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建华
(甘肃省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宁县745200)
冬小麦是宁县粮食生产的主要作物之一,为了探讨冬小麦宽幅精播和露地条播2种播种方式在同等施肥水平下,对肥料的利用程度以及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本次试验。
本次试验选择的冬小麦品种为长6359。
尿素(含氮46%),磷肥(含P2O512%),钾肥(含K2O 50%)。
采用种植模式与施肥水平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2种种植方式:即宽幅精播(M1)、露地条播(M0),5种 施 肥 水 平:N0P0K0、N0P1K1、N1P0K1、N1P1K0、N1P1K1(N0、P0、K0分别表示不施氮、磷、钾肥,N1P1K1分别表示按标准用量施用氮、磷、钾肥),共M1N0P0K0、M1N0P1K1、M1N1P0K1、M1N1P1K0、M1N1P1K1、M0N0P0K0、M0N0P1K1、M0N1P0K1、M0N1P1K0、M0N1P1K1共10个处理。
施 肥 量:N 180 kg/hm2、P2O5120 kg/hm2、K2O 60 kg/hm2。小区面积为4.0 m×6.0 m=24.0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全部磷肥、钾肥及2/3氮肥按小区称量于播前混合均匀在地表深耕翻入地下作底肥,1/3氮肥于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采用耧播追肥,小麦灌浆期一喷三防。
试验地块选在和盛镇和盛村农户承包地中实施。地处塬面坳心,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土壤为黑垆土。9月下旬按照设计要求划区,施肥,犁地整地。磷肥和钾肥以及2/3的氮肥作底肥一次施入。宽幅精播5个处理、露地条播5个处理,共10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宽幅精播行距22 cm,每小区18行,播幅10 cm,播种深度5 cm。露地条播行距17 cm,每小区24行。宽幅精播、露地条播播种量均为255 kg/hm2,2019年9月25日同期完成播种。2020年3月15日对各小区剩余1/3的氮肥进行耧播追肥;2020年5月30日进行小麦一喷三防。2020年6月19日收获。
本试验于2019年9月25日播种开始,分别对各处理生育期进行了调查和观察记载(见表1)。由于冬春降雨充沛,小麦长势普遍较好,分蘖数、单位面积穗数正常。返青后由于4月份宁县受到严重霜冻、5月份小麦扬花灌浆期受到高温、严重干旱小麦株高受到限制,各处理株高平均只有68 cm,小麦单株穗长、穗粒数、穗粒重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致使各处理小麦产量不高。宽幅精播各个处理和露地条播各个处理无论从生长的各个环节差别不大。
表1 生物学性状调查
2020年6月19日对各处理进行了理论测产和室内考种,结果表明:各处理中,宽幅精播施肥区产量最高,为4 293.75 kg/hm2;露地条播无肥区产量最低,为3 985.35 kg/hm2。宽幅精播和露地条播各对应的施肥小区,产量有高有低,差别不大(见表1)。
根据试验要求,分别计算出了宽幅精播和露地条播缺素区相对产量和化肥利用率(见表2)。宽幅精播缺氮区相对产量86.30%,较露地条播缺氮区相对产量85.51%高0.79%;宽幅精播缺磷区相对产量86.65%,较露地条播缺磷区相对产量88.46%低1.81%;宽幅精播缺钾区相对产量90.43%,较露地条播缺钾区相对产量91.28%低0.85%。宽幅精播氮肥利用率10.84%,较露地条播氮肥利用率11.39%低0.55%,宽幅精播磷肥利用率5.23%,较露地条播磷肥利用率4.49%高0.74%,宽幅精播钾肥利用率21.96%,较露地条播钾肥利用率19.88%高2.08%。
表2 缺素区相对产量、化肥利用率
根据试验要求,分别对宽幅精播和露地条播的5个处理3次重复进行了方差分析。宽幅精播处理间F=23.4,大于F(0.05)的3.84和F(0.01)的7.01,为极显著;重复间F=0.08,小于F(0.05)的4.46和F(0.01)的8.65,为不显著,说明地力条件均衡,误差小,试验结果准确可靠。露地条播处理间F=2.71,小于F(0.05)的3.84和F(0.01)的7.01,为不显著;重复间F=1.18,小于F(0.05)的4.46和F(0.01)的8.65,为不显著,说明地力条件均衡,误差小,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综合分析结果,无论从田间长势、小麦各个时期的生物学性状记载、产量、缺素区相对产量和化肥利用率、以及方差分析等,宽幅精播和露地条播在宁县因受冻灾、旱灾的影响,两者差别不明显。为了进一步探讨宽幅精播和露地条播在宁县种植对产量的影响以及对肥料的利用程度,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