女子们为争奇斗艳、各显神通;杨贵妃发明了多种发型和妆容引领盛唐时尚……
“妆束”二字,取自唐诗《游仙窟》中形容美人的一句“妍华天性足,由来能妆束”。“能妆束”具体来看,则是李隆基《好时光》所谓“偏宜宫样”、白居易《和梦游春一百韵》所谓“风流梳洗”“时世妆束”、敦煌曲子词《内家娇》所谓“及时衣着,梳头京样”,而今吾人称之为“时尚”也。
读者可以从本书的故事中,一窥唐代女子的妆束。
吴国妃杨氏
1980年,考古人员在湖北安陆清理发掘了一座唐代大墓。墓室中出土一方墓志,盖上题写“大唐吴国妃杨氏之志”,据此可知墓主人是唐代某位吴王之妻。可是当考古工作者揭开墓志盖时,却发现下方的墓志凹凸不平全无一字。这种少见的情形不像是盗墓者所为,反而更像是王妃下葬不久,墓中就遭人刻意损毁破坏。虽墓志已被磨灭文字,但沿着史书记载的线索,可以试着追寻被抹去的故事。
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女杨妃之子,兄弟间排行第三。这个拥有两朝皇家血统的皇子,自幼受太宗喜爱,被寄予厚望。他文武双全,精于骑射,颇通文史,名望颇高,太宗甚至认为与自己相似。父母为他娶来的王妃杨氏,也是隋朝宗室旁支后人。但大约是因为李恪有着前朝皇室的血统,太宗一开始并未把他纳入继承人的选择范围。哪怕有着治国的才能与抱负,李恪也只能远避南方任官,试图恬淡地度过余生。不过正因如此,他得以避开朝廷中诸皇子争夺皇位的政治斗争。这对于吴王妃而言,算是一个美好的开端,接下来夫妇富贵平安一生的故事仿佛已能预见。
然而,身为皇子,李恪摆脱不了身世带来的命运。在朝廷的权力斗争中,太宗一度考虑立李恪为太子,但在权臣亦是长孙皇后兄弟的长孙无忌极力劝说下,太宗最终选择了皇后所生的第九子李治为太子。唐太宗辞世后,李治继位,是为高宗。这时长孙无忌作为高宗舅父,想起曾被太宗欣赏的皇子李恪,认为他是外甥皇位的潜在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末,长孙无忌刻意将李恪牵扯进一桩谋反案。这时李恪正出任安州(在今湖北安陆)刺史,却不得不与妻子告别,独自走上死路。
吴王妃仿佛预料到了丈夫的命运,先他一步去世,独葬在安州。永徽四年二月,李恪在长安被定罪赐死,草草葬在长安城外。长孙无忌转而又想起葬在安州的吴王妃,怀疑她的墓志也许记载了夫君李恪的冤情,便命人将她的墓葬摧毁,将墓志文字凿去。
虽然王妃墓遭毁,但在千余年后,我们仍能见到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首饰,有机会对这位王妃的妆束进行推测还原。目前这些文物分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孝感市博物馆与安陆市博物馆。
形象复原依据
由于吴王妃杨氏墓在唐代已遭毁坏,遗落的首饰并不完整且相对位置不明,这里参考了时期接近的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唐太宗二十一女新城公主墓壁画上的女性形象进行补全。她们在头顶发髻两侧梳起宽大的发鬟,这是由南朝流行的发式演变而来,在唐朝时可能名为“双鬟望仙髻”。花簪两式各两支(王妃杨氏仅存两式各一支)对插在两侧发鬟上。杨氏还有四枚装钿头的长金钗,可用以撑起、固定高大的发鬟。
金丝花簪
吴王妃杨氏墓出土的两支花簪,簪首以纤细的金丝扭结盘曲成多层图案纹样,一支轮廓为五瓣花形,中间对立一双小鸟;另一支纹饰与莲瓣形的宝钿一致。两支花簪边缘均缀有金箔剪成的小花。簪身前端均有九小孔,原本悬挂有铃铛等饰物。在时代更早的南朝墓葬中,出土有一支钗头装饰风格一致的金钗,以金筐镶嵌一块玛瑙,四周装饰金粟连成的卷云纹。而时代稍晚的法门寺地宫中,也出土有以木匣盛放的一枚花头银簪,柄上有多孔,与吴王妃的金簪类似。
首饰小识: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一诗已为人熟知,诗中所言“后庭花”,指源于南朝、陳后主所作的乐曲《玉树后庭花》。它的创作伴随着陈朝的衰败灭亡,因此素来有着“亡国之音”的恶名。然而在隋唐时,《玉树后庭花》仍时时演奏,甚至受到相当的重视,在宫廷大曲中依然使用。
《玉树后庭花》配有舞蹈,与之搭配的舞女头饰则是“漆鬟髻”与“金铜杂花”。如陕西礼泉咸亨三年(672年)唐太宗妃燕氏墓壁画中的舞伎,头梳高大的发鬟,其间装饰繁复细碎的花饰。
这套首饰甚至还一度随着乐曲远传日本,在日本史上留下了记载:“堀河帝尝闻元兴寺藏有《玉树》装束,遣左大办大江匡房检之。柜上题曰:《玉树》《金钗两臂垂》装束二具。其装束美丽无比,金冠贯以五色玉,饰以各色丝,似神女装束……玉贯如天冠者,金钗皆系采玉金铃”。“金钗皆系采玉金铃”又作“付金钗悬勾玉并有金铃”。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一对唐代金花饰,下端各挂四串垂饰,以三枚相叠的金铃、一枚勾状小玉、一粒珠状宝石串系而成,正与记载一致。
不仅舞伎作如此打扮,唐高宗时代的宫廷女性也喜爱这种来自江南、如神女装束一般风雅秀丽的发式与首饰。她们头梳宽大的鬟髻,簪钗之上缀着各式金质小花、小铃与挂珠,行走时金花摇颤,小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吴王妃杨氏的头饰,正是体现这一宫廷风尚的实物。虽然高起长鬟在当时的时尚中只是昙花一现,此后便逐渐成为日常很少用到的礼装或神仙装束的特征;但这类首饰仍旧流行到了盛唐。如时代稍晚的永泰公主李仙蕙墓,依然出土有类似的小金铃饰实物,石椁上亦刻有装饰小铃串饰的女子形象。即使花与铃已随着历史之风四散零落,仍令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皇家蔚然成风的情景。
首饰小识:钿头钗子
吴王妃头上所饰的嵌宝金钗,被唐人称作“钿头钗子”,在礼制中可简称为“钿钗”。它大约起源于隋朝,马缟《中华古今注》“钗子”条记载,隋炀帝时“宫人插钿头钗子”。其结构是分制空心的钗脚与嵌宝的钗头,两者组合好后,接合处又以插销连接。早唐时期流行的钗头钿饰作一朵莲花纹样,典型如隋炀帝萧皇后墓出土的四件鎏金铜钗、吴王妃杨氏墓出土的四件金钗式样完全相同。唐朝贵妇人用这类钿头钗子配合礼冠,插戴于冠侧。依照当时的礼制,皇后、太子妃宴见宾客,内命妇寻常参见,外命妇朝参、辞见及礼会,都需要服“钿钗礼衣”。同时,这类钿头钗子出现了极为华丽繁复的式样,装饰意义多过礼制意义,可以为女子日常妆束所用。如懿德太子墓石椁上线刻女子,髻畔随意插一钿头长钗。实物如湖北孝感市博物馆馆藏一支钿头金钗,饰钿花的钗头延伸很长,下端钗脚却已缩得很短;钗梁间用细金丝扭结盘曲成多层图案,底端再缀以一朵金花钿。
大唐女儿的妆束时尚展现着繁华世相之一面,同当时的社会风气与文化氛围一样,在不断地变动发展,仿佛繁花般次第开放、缭乱竞艳,一段花事谢后,女郎们还未及感受寂寥,又有新的花事可供耽醉。过去由于史料有限,针对唐的服饰研究往往存在着笼统化的情形,忽略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各具特色、独呈异彩的林林总总;而坊间热播关于唐朝的影视,又饱含着东方主义、猎奇主义,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唐朝女子的浪漫化、理想化的刻板印象。
虽然这妆束的花事早已随岁月落尽,但千载之后静绕珍丛底,于钗钿堕处尚能觅几片残红、见几分相思。
唐代流行时尚中的首饰
以下是唐代流行时尚中的首饰,读者可见一斑。
【金铜杂花】初唐,女官盛装、舞姬清乐所用的头饰;有品阶的女官仍可使用宝钿金花装饰;无品阶者采用金花、簪钗、杂宝。高宗朝以来流行搭配以钿钗撑起的宽大鬟髻,或直接佩戴所谓“漆鬟髻”。
【钿头钗】武周,宫廷女性流行的头饰式样。金钗的钗梁间以金丝勾勒出繁复的花纹(据章怀太子墓石椁线刻推测)。
【步摇】武周,宫廷女性流行的头饰式样。在簪钗上挂饰各种金花、宝石串珠、小铃(据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石椁线刻人物形象推测)。
【花钿】盛唐天宝,盛唐时期的流行式样。花钿通常挂在金钗之上,再以金钗安于发髻(据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绢画、武惠妃墓石椁线刻推测)。
【花钗】晚唐,由于国力衰颓,贵妇人无力置办华丽的花树式“花钗”,便将金银头钗用作礼装首饰的替代品。但这一时期,民间女性首饰也出现了仿制花钗的僭越现象(参照西安紫薇田园小区唐墓出土花钗、厦门陈元通夫妇墓中夫人头上的花钗实物进行推测复原)。
本书尝试以考古发掘所见唐代文物为基础,对照传世史料或出土文书中的记载,以唐人的眼光重新解读当时真实的女性妆束时尚。书中上溯至隋,下及五代,以绮罗(衣)、琳琅(饰)、粉黛(妆容)、髻鬟(发式)四篇,一一考证分述当时各类妆束的名称、款式和组合搭配,并讲述妆束时尚乃至具体的一衣一饰背后的故事。一应琐细,却正可同昔年大唐女儿相与会心。
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大唐女子活过、美过、恣意汪洋。全书包含200张插画,文后附1米长卷,手绘图至臻至美,融文物研究与服饰复原于一体,再现隋唐五代近四百年时尚变迁。
内容简介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尝试以考古发掘所见唐代文物为基础,对照传世史料或出土文书中的记载,以唐人的眼光重新解读当时真实的女性妆束时尚。书中上溯至隋,下及五代,以绮罗(衣)、琳琅(饰)、粉黛(妆容)、髻鬟(发式)四个篇章,一一考证分述当时各类妆束的名称、款式和组合搭配。选取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杨贵妃、武则天、上官婉儿、聂隐娘、同昌公主……依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加以适当推测,复原各个人物当时可能妆束,服装、首饰、发型、妆面、场景均有据可考。
作者简介
左丘萌:由撰稿人,现居成都。希望写出有温度的历史人文故事,至今笔耕未辍。辗转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工作,长期与残帛断简相伴。著有《到长安去:汉朝简牍故事集》。末春:独立画师,手艺人,现居杭州和景德镇两地,在画画的同时进行陶艺釉下彩创作,喜欢用照片和视频记录日常,绘画作品“沪上花”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