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晓红
摘 要:近年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趋势。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着眼在“点”上,而人才培养工作着眼在“面”上,如何更为科学地抓住核心与关键点,并有效做到“点面结合”,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最需要解决和最难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递阶层次模型,通过构造指标矩阵,在眾多指标中找出核心与关键点,并基于AHP数据分析结果,以突出核心、抓住关键为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家校共育、导教结合、融合共建、分层辅导等四个层面的系统化应用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综合素养;AHP;核心指标;关键指标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5-0042-0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and trend of reform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cuses on "point" while talent cultivation focuses on "plane". Thus, it is a most urgent and difficult proble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grasp the core and key points more scientifically and achieve "point and place combination" more effectively. Starting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hierarchy model, finds out the core and key points in many indicator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dex matrix and analyse results based on AHP data. Besid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highlighting the core and grasping the key points, this paper designs four levels of systematic application strategy including family-school co-education, guiding and teaching combination, integration and co-construction, and hierarchical tutoring.
Keyword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HP; core indicators; key indicators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要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厘清了改革思路,指明了奋进方向,是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出的顶层设计。
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呈现出从外围、边缘到圆心聚向的良好态势,近几年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趋势。梳理和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某一学校、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实践性研究,其可应用与推广的价值较为有限;二是体制机制、决策制度中存在问题的静态描述性研究,更多是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缺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构建递阶层次模型,通过构造指标矩阵在众多指标中找出核心与关键点,并基于AHP数据分析结果,以突出核心、抓住关键为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家校共育、导教结合、融合共建、分层辅导等四个层面的系统化应用策略。
一、构建基于AHP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评价体系模型
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能够对总目标的各个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定量分析,以便决策者能够更好的判断各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并有效界定核心和关键影响因素。课题组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相关理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完成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总目标(C)、一级指标(Ci)、二级指标(Cij)的评价体系,具体请见图1。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驱动学习行为,并维持学习行为指向相应学习目标的动力倾向。创新创业学习动机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学习和实践创新创业行为的动力源泉,是维持行为获取成功的动力保障。根据问卷结果选择分解了4个二级指标,分别是个体认知内驱力、家庭附属内驱力、学校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二)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类在进行思维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思维目的所运用的途径、工具、方法和手段。要实现创新创业由感性到理性的探索,要求创业者要能够运用恰当的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根据问卷结果选择分解了5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批创思维、问题导向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聯想四维。
(三)知识能力
知识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认识,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知识能力是指高校学生为满足创新创业需要而进行的发现新事物、开拓新领域,并取得收益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根据问卷结果选择分解了5个二级指标,分别是专业技术知识、企业创建知识、商机把握能力、实践应用能力、领导管理能力。
(四)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识和行为方式进行行动的品质。创新创业意志品质体现为创新创业者自觉地确定目标,根据目标持续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并努力实现预期目标而需要的品质。根据问卷结果选择分解了4个二级指标,分别是独立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
二、确定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各评价指标权重
(一)专家函询
为了对图1模型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有效评价,课题组设计了专家二次函询表,采用表1所示的9标度法征询各领域专家对指标重要性比较的意见。
(二)确定各指标权重
1. 确定一级指标权重
(1)确定单层次权重
采用几何平均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即特征向量)Wi
Wi=,求得各指标权重:
Wi=0.13290.31110.49490.0610
(2)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
λmax==4.0787
(3)计算一致性指标 CI、RI、CR,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CI===0.0262
RI=0.8931 (n=4)
CR===0.0294
上式中,n是比较因素个数,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计算结果CR=0.0294<0.1,即判断矩阵可以通过一致性检验。
2. 确定二级指标权重
按照一级指标的方法构造二级指标判断矩阵,求各指标权重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具体数据情况见表3。
3. 指标体系权重综合汇总
将指标进行汇总,并将二级指标层相对一级指标层的权重乘以一级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得到二级指标层Cij对目标层Ci的权重。根据权重大小排序,得出一级指标中C2和C3是核心指标;二级指标中有6个核心指标,6个关键指标,如表4所示。
三、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提升策略
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以实践的考察和反思为基础,全面系统地研究人才培养体系,综合考虑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改革工作。基于前文AHP数据分析结果,高校应首先明确核心和关键指标的重要地位,加大投入,重点保证相关培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权重相对突出的一般指标给予适当关注。
(一)家校共育,全面激发创新创业学习动机
对应前文核心指标个体认知内驱力C11和关键指标家庭附属内驱力C12,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学习动机培育工作中应注重校内、校外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依据学习动机产生的心理机制,从提升学生个体内部认知入手,促进个体学习需要的产生,与此同时有效利用外部驱力的作用,助推学生克服障碍,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学习与实践当中。首先,高校应积极落实教育宣传,强化个体认知内驱力,做好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教学和宣传教育工作,培育科学且符合需要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其次,高校要搭建沟通桥梁,引导家庭附属内驱力。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校应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宜家庭,帮助家长顺应趋势,鼓励家长推动孩子开展创新创业学习及实践。
(二)导教结合,科学培育创新创业思维方法
对应前文AHP数据分析可见,思维方法的地位十分突出,在一级指标中属关键指标,二级指标中C21、C22是核心指标,C23、C24、C25是关键指标,创新创业思维方法的培育工作必须纳入重点范围。
1. 创建导师队伍,开展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专项教育
创新创业导师就像路标,可为学生开启创新创业之门,学校应通过专业导师来实施创新创业思维方法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拓展思路。导师的队伍建设工作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激励老师“走出去”参加创新创业培训进修活动,赴实践基地进行锻炼;另一方面要积极“请进来”,通过聘请业界成功人士和卓越的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兼职导师。
2. 改革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融入思维方法教育内容
高校学生要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克服传统教育和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思维定式,才可能学会与运用创新创业思维方法。因此,高校应深入细致的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思维方法培育融入到教学中,积极开展翻转课堂、项目驱动等教学改革工作,引导教师实现由重视传授知识到关注训练思维方法的转变,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思考的转变,这样学生将可逐渐掌握创新创业思维方法。
(三)融合共建,构建双创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基于AHP数据分析,知识能力的地位不可替代,其在一级指标中排名第一,占比49.5%,二级指标中C31、C33、C34是核心指标,C32、C35是关键指标,学校必须全面投入并加大改革力度。
1. 综合改革,构建基于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需要解放思想,摒弃项目化思维,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作为改革方向,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系统化研究。落实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管理、学籍管理等制度建设工作,实现从观念转变到制度变革再到实践活动开展的全程变革,构建基于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此保障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2. 以赛促教,提升专业技术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
学科技能竞赛作为拓展专业知识技术、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学生投入专业技能研究的重要途径,应得到高校的充分重视。学校应加强竞赛制度建设,规范竞赛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励教师投入辅导。学校在开展竞赛组织活动时应结合专业技术学习分层次、分类别地做好校内外各级、各类学科技能竞赛的管理工作,实现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又能持续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养的多项目标。
(四)分层辅导,拓展提升创新创业意志品质
基于AHP数据分析,意志品质C4在一级指标中影响权重最小,其所属二级指标均未进入核心或关键指标范围,但是C4能够通过前期问卷进入一级指標研究范围,不应被完全忽略,其中独立性和坚持性两个权重相对较高的一般指标,学校应该创造适当条件给予关注。首先,学校要丰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活动中正视与克服困难,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其次,学校应支持大创项目,重点培养优秀学生的独立性与坚持性。高校要有的放矢地跟踪和引导具有正确认知和较强动机的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尝试独立组建团队和持续开展研究与实践,以重点培养优秀学生的独立性和坚持性。
四、结束语
高等学校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线阵地,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应在结合自身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需要的前提下,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洪柳.基于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文献计量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2018(04):129-133.
[2]杨雪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中国商论,2018(08):172-173.
[3]樊丽明.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83-85.
[4]付佩.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研究综述[J].科技资讯,2018(03):167-168.
[5]孙桂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1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