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20℃别再“春捂”了

2021-06-20 11:56赵艳
农家参谋 2021年4期
关键词:棉衣温差胃肠道

赵艳

为什么要“春捂”

春季气温时高时低,温差较大,血管一会儿因寒冷而收缩,一会儿又因天热而舒张,从而引起血压波动,血压波动容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此外,如果过早脱去冬衣,体温调节机制来不及建立新的平衡,一旦遇到“倒春寒”,人们常会觉得自己“不如秋天那么抗冻”,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引起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病,以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春捂”有个“临界温度”

民间所谓“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说的都是指要适当“春捂”。一般来说,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就不需要再“捂”了。当然,“春捂”也不能一概而论,主要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需要提醒的是,减衣物时应该先减上衣,后减裤。

到底该“捂”哪儿

“春捂”要“捂”对地方,以下三个寒气容易入侵的地方要重点“捂一捂”。

腹部。腹部受凉后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

背部。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概率;后背如果受寒,造成阳气不足,有碍升发。

双足。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因此,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暖和点,不要脱得太早。

重点预防4类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建议体质较弱或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在“倒春寒”时减少出门,必须出门时应戴好口罩、围巾,以免着凉。

消化系统疾病。因为低温刺激会引起胃肠道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引发急性胃痉挛、胃肠炎等疾病。建议患有胃病的人要根據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心脑血管疾病。天气寒冷、早晚温差过大都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高危诱发因素,建议这类人群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应格外引起重视。

神经内科疾病。乍暖还寒,昼夜温差悬殊,会刺激植物神经,引起小动脉的持续痉挛,使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因此,如果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眩晕伴呕吐等,很可能是中风了,必须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相关链接

“春捂”也要注意锻炼

“春捂”再好,也还是被动防御。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要想防疾健身,还必须从春天开始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比如快走、慢跑、打打太极拳、爬山等。同时,还要讲究科学饮食和起居。春节、元宵过去不久,从大鱼大肉的环境中出来,胃肠道也要减负,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甘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可以多吃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如红枣、枸杞和菠萝、草莓等。

猜你喜欢
棉衣温差胃肠道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何县安
针织暖意
棉服夹克
雪可以用来发电吗
温差“催甜”等
纸棉衣
看不见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