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刘必锋
名师简介:李建,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刘必锋,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命题专家组成员,现任教于江苏省滨海县通榆中学。
真题回放
请以“长学问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透视
这道作文题采用口语化表述,简洁明了,减少了考生的审题障碍,让考生可以更大限度地根据题目,从立意和内容两个方面拓展,从而将窄题变宽,将小题变大。简单四字中,命题意图非常鲜明:在确保绝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的前提下,又鼓励孩子们关注生活,从生活中选材,记录体验,张扬个性,审美生活,追求“思想的含量和精神活动的品质”。
关键词一:学问。这里的学问是名词,可以宽泛地理解为知识、道理、见识、收获等。同学们不妨打开自己的思路,走进自己的生活,看看有没有这样的一种经历,让自己获得了一份知识,懂得了一个道理,增长了一份见识。让人“长学问”的,可以是成长故事,可以是旅游奇遇,可以是平凡世相,可以是诗书趣味,但要写出“长”,必须匠心独运、独辟蹊径,写出所选素材让你得到的启发,受到的教益,感到的温暖,发现的美好,才能让人一见倾心,读来深觉“长学问”。
关键词二:长。在写作时,应写出“长”的过程,思考“为什么长”“怎样长的”以及“长之后的影响”等可能影响选材、构思、立意的要素。“长”的学问,可以是一个人认知的改变、能力的提升、视野的开阔、态度的扭转、格局的变大等。以此看来,命题者试图为考生搭建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让考生有思辨意识地思考自己的生活,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
关键词三:了。“长学问”和“长学问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了”字的深意在于:一是事件的时态已是“过去式”,“学问”已在发生过的事情中真实地被获得了;二是其中隐含“慨叹”的语气,表达写作者为这种“学问”的获得所表现出的感慨、庆幸、骄傲、满足等心情。它和“学问”一起,让此道作文题的态度被限定为“给人以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迷津指点
1.从构思上来说,要问问自己长了什么学问。这当然不只是简单地填入具体的人、事、景、物,所填入的要有我们真正的思考:为什么觉得“长学问”?“长”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学问”?写出来给读者以什么样的启迪?“佳作赏析”中的第一篇文章,小作者从茶道的学问中明白了茶农的勤劳之美,读懂了茶的文化之美,更领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样长出来的学问,内涵才更深刻,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长学问了。
2.这道作文题开放度非常高,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我们要尽量表达具有“高级感”的思考,即发人之所未发。譬如,“佳作赏析”中的第二篇文章,写一个普通的燕巢。很多人会表现燕子的堅韧与顽强,小作者却从燕巢的形成、加固,以及燕子的坚守中,体味到成长路上的学问,表达了洞明世事、体味人生这一主题。这样便突破了陈旧的立意,让人眼前一亮。
3.很多同学会写一次旅行,以表达长学问了,如果立意、语言上不能出新,那不妨参考“佳作赏析”中的第三篇文章,拒绝一般写旅游的平常文字,除了写所见之景,更写所思之理。景理交融,方可突出主题。所长“学问”本身是抽象的,同学们可以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辅以适当的抒情、议论,使文字既有感性之美,又有理性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