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平
想为孙学峰先生的新作《汉字形态论》写点什么。书拿到手,颇觉与自己的领域有“隔墙”之感,决定正心诚意先学一遍——这是作者参加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字教育与书法表现”所承担的子课题,融入了他从欧阳中石先生做博士后研修的成果,分量和价值是摆在那里的。阅读的过程是艰难并愉快的,这毕竟是学术理论著作;虽然“隔墙”,但会心处却也常有,我往往想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等成句。
我以为,第一,《汉字形态论》展示了汉字更深处一个难得见到的花木扶疏、色彩斑斓、香气氤氲的世界。作为中国文字的使用者,我们对汉字构词能力的强大、表现力的丰富、传情达意的精微深有体会;作为语言文字相关部门曾经的一员,我参与了近二十年汉字使用情况调查、汉字政策制订、规范汉字推广和规范使用的推进工作,但对传统的“小学”——中国传统语文学涉猎较少,而作者研究的,比之于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又往“史前期”里追进了一步,是专门从认知科学与信息科学角度研究“其所以然”的。本书三个部分,由“汉字符号”,到“汉字符号的生成”,再到“汉字书法艺术”。在具体论述中,学峰紧扣“形态”这一概念,牢牢抓住“人”这一主体,探讨人们根据社会发展和自身需要创造了汉字,使汉字符号诉诸与其他文字不同的表意形态;又时刻适应着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使用,通过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手段,使汉字表现出不同的字体形态;更将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审美的诉求和文化的提升融入其中,使汉字在书法创作中形成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态。三个层面循序渐进,体系严谨,丰富了汉字的研究层面,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不论是应用知识的推广还是学术理论的推进,不论是时时体现于笔下、键盘的,还是储备于典籍中的,都是有价值的。
第二,我觉得作者的研究虽然繁难,有些又近于冷僻,但很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1日出访比利时时,在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指出: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两个月后的5月30日,总书记视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在同学们练毛笔字时说: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书法课必须坚持。座谈中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我认为学峰的研究也是在贯彻总书记的指示,他所概括的“形态”,也就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汉字上的倾注。这是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和有三四千年历史的汉字文化所需要的,是我们每个中华民族子孙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所需要的。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汉字的规范使用问题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有些问题的介绍和分析听起来饶有兴味;书法的习练和鉴赏在群众中也有较好的基础,容易得到呼应;“六书”等分析方法涉及方块字的特点,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背景下,也能成为学习、宣传的热点,而汉字的“符号”“形态”等学术问题,有需要又注定不会成为显学,还希望学峰和他的同道记住总书记的教诲,认识到研究的价值,坐得住“冷板凳”。
第三,在翻阅本书过程中,我感到作者和我之间,或者说语言文字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之间,话语体系需要跨越,需要融合。语言文字实际工作者要提升理论素养,语言文字理论研究者要关注语言文字政策发展变化问题。2020年10月3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这种规格的会议,距第三次会,已经过去23年了。会议明确: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載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中华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会议把语言文字和文化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出语言文字是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是文化资源,也是战略和安全资源。语言文字的传播是文化传播最直接的途径。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一些侵略者强行推广他们的语言文字,妄图割断中华民族血脉,历史教训十分深刻。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语言优势,输出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斗争非常激烈。会议要求提高语言文字工作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能力,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我觉得,这些指导思想,这些认识问题的“点”,给语言文字工作的推进和研究的深化,都指明了方向。
第四,在这本书的一个个学术观点、一段段资料文献中穿行的同时,我也在想,这些理论其实也是现实生活所需要的。比如,作者探讨,汉字的形体往往受到形体组构的理据、动态生成的便利和平面排布的美观三个因素的影响,由此决定了汉字在历时层面由篆书、隶书向楷书的演进,也决定了汉字在共时层面的刻划、范铸、印刷和书写等不同生成手段之间略有差异,这对于我们理解汉字形体颇有启发意义。又如,作者从书法探索的艺术自觉出发,论述“手”的书写要求和“心”的审美思考,有助于我们对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审美标准的探讨。在“后记”中,我高兴地看到,学峰和他的师友们已经带着他们的成果来到了教育实践中,与书法教学、与美育发展、与社会生活融汇在一起。理论促进实践,实践又检验和深化理论,“其然”与“其所以然”相互贯通,一定能蔚成大观。
(作者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现为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普及与传播专委会理事长、现代汉语规范系列工具书编写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