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佳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在我们华坪可谓家喻户晓,更何况她就是从我所工作的华坪县民族中学走出去的。对于民中人来说,张老师就在我们身边,天天可见;女高就在我们隔壁,学生们的读书声日日可闻。在无数次耳濡目染张桂梅精神后,我们对她的感人事迹也快麻木了,仿佛感动不起来了。
然而当观看“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的时候,我又一次被张老师深深地感动了。只见她站在万众瞩目的央视舞台上,胸前挂着“时代楷模”奖章,一如既往的淡定。当主持人请她谈谈获奖感言的时候,她饱含深情地说:“这份奖章并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一句短短的话让我再次感受到张老师的高风亮节,她把这份属于她的荣誉,与所有和她一样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共享、共勉,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为之动容。这一刻,从事教育工作的酸楚与荣耀,大家都感受到了,我的眼泪奔涌而出。
说实话,对于张老师我并不算熟识。2008年我调进民中的时候,她已经离开民中创办女子高中了,虽然我们两校只有一墙之隔,但张老师的管理相当“森严”:她不希望好事者去打扰她的学生学习。就这样,虽仅一墙之隔,却让我在民中的十多年里都只能远远地从我们教学楼上眺望一下女子高中的风采。与张老师的接触也只有寥寥几次,但每一次都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的接触是张老师来我们学校。当时我是学校办公室主任,就在做课间操的时候,只见张老师怒气冲冲地从校门口进来,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我正当值,暗想大事不好了,赶紧迎上去问张老师的来意。原来在做操的时候,教学楼四楼某班级学生调皮捣蛋,趴在窗边上看女高学生们做操,还故意对着女高操场大声怪叫起哄,把张老师惹毛了。张老师厉声说道:“把四楼那个教室的学生全都给我喊下来!”我赶紧给那个班的班主任说了情况,让他们班学生立即下楼来。学生们很快都下来了,经过一番询问,始作俑者是三个小男生。我很生气,觉得他们品行太差了,让学校很丢脸,狠狠地把他们训斥了一顿,要求他们到张老师面前诚恳地认错道歉。几个小男生自知闯祸了,规规矩矩地站到张老师面前鞠躬认错,然而当张老师看到他们的时候,却惊讶地说:“你们是怎么搞的,怎么穿这么少,大冬天的还穿着凉鞋,这不是要冻病了吗?”这时,我这才注意到,这三个小男孩大冬天的都只穿了一件单衣,脚上穿着凉鞋。接着,张老师拉着一个学生的手,语气温和地说:“手也这样冰凉,家里是不是很困难啊……”学生们不知该说什么才好,面面相觑。张老师的怒火全消了,对我说:“你看这些学生多可怜啊,大冬天还穿着凉鞋,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多关心他们一下,实在困难的能帮的要多帮帮他们。”
张老师的话让我五味杂陈,女高的管理是出了名的严,敢故意破坏她们的秩序实在是挑战张老师的底线了,我以为她会大发雷霆地教训那几个学生,我们老师也脱不了干系。没想到张老师看到那些犯错的学生后,却是几句温声细语地叮嘱,她对学生的爱是绝对真诚的,她的眼中只有学生,再大的怒气都冲淡不了她对学生的关心。
把张老师送出校门后,我的脑海里还浮现着张老师看学生那关注的眼神,心里想着张老师说“老师要多关心学生一点”。
又一次的接触是在2019年民中创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学校的时候。按上级要求,学校要拍一个民族团结宣传片,为了使宣传片出彩,我和校长到女子高中去请张老师,希望她能来民中参加宣传片的拍摄。
我们敲门进入女高后见到一位女教师,她说张老师在办公室,让我们直接上去。走进张老师简朴的办公室,我一眼看见张老师斜靠在一把椅子上,一脸病容,面色憔悴不堪。她艰难地起身招呼我們坐下,问我们有什么事。校长说明了请张老师到民中参加拍宣传片的来意,她无力地摇摇手说:“不去不去,这两天病痛把我折磨得都快要死了,哪里有力气去呀。”
校长看着她痛苦的表情,枯槁的双手,没有再说话。我的心里却很着急,来的时候我就在想无论如何要说动张老师参加我们的拍摄,这个宣传片才算圆满。因为张桂梅老师是从民中出去的,她的敬业奉献精神也是我们民中精神的体现,如果她不去我定要想方设法说服她。所以我又急切地对她说:“张老师,这个宣传片是为迎接华坪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县检查,也是为了我校申报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做的,对我们学校很重要,请您务必支持我们一下。”
张老师看着我恳切的样子、急迫的神情,无奈地点点头说那就去嘛!我的心情一下子如释重负般轻松了下来。后来,张老师果然带病如约而至,参加了我们的宣传片拍摄,还和我们全校教职工合影留念。
因为张老师的加入,民族团结宣传片也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让我汗颜。我们去请她的时候正是她病得很厉害的时候,她就像一棵饱受风刀霜剑摧残的大树,一边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一边坚持工作,苦不堪言。而我却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做了一件强人所难的事情。她用钢铁般的意志支撑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尽最大的努力把女高办好,还要应付各种因名声而带来的超负荷工作。她如同有伟大神力一般!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结束了,我看到同样热泪盈眶的学校工会主席陈建和老师,我知道他也曾是和张老师一起工作的老搭档,就跟他说:“陈老师,你给我讲讲以前和张老师一起工作的事呗。”陈老师说张老师和他搭班,他当班主任教数学,张老师上政治课,教学成绩很突出。后来张老师也当了班主任,上着语文课和好几个班的政治课,所教班级的教学成绩依然很突出。当时学校没有围墙,她怕学生半夜跑出去有危险,就搬到学生宿舍和学生一起住。学生不来上课了,不管多远她都去家访,把学生找回教室。她在家访中看到有孤儿,就把他们也领回来送到孤儿院,并向县委、县政府呼吁办起了儿童福利院。她又发现那些孤儿多半是被遗弃的,贫困山区落后的重男轻女思想,毁掉了许多女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就想着要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通过让女孩子读书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己和家庭以及将来自己下一代的命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张老师终于如愿以偿地办起了女子高中,并有了今天的骄人成绩······
听了陈老师的讲述,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爱孩子的长妈妈: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成功,她的确有伟大的神力。张桂梅在我眼中就是这样一位有着伟大神力的人,她顽强不屈,执着的追求和毅力就是她的神力,她为了心中的信仰而活,她不是一个人,她是一股力量,是我们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