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225127)
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传播活动的主要分支,是“一种社会性的两人或两人以上互相交换有关信息的活动。一般来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传递者发送最近期的新闻消息以作为新闻接收者作种种决策的依据”[1]。新闻传播的核心就是新闻的标题,其主要功能是概括报道内容并吸引受众。与之相对应的是新闻评论,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神回复”或“神评论”近年来层出不穷。新闻标题及评论都具有简明、精确和清晰的特点,既要达意,更要传神,同时不失诙谐,并能激发受众的兴趣。因此,大量的修辞手法被应用于新闻标题与新闻评论中,以增强新闻传播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其中,双关以其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而备受青睐,如例1—2新闻标题及其网友评论:
例1.长沙石燕湖建成全透明厕所 游人羞涩“观厕”[2]
例2.a.真是应了中国那两句千古流传的古话:“愿闻其翔,静观其便。”[2]
b.设计者出来走两步啊,想让你方便下,不知方便不方便。[2]
例1为手机搜狐客户端2016年9月29日推送的一则新闻的标题,例2则为两位网友对这一篇新闻的评论。例1用“观测”的谐音“观厕”来凸显民众对于“全透明公厕”的好奇与围观。最为出彩的是两位网友的“神评论”:例2中的a套用了成语“愿闻其详”与“静观其变”,并把其中的“详”与“变”替换为与公厕有关的“翔”①此处,“翔”为网络流行语,是“大便”的委婉说法。与“便”;例2中的b则利用了“方便”一词的多义性建构起与“透明公厕”的语义关联。由此可见,新闻标题及评论中的双关语总是与特定的语境相关联,并让受众读出弦外之音。简要分析双关语在新闻标题及评论中的应用,并以认知符号学中的符号三角和概念整合为框架分析所收集的语料②本文所采用的例句都为笔者平时所积累的语料,主要来源于“央视”、各新闻手机客户端以及微信推送的消息等。,可以探讨其使用过程中的双重含义运作机制,以促进受众更好地理解与领会新闻标题及评论中的双关语。
双关语(pun)是指,“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3]。与英语偏重利用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现象以获得双关效果不同,汉语更侧重于语义的双重性。总的来讲,双关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利用词的同音或多义的条件,有意利用语句中具有的双重意义,实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通常来讲,双关可以分为两类:同音同形异义双关和同音异形异义双关。目前,西方学者一般将双关分为三类:一词多义双关(syllepsis)、近音双关(par ono masia)和同词异义双关(antanaclasis)。国内的语言学家在此基础之上也对双关的类型做了相关的探讨。陈望道把双关分为表里双关和彼此双关。[4]王德春等则从意义表述的角度将双关分为直接双关和间接双关。[5]目前,学界普遍接受王希杰的分类,他从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角度把双关分为谐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6]为了行文方便,笔者采用的是王希杰的分类,因为这一分类更符合双关语的语言与修辞特点。
从目前所分析的语料看,新闻标题及评论广泛地采用语音和语义双关,而语法双关由于汉语语法自身的特点在新闻中并不多见,有时是连带其他双关现象一起出现,或通过停顿和重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下文将结合具体语料来阐释汉语新闻标题及评论中的双关语现象。
第一,新闻标题及评论中的谐音双关。谐音双关即语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或语句在发音上的相同或相似而构成的双关。这种双关巧妙地运用同音异义词所产生的双重语境,使听者产生由表及里的联想,这种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既能兼顾语言的新鲜活泼与滑稽幽默,又能令人回味深长,避免造成歧义(见例3)。
例3.泰囧、态囧、太囧[7]
例3是2013年6月16日北方网上的一则体育新闻标题,报道的是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一场友谊赛中以1∶5负于泰国队。记者借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一部影片《泰囧》作为标题的开头,紧扣中国男足负于泰国男足这一事件,并通过谐音双关,用“态囧”折射出场上队员的态度,用“太囧”刻画了广大球迷失望的心情。例3符合新闻标题简洁生动的特点,其出彩之处在于通过使用谐音双关陈述了事件(中国男足1∶5负泰国队)、各方的表现(球员与球迷),表达了媒体对中国男足“怒其不争”的失望之情。
其实,谐音双关并不一定需要语音的完全对等,有时甚至是语音相差较大的词之间也会建立语义上的关联(见例4)。
例4.被悔婚后,这位天后放飞自我胖到240斤,“花蝴蝶”咋就成了“发福蝶”[8]
这是2017年8月3日新浪新闻网站的一则新闻,评论了歌坛老牌天后“牛姐”玛丽亚·凯莉身材走形这一新闻事件。因为在中国的某些方言中,h和f是可以相互替换的音位变体,所以记者用“发福”替换了“花蝴”,这是其一,最主要的驱动还是来源于该词“发福”与新闻所传达的语境之间的语义关联。
谐音双关也是新闻媒介最喜欢使用的一种双关。为了达到“吸睛”之目的,各大主流媒体的日常报道随处可见这一双关形式(见例5—6)。
例5.故宫,“固宫”?![9]
例6.居住在岩石峭壁之上?这才是真正的“壕”宅[10]
大量存在于汉语中的成语或四字格也经常会被谐音替换,成为构建谐音双关语的主要材料(见例7—8)。
例7.八国争夺北极“冰融相见” 争相军演“秀肌肉”[11]
例8.“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12]例7反映的是,各国对北极地区主权和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甚至兵戎相见,而这一切源于北极冰川的消融;例8中的“雾”和“吸”所折射出的是国家和民众对雾霾这一类污染的担忧。
第二,新闻标题及评论中的语义双关。语义也是构建双关的主要基石。语义双关就是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所形成的双关,其诙谐的效果也依赖于双重语境。具体来讲,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可以只出现一次,由其字面意义与内涵不同而形成双关;也可以出现多次,凭借不同的语境来传达不同的意义。下面将结合实例分析这两种情况,首先是某些词语只出现一次,但其字面意义与内涵义不同(见例9)。
例9.网友评论:本是压力“山大”,不成(承)想也是“天大”的笑话。[13]
这是一则网友的评论,从表面上看所传递的信息好像没有什么关联。如果交代了新闻评论的背景,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推导出“山大”和“天大”的隐含义是指两所“985工程”大学“山东大学”与“天津大学”。该评论源自2017年7月18日搜狐新闻上的一则标题《黑龙江高考投档遇乌龙,天大山大断档仅超一本4分》[13]。如此一来,我们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是“压力山大”和“天大的笑话”:网友将两所名校有机地嵌入上述评论,并通过“压力”和“笑话”折射出两所学校招生中所遭遇的尴尬。
第二种情况是因语境的不同,某些词语反复出现,凸显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从而达到双关的效果(见例10)。
例10.网友评论:在国外中国人打中国人,真是老乡见面分外亲,出国也要打成一片。[14]
新闻评论来自2016年9月14日手机搜狐(神吐槽)“一群中国人 干嘛跑去韩国打架?”新闻报道的是在韩国旅游的中国人一言不合而互殴的新闻事件,评论中的第一个“打”取其本意“打架”,第二个“打”则有双关意义,可以是“相处”,也可以是“打架”,讽刺的意味跃然纸上。
第三,新闻标题及评论中的语法双关。除了语音和语义双关,新闻标题及评论还有少量的语法双关。①这一类双关多见于广告语中,汉语新闻语言的语法双关多通过停顿或重音等手段实现。语法双关是指由语法关系而产生的双关,其具体的表现可为语句结构的切分方式及某词或词组所具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语法功能。与一般的语义双关不同,语法双关的触发点是语法功能上的差异(见例11)。
例11.《天才知道》(“央视”电视栏目名称)
例11是“央视”某综艺节目的名称,通过不同的停顿赋予不同的意义,分别为“天才/知道”和“天/才知道”。前一个意思中“才”是偏正短语“天才”的中心语,而在后一意思中是副词成分。字面一致,却巧妙地改变结构,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解读。
另外,语句的重音也会改变语句所传递的意义(见例12)。
例12.网友评论:真的像假的!
该例选自朋友圈的评论。笔者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一位朋友说:“这是假的!”另一朋友说:“真的像假的。”这句话包含两层意义:一是附和前面的评论,即这张照片确实是假的;二是这张照片很真,有点让人难以置信,即照片真实的都像假的一样。也就是说,这是通过话语重音赋予同一结构两个不同的意义,以表达评论者对于照片所持的模棱两可的态度。
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和思想(概念)构成的“双面体”。索绪尔把符号定义为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能指即“音响形象”,所指就是“概念”。英国学者奥格登(Ogden)和理查兹(Richards)在1923年出版的语义学重要著作《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中提出了著名的“意义三角”理论。[15]在此基础上,皮尔斯提出了符号的三元结构。皮尔斯认为,符形(representa men)是指符号或再现体,即对某个人来说,在某个方面或以某种身份代表某个事物的东西;符释(inter pretant)是符号形体在接受者的头脑中所形成的东西;对象(object)就是符形所代表的那个事物[16],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符形,它是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的媒介物,没有符形就没有反映对象的意义。意义的重要性在于符号的目的性,人们是为了认知客观事物才创造符号的。双关辞格的成立需要双重意义与之共存,甚至有些语法双关的解读也要依赖于个体的认知努力。从上面的符号三角来说,双关语产生的某个意义(符释)很可能成为其他人头脑中新的符形,从而形成一个符号链条(见图2)。
从延伸的符号三角看,符号学的重心是在意义的输出结构,即如何构建符释的过程。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人们逐渐注意到感知的输入结构,也就是意义是如何形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认知符号学的兴起。以双关语为例,双关语的意义(图2中的符释)明显涉及不同意义的整合,这也就涉及概念整合。
图2 符号三角延伸图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是以心理空间理论为基础,也是心理空间的整合。[17]概念整合网络存在四个心理空间: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输入空间I1(Input Space I1)、输入空间I2(Input Space I2)和整合空间(Blending Space)。顾名思义,输入空间I1和输入空间I2都为即将产生的整合空间提供“输入”。类属空间是经过类比认知建立起来的选择性空间,它来源于两个输入空间所共同拥有的一些抽象结构,也为即将产生的整合空间提供输入。类属空间这一媒介可以构建一个能够动态解释的整合空间,其承接了两个输入空间相关域的所有背景、结构和认知模型知识。[18-19]在具体操作中,当输入空间之间建立匹配关系之后,输入空间和类属空间就会有选择性地向复合空间投射,并生成一个新的浮现结构(Emer gent Str uct ure),即创新结构。
如图3所示,在概念整合的过程中,首先,将两个输入空间联结起来,自主利用框架背景知识或世界知识,形成一个共同的类属空间;其次,在知识框架中,使初步获得的材料加以“完善”(co mpletion);最后,“扩展”(elaboration)是对“完善”了的概念进行精致加工整合,最终产生新的浮现结构。[20]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创新结构。创新结构的形成过程是高度抽象的,这表现在现实中的逻辑和创新逻辑有时并不完全一致。新闻标题和评论中的双关语解读恰好是遵循这一创新逻辑进行推理的。可以说,这一概念整合过程与双关语的内在运作机制基本吻合,下文就以具体例子分析新闻标题与评论中双关语的动态整合过程。
图3 概念整合模型
新闻标题及评论中双关语的魅力在于“言在此而意在彼”,记者以及评论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间接的,只有受众领会了这“弦外之音”,才会有“拨云见日”的顿悟。总体上来讲,双关语的表面意思和弦外之音是通过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将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整合空间,并在其内部将所投射的内容进行概念整合,产生创新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构建过程是动态的,也是一种在线的处理过程(On-line Process)。这一整合过程解构了隐藏于双关词语背后的概念内容,最终实现对标题双关语的意义解读。下面就以新闻标题及评论中的三种双关类型为例,以概念整合模型为主要工具,分析双关语是如何传递信息、凸显新闻话语特点的。
上文提到谐音双关是运用同音异义词使受众产生由表及里的联想,并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见例13)。
例13.台前街头这些交警变“焦”警!,这样的场景谁看见了[21]
根据概念整合模型(见图4),当受众看到这样一则推送标题时,他们会首先构建两个输入空间,即“交警”和“焦警”分别进入输入空间I1和输入空间I2。由于两个输入空间共同的特征——“交警”和“焦警”发音相同;因此从听觉的角度来说好像是同词重复,但两者具有相同的内在意义特征。当受众接触到这一双关语时,在“交警”这个话语信号刺激下,我们会利用自己的世界知识进行推理①这种利用背景及世界知识的语用推理也被称为“招请推理”(Invited Inferencing)。,优先激活并提取背景知识或世界知识进行加工,即交警们起早贪黑在公路上执勤,忍受太阳暴晒以及汗流浃背等情况,从而形成图4中共同的类属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之间也由此建立了关联。此时,输入空间和类属空间就会有选择性地向整合空间投射,通过跨空间投射建立一个新的浮现意义,即创新结构。如果这一推送仅仅是陈述“交警”到“焦警”这一现象就脱离了新闻报道的初衷。七月份正是黄淮大地酷暑之时,交警忍着酷暑坚持执勤,宁为“焦警”也不脱离岗位。“温度在变,他们的那份初心却从未改变。”这更体现了创新结构的意义:塑造了忍受酷暑、默默奉献的交警形象,讴歌了交警的奉献与牺牲精神。
图4 谐音双关的概念整合模型
语义双关是在特定语境下,通过利用词语的多义性表达双重含义(见例14)。
例14.a.你为什么这么黑?
b.因为我不想白活一辈子。(天涯 论坛一位网友的回帖)
这位网友的回复充分利用了“白”的多义性特征。从表面看,这位网友是回答提问“你的皮肤为什么黑”,其实,另有“弦外之音”,即我不想虚度光阴。这一概念整合、意义投射的具体运作过程如图5所示:
图5 语义双关的概念整合模型
由于a的问题已经为对话提供了一个背景,即你的皮肤为什么这么黑②这时的问话也可以看作一个双关,即“黑”具有“黑心”的意思。但这层意思在当下的语境明显是不可及的。,因此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世界知识以及a的问话所提供的背景构建输入空间I1,也就是表层意义:我不想皮肤白。根据“白”的多义性与下文出现的“活一辈子”,我们就可以构建输入空间I2,即“白活”有虚度光阴这一层含义。两个输入空间在构建类属空间(白具有颜色或无成就的属性)的同时,核心元素向整合空间映射,其中主要的意义源自输入空间I2,并且具有了“不想虚度光阴,并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多彩”的解读。至此,受众明白了这一回帖“答超所问”的双关玄机。
语法双关是依靠词或词组双重的语法功能而产生的修辞效果。汉语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语序以及停顿表达的(见例15)。
例15.《去你的亚马逊》(旅游卫视电视栏目名称)
如果没有具体的语境,我们会受到自己所掌握的汉语语法结构的影响,并做出这样的解读——“去你的/亚马逊”。当受众扩大语境范围,得知这只是旅游卫视一档栏目的名称时,对这一结构又会产生第二解读——“去/你的亚马逊”。结合概念整合模型具体分析如图6所示:
图6 语法双关的概念整合模型
这一栏目名称的亮点是自身的结构。由于汉语三字格的影响,受众很容易将“去你的”归在一起,构建输入空间I1,即VP+N的结构。同时,由于旅游卫视节目特点和后面地名的激活作用,受众又会将“你的亚马逊”归在一起,构建起输入空间I2,即V+NP。从语法上讲,两个输入空间的共同属性是一个动词词组,即类属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和类属空间有选择性地向整合空间投射,产生创新结构,即去亚马逊探险。同时,“去你的/亚马逊”这一投射也会加上战胜困难险阻的豪气。与前两种双关现象相比,语法双关出现的场合缺少具体的语境,更多地玩弄“文字组合游戏”,在具体的推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入“陷阱”。当然,这一双关形式也更符合新闻标题和评论双关应用中“含沙射影”的特点。
总的来讲,新闻标题及评论中的双关语可细分为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和语法双关,而所论及的双关辞格总是依赖于双重意义的存在,这与认知符号学的初衷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在符号三角中,其左侧的延伸就是一个构建符释的过程(见图2),这为双关语的阐释奠定了基础。此外,双关语的动态解析过程就是意义的不断整合过程,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内,双关语的表面意思和弦外之音可以分别分析为概念整合模型中的输入空间I1和输入空间I2,通过跨空间映射将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地投射到整合空间,然后在整合空间内将这些内容进行概念整合,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有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并产生创新结构。这一整合过程既是对双关词语背后相似特征的选择性思维,也是对标题及评论中双关语的意义解读的动态创造性认知活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新闻标题及评论中双关语的概念整合解读,更好地掌握双关语的用法,加深对新闻语言特点的了解,并能够更快、更透彻地获得新闻媒体及网络评论所传递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