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政类材料组合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迅速崛起震撼了世界,影响着整个国际格局和秩序的演变。要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我们必须建构全面的、透彻的、强势的话语体系,以中国人的眼光和话语来观察和评述自己的国家和外部世界。
“文明型国家”这个概念的提出,不僅可以解构西方话语对中国的主流叙述并揭示中国崛起的一些规律,更有利于进行国际政治制度的比较和预测,它甚至可以与西方主流话语进行对话、交锋乃至胜出。“文明型国家”指的是一个延绵不断长达数千年的古老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即中国。有人认为中国的崛起就是按照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改革,带来了经济总量的提高,随着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它将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的各种理念及制度安排,最终被接纳为西方社会的成员。“文明型国家”的观点与此截然不同,它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它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和逻辑。
延绵不断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的种种特质使中国这个现代国家与众不同。中国拥有超悠久的历史、超丰富的文化积淀,我们古老文明形成的许多传统使得中国能融合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长处。今天的中国是带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孙子等伟大先哲重新回到世界中心的,是带着五千年伟大文明并汲取了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之长而重新回到世界中心的。“文明型国家”的文明基因太强大了,如果这样的国家要被全盘西化的话,它必定走向混乱、分裂乃至解体。
中国是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崛起的,并继续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也因此而分外厚重和精彩。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特别是自身的许多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所形成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摘编自张维为《这就是中国:文明型国家》)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传媒市场竞争,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也让中国这一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较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赢得国际友人的认同和点赞。但我国在世界上有时仍然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解决好“挨骂”问题的有效路径,也是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关键所在。必须深刻领会、努力实践,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人更好了解一个进入新时代、展示新作为的中国。
国家形象的塑造要求增强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文者,贯道之器也”。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建构属于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要主动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展示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让国际社会更多地理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摘编自《国家形象何以自塑与他塑》)
材料三:
(图片摘自《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最新报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文明型国家”代表了中国与西方主流话语权的交锋和博弈,所以它必将有利于中国进行国际政治制度的比较和预测。
B.中国只有不断加大国际传播的力度,积极参与传媒市场的竞争,才能更好地将中国形象呈现出来,进而赢得国际友人的认可。
C.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所以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必须着力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D.中国主流媒体在各国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尽相同,因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受访者与发达国家的受访者对中国的认知度不同。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的崛起必须伴随文化的自信,如果当初中国不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而对西方亦步亦趋,中国的命运必定面临重大危机。
B.绵延数千年的古老文明是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是它使中国成为了“文明型国家”,并最终实现了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C.我国虽然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也要正视其中存在的困境,并需要通过自塑和他塑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D.关于我国在海外的国家形象,一些研究已经能从传播受众、传播渠道等角度展开分析,为我国传播策略的改进提供参考。
3.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均使用了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然后再逐步深入,展开其丰富论证。
B.材料一始终围绕“文明型国家”核心概念展开论证,材料二则侧重讨论如何塑造国家形象的议题。
C.两则材料说理清晰、逻辑严密,论证方法上材料一使用了对比论证,而材料二则使用了引用论证。
D.两则材料共同提出相同的观点——要想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就必须建构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文明型国家”的特征。
答:
5.面对某些西方国家抹黑中国的不实报道和宣传,请你结合材料,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答:
二、时政类材料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①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政治制度,宁可牺牲一段时间的经济,也要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中國人民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共战疫情。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感叹,由于中国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的新标杆,而为国际社会共同对抗疫情创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②实际上,西方对中国的文化偏见一直都在。只不过这次突然 的疫情,给了他们一个落井下石的新机会。不过,这一次他们被整个中国模式给震撼了,14亿人同时戴口罩,可以一起宅在家里渡过难关,一批又一批的医务人员、解放军、志愿者冲到前线,这在西方是_______________的。
③其实今天的世界经济早已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湖北是全球汽车供应的关键区域,因为_______________疫情,全球汽车产业掀起了一场停产危机,从日产到韩国现代都因为中国供应的零部件短缺而受重创。德国近三分之一的企业遇到供货问题,连美国的药品供应也出现了危机。
④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抗疫模式,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这和美国那种美国优先、极端自私、_______________、零和博弈的模式截然不同。从短期来看,中国模式意味着中国一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代价。但中国人相信“天下为公”,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推动着对整个人类负责的抗疫模式,必将赢得更多的朋友与更广泛的共同利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字音字形及语义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同仇敌忾 暴发 束手无措 新冠(guàn)
荒诞无稽(jī)
B.众志成城 爆发 望尘莫及 新冠(guān)
尔虞(yǔ)我诈
C.众志成城 暴发 不可思议 新冠(guān)
以邻为壑(hè)
D.同仇敌忾 爆发 无能为力 新冠(guàn)
专横跋扈(h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问题,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中国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标杆,所以也为国际社会对抗疫情制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B.中国不是为国际社会对抗疫情制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而是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标杆。
C.中国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标杆,更是为国际社会共同对抗疫情创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D.中国不仅为国际社会共同对抗疫情创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也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标杆。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2000年,阿根廷的马拉多纳被国际足联评选为“世纪球王”。
B.南京本地有句谚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C.人们总是喜欢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
D.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