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辉
摘 要:在中国绘画领域中,工笔人物画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史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线条、造型、色彩等表现技法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定的风格和范式。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西方文化的涌入,对工笔人物画创作提出了新的诉求。刘临先生在这种大环境下将传统范式与现代构成倾注于绘画理论之中,在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关键词:刘临;工笔人物画;风格范式;艺术语言
一、刘临工笔人物画风格范式
工笔人物画追求绘画手段的装饰意味,造型手法上强调写意性的概括、提炼,并主张以神韵、神态的需求为前导来把握物象的本质形态,即意象造型,而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包括白描、淡彩、重彩诸种形式。刘临是一位拥有较强影响力的画家,他致力于在新环境、新语境下对中国传统工笔画造型艺术的继承、创新。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在不断的革新求变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艺术语言能力,创造了个性鲜明的风格范式。
在中国绘画艺术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工笔人物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借以线条的长短粗细、曲正方圆,用笔的轻重缓急、疏密虚实、沉郁顿挫,墨汁的浓淡干湿在人物造型上的灵活运用和有机结合,再附之以色彩的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的巧妙处理,细致入微地传达表现形体的动态感、空间感和质量感。刘临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传统民族精神融入画理中,在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中汇聚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刘临的作品自然舒展,运笔秀巧,平和畅达,而且画中所蕴含的华美自然的美学观念,是在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关于工笔人物画的精辟概述——“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千年以来,这一艺术主张构筑了中国画审美意境形成的基础,引领着中国工笔人物画发展的走向。在灵动流逸的美学赞咏中,刘临毫无疑问走在了最前沿。他不仅擅长人物工笔画,同时也绘制静物花鸟。当观临他的作品时,不禁让人想起清朝诗人薛雪的佳句:“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这种有力的歌颂,与刘临所作画作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相由心生,画家创作的作品所传达的意境,是自身情感意蕴的表达。因此,刘临的工笔人物画,是情感的宣示、修养的体现、技巧的表达以及经验的积淀。
二、刘临艺术灵感的来源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灵感发现于生活。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也不能过于天马行空。运用线条是工笔人物画绘制过程中最主要的手段,而无论是什么样的工笔人物画,在造型方面都要求准确。正因为画中有了线,才使得中国工笔画充满了意韵。作为一名工笔人物画家,刘临的画作简约朴素、气韵生动。他的作品《上海1933-鲁迅与瞿秋白》是其代表作,画中所绘两位人物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这样的两位人物不仅在生活中是志趣相投的知己,同时也是红色革命抗战中的战友。而这样宏大的历史题材,劉临却运用了极其简单的构图方式——整幅画作中只有一把藤椅和两个人物,没有任何的道具和背景加以修饰,同时用精细柔美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在形似的基础上,把两位人物的内在精神、性格特点加以集中和突出,从而达到了以形写神的目的。“写”求大气,“工”尽严谨。虽随意却处处可见精微,表达恣意率性而不失工笔画的法度。此外,他在用墨、用色上仅仅以白粉淡淡地渲染,配以淡淡的肤色、发色、服饰和藤椅,随类赋彩,成就了画作的色彩观。由此可见,刘临虽强调主观意图,但又不失客观的真实,他在想象与真实之中完成了对色彩的表达,不受光线、明暗的干扰,凭借着对世界万物的直观感受和热爱,以意赋色,借色表意,努力向“淡而不薄,厚而不浊”的高度意境追寻,功力深厚,经典传世。
工笔人物画的题材选择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也十分重要。刘临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一直追寻着最真实的本我,他的选材从历史到当代,从典雅到清新,处处都体现了他独特的绘画创作风格。刘临不会刻意地去追求技法的施用和表现,也不会在绘制过程中脱离工笔画的主体,而是将情感的表达和人性化的转述寄托于绘画之中,从而为画作添加鲜活的生命力,改变人们对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认知和理解,并寄情于画,转化为个人优良的精神品质。刘临的其他作品也十分出众,如表现青春少女气息的《中学生》《暖日》《风清》《白云》《青山绿水》等。这些作品宏观探“真”、微观取“质”,运笔秀巧、清新淡雅、妙在心手,不禁令人想起唐朝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正如同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丽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浓郁的青春气息跃然纸上,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他的画犹如一潭清泉,是他纯净清正心境的外化。
三、刘临工笔人物画线条的继承与创新
线条是一种抽象语言,其内涵要多于符号。在中国,工笔人物画造型更偏向写实。线条具有高度概括性,无论是多么复杂的人物,画家都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起伏转折和穿插关系来表达。刘临的绘画作品通过淡淡的细线概括人物特征、传达感受,用线不单单体现在人物形象表达的描绘中,而且还体现于表达所绘人物的造型上。每当他想要表达人物的内在特征和情绪波动时,往往通过一根根细线进行描绘,所以他的人物画中线条其实更像是笔触,不仅注重对画中人物本身形象的凝练,同时也注重形式美感。如他的作品“留香”系列用笔潇洒自如、收放有度、沉着痛快,强烈的节奏感震撼着观者的心灵。而且作品画面线条极具特色,轻重缓急与粗细长短变化的节奏感,使得画面呈现效果上独具真实感。
中国工笔人物画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千百年来文人画家前赴后继,不断继承发展,推陈出新,体现了中国文人独有的审美意趣与价值取向。正如宋代诗人曹勋所说:“风情意自足,横斜不可加。须知自古来,画家须诗家。”恰如其分的美好画面,哪怕多一横一斜都会破坏画面的完整;自古以来,文人画家就是文人诗家。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不仅仅要求画家本身对于技法功底的熟练掌握,同时也要求画家与时俱进,将目光放远,把自然的美转变成内心主观的美,不但要有所继承,同时也要有所创新。因为艺术创作需要画家带着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如果缺乏情感的注入那就不属于创造,而是会成为制造。每个人对于艺术的反馈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在绘画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体现自己的独到之处,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色彩斑斓,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
“成教化,助人伦”是中国古代绘画中重要的理论基础,出自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这句话强调的是绘画的社会文化功能,尤其是对于道德教育方面的意义,不仅否定了绘画是怡情悦性之事的观点,同时也对绘画题材领域的延伸和价值功能的推动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代的工笔人物画主要是借助人物塑来表达内心之意,并展现自身的技法。刘临对于艺术的执着与追求使他掌握了工笔人物画的精髓,在中国绘画领域中卓然而立。学习永无止境。刘临不仅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扎根于为人民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我修养,净化心灵。为人师表,他时时刻刻注意着言传身教,兢兢业业、诲人不倦。这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道德责任,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画家的内心独白。刘临实现了对自我的突破,完成了对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
四、刘临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语言
艺术作品所包含的特定内容需要借助于相应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出来,才能成为供人们欣赏的对象,缺少了艺术语言,艺术作品便无法存在。艺术语言是指创造的主体在某种特定艺术种类的创作过程中,使用特殊的物质材料媒介,凭借审美法则来进行艺术表现的方法和手段,是作品外在的结构和形式。贡布里希在谈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时曾言:“可以想见,一幅画若愈是……忠实于反映自然的面貌,则其自动呈现秩序与对称的法则便愈形减少。反之,若一造型愈有秩序感,则其再现自然的可能性也就愈低。”由此我们不难得知,中国绘画的道路是风险与收获并存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可以用乱象丛生来形容,而且艺术界是割裂的,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那么工笔人物画创作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刘临并不畏惧这样的挑战,作为当代工笔人物画家,他做出了他的选择:他将怀旧的主题、传统的风格范式与当代的艺术构成融为一体,贯穿古今,兼收并蓄,將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技法同西方艺术独特的风情相结合,经过自己作为绘画艺术工作者对于艺术以及生活的深入理解,衍生出新的绘画样式;或是吸收西方绘画光影处理画面的表现手法并将其运用在水墨绘画中,水墨丹青,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抑或是以具有传统意韵的工笔画技法为之,笔走龙蛇,出神入化。刘临常常以自己对生命的敬畏和赞咏来塑造画中人物形象,他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和生活阅历倾注于作品中。如在作品《暖日》中,画中女子低调内敛、温文尔雅的精神气质和曼妙意境跃然纸上,细细观察便可体味出其中颜色变化的微妙,那是他对美好生活的轻吟。总之,刘临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与其表现形式都独具一格,是其个人积极向上的品格显现。
五、结语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凭借绚烂的画面辉映后世,不断发展至今,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砥砺前行,不断努力钻研。刘临就是这条路上的佼佼者。品读刘临先生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如同观赏远山中的清泉,静水流深、清质平和。随类赋彩,淡雅人生梦是刘临在艺术创作中的毕生追求。同时他认为做艺术先做人,绘画犹如一面镜子,能通过其看到画家内心的情感与精神。刘临始终对工笔人物画怀揣着高尚的崇敬之心,始终沉浸在工笔人物画的艺术海洋之中,不断突破自我,逐步寻找到了自己绘画的真正方向。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2]贾涛.中国画论论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4]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5]王金花.宁静·致远:读画家刘临的工笔画[J].艺术百家,2007(6):218-219.
[6]汪海燕.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工笔人物画创新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20(2):140-142.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