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红, 徐春生
(1.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北京 100089; 2.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 100004)
美育滋养人性,丰富人生。席勒在“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美育书简》中说,美育教人抵达自由,“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1]。2006年世界艺术教育大会制定了《艺术教育路线图》,理念之一是“艺术教育在文化传递、社会转型与个人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艺术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它可以发展认知与社会能力、促进创造思维和创造力、建立符合社会规范和尊重多样性行为的价值观”[2]。我国教育部多次发布美育文件,2015年启动《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工作,北京市是第一批签署的城市。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更是要求加强学校美育。由此,美育被提到时代的高度,美育的春天到来了。
北京学校美育领先全国,具有整体思维、基本原则、独特理念,主要表现为:
“整体格局思维”是把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秩序组织起来,完整地、统一地把握对象。北京市坚持“五育”并举,突出“以美育人”导向,运用“整体格局思维”从宏观上科学地制定了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北京市政府在2016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6〕29号),同时制定了任务分解方案,共5部分16类55项,从基础、问题、设想等方面,设定落实思路与各部门职责,协同各方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对美育给予支持,从课程、师资、教材到设备、设施等落细、落小。北京市政府同时又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了舞蹈与书法教师按照单独教师职称序列评定;《北京市乡村教师特岗计划(2016—2020年)》旨在解决乡村学校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北京市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发放办法》以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北京市民族艺术进校园管理办法》,让民族艺术进校园。这一系列的美育政策、规划和任务有效衔接,将美育工作落到实处,为美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北京市教委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美育机制,即“一个目标、二个任务、三个平台、四个融合、五个维度”[3]。 “一个目标”,即以全面发展学生审美素养、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激励精神、温润心灵,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为核心目标。“两个任务”:一是改善学校美育教学;二是推动师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从课程、活动、环境等方面,对师生同时进行美育,学校以美化人,教师以美育人,学生以美做人。“三个平台”,即讲台、舞台、平台,且“三台”融合。教师要站好讲台,提高讲台的高度;政府提供整合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更多领域的合作,实现美育与政府融为一体;学校与政府为学生提供舞台,展示艺术才能。“四个融合”即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的互相融合,实现借势、借力的共赢。“五个维度”:一是培养校园文化的温度;二是提高学校美育的高度;三是拓展学校美育的宽度;四是延伸学校美育的长度;五是增加学校美育的厚度。根据上述机制,北京学校美育在改革强度、实验力度、影响广度三个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表现,形成了一种有典型意义的美育模式。
机构是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与执行部门。在行政垂直机构上,市级、区级、学校都设有美育管理部门,还设有对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与社团进行管理的“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同时,北京市教委在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戏剧教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市学校舞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学校美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中小学舞蹈教育研究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机构,为美育提供了理论与科研支持及保障。这些部门构成了完整的学校美育组织系统,建立了统筹有力、权责明确、多级联动的美育管理体制。教委全面统筹,市、区、学校三者权责清晰,各个机构协调配合。这反映出北京学校美育的管理模式,即“顶层决策设计—中层连通执行—基层探索实践”,形成了学校美育生态链。为了落实主体责任,北京在高位领导上做文章,以最高标准要求校长。北京中小学现在100%均设有分管美育的校领导,落实了美育行政管理的领导责任。
均衡问题并非只是美育问题,也是教育的难题。从改善办学条件的“初步均衡”到提升教育水平与质量的“基本均衡”,北京市教委做了诸多努力,如学区联盟、大校年级组制、教育集团、教育集群制,积极扩展优质学校的服务半径,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总量,横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举措;打通学段,建设一体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推进九年一贯对口直升改革的纵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举措。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说:“北京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做法,就是要通过一套‘组合拳’,最终解决的就是寻常人家的孩子接受一流教育、共享优质资源的问题。”[4]同样,北京市教委在美育方面也努力实现水平与质量的均衡,搭建各区、学校间美育工作交流平台,促进区域美育均衡发展,展示向真、向善、向美的学校文化。在美育活动上,北京市教委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艺术实践机会,如迄今为止已经开展了二十三届的“北京市学生艺术节”,以“阳光下成长,快乐中绽放”为主题,包括音乐、舞蹈等多种内容,覆盖全市16区1 360所学校130万学生,形成“班级—学校—学区—区级—市级”五级无缝衔接的联动体系;“北京大学生艺术节”按照艺术种类分为大学生舞蹈节、音乐节等,吸引全市70多所高校100万学生参与。这两个艺术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班级、年级、学校为基础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度,扩大了活动受益面。从2005年开始的“民族艺术进校园”“戏曲艺术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秉承“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宗旨,通过“走进校园、走进艺术”“走进经典、走进大师”,每年演出1 000场,观看人数达100万人,为学生带去了艺术享受,普及了美育。
标杆是制高点,是优势的凸显与标志。榜样的力量在于它的引领、带动效应。学校美育品牌的建设与教育投入、教育设施、教师资源、学生生源及社会资源等都有关系,需要“品牌课程建设、品牌教师队伍建设、品牌艺术社团、品牌环境建设”共同实施,形成品牌校的美育生态,才能树立起一块品牌。北京市教委通过在纵向高度上树立标杆、打造品牌,作为制高点,带领全体学校向榜样看齐。“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与“美育示范校”就是两大标杆。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简称“金帆团”),成立于1986年,是国内中学第一支高水平、大规模、成体系的学生艺术团体,是北京学校美育的“金”名片。它由器乐、声乐、舞蹈、戏剧等分团组成,现有119个学生艺术团和近万名团员,承办学校涉及全市112所中小学。“金帆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向真、向美、向善、向上”为宗旨,以“全面育人、引领示范、追求卓越”为目标,以“扬起理想风帆,驶向成才彼岸”为理念,培育“持之以恒、拼搏创新、奋进攀登”的金帆精神,彰显“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现代美育体系特色,塑造具有中国风范和北京品质的金帆文化。“金帆团”在发展上,一是坚持育人为本。“金帆团”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学校特色和区域优势来建设,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需求。二是坚持优质引领。“金帆团”依据标准遴选,确保其代表性。以龙头骨干校级“金帆团”带动区域内学校美育水平整体提升,通过落实结对帮扶机制辐射其他省市。三是坚持特色发展。“金帆团”的培育方针是挖掘特色、优中选优、形成品牌、提炼文化,将其建设与美育总体规划结合,以点带面,促进师资力量的提升、课程体系的完善、优质资源的普及等,通过特色发展实现整体提升。四是坚持协同推进。在加强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联动上,“金帆团”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和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其发展。一些高校、团体对口支援 “金帆团”,大力提升其专业水平。“金帆团”在管理机制上,其一,建立分级多元管理体系,确立了市、区、校三级管理架构,有规划、有组织机构、有管理制度。其二,建立验收评审工作机制,进行规范管理。“金帆团”每三年进行验收和申报,程序合理有序,分为查阅资料、集中汇报和现场评审;评审原则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并以“阳光评审”为监审机制;评审标准分为两大类,共有7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57项三级指标,均有具体要求,详见表1。其三,建立研究发展平台,把握未来方向。针对 “金帆团”发展进行研讨,多角度、深层次地探讨 “为什么建设金帆团”、“如何建设金帆团”及“金帆团如何发挥引领作用”等基本问题,思考“金帆团”的使命。“金帆团”的发展,让学生成为“金帆团”“小主人”,通过学生自主管理,“金帆团”变成了学生自己的金帆;教师成为“金帆团”“原动力”,研训一体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成为“金帆团”“领航人”,不断拓展美育的领域和空间,与兄弟学校“手拉手”落实帮扶机制。“金帆团”在增强中小学美育品牌化建设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它是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艺术品位的执著追求的信念象征,学生快乐生活、成就梦想的平台。它几乎成为北京学校美育的代名词,以首都特有的教育风范和艺术品质,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展示美育成果等方面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表1 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评价标准(总分60分)
“金帆团”是学校艺术团的标杆,“美育特色学校”则是学校全面落实美育的标杆。二者相比,前者是亮点凸显式发展,后者是全校整体式发展,它们之间为互补关系。北京创建“美育特色学校”是为了总结美育经验,梳理美育思路,树立美育典型,推进学校美育特色建设和内涵发展,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它是美育优势的延伸与提升,可以表明学校发展的价值观所在,作为文化力量影响师生行为。在评选条件上,它要求学校重视美育工作,落实美育工作规程;校园文化有整体设计与规划,具备良好的育人环境,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美育氛围浓郁;对美育具有较高认识,思想与行动高度统一;有美育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美育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开足开齐艺术课程,教学水平高;艺术社团有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美育工作有场地、有时间、有经费、有人员、有条件,有效果;重视美育的教科研工作,有课题、有研究,有成果;美育工作特色突出且鲜明,美育活动有特点;美育普及程度较高,重视美育实践活动,成绩显著。截至2016年,已有235所中小学被授予“北京市中小学美育特色学校”称号。
北京市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义务教育阶段以总课时数的11%开设艺术课程,初中教育阶段不低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时的20%,高中保证6学分的艺术必修课程,中职保证72学时的艺术公选必修课,高校开设艺术公选课,并纳入学分管理。北京市还积极建设舞蹈、戏剧课程,委托北京舞蹈学院开设“综合素质舞蹈课”,在全市100多所学校推广。同时,北京市教委鼓励各类各级学校结合非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具有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的艺术课程,部分学校开设了京剧、皮影、毛猴、太平鼓等北京传统文化课程。北京市中小学采用的艺术课程实验教材既遵循国家音乐、美术课程标准,又体现了北京艺术特色。一些学校还编写、出版了校本教材。
北京美育在教学方法上讲究多样性、多类别、多维度,推进美育与其他学科融合、渗透,各学段相互衔接,把美育融入全过程。其特色主要有:第一,教学内容呈现出全面性、深刻性。如,北京市小学形成了“五养”教育实践理论,即慢养、顺养、牧养、素养、调养,提出以“适性教育”为理念的课程建设思路。学校将儿童发展、学校培养目标、社会发展和自然特征四方面有机整合在一起,设计了“四季课程”,即秋季为“科技创意”,冬季为“传统文化”,春季为“律动健身”,夏季为“读书实践”。学程模式是 “2-1-2-1”,即“2个月+1周+2个月+1周”。“四季课程”开发了70余个综合实践主题课程,如“生活中的奇思妙想”“窗棂上的艺术”“舞动春天”等,设计了“四季基础学堂+四季特色课程”的课程结构,以及“四季国医”与“四季节日”等四季特色课程。“四季课程”从时间、空间、资源等多个维度对原有三级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和拓展,具有生本性、整体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第二,教学目标体现出鲜明性、层级性。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办学理念是 “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其价值取向是“健康、阳光、乐学”。学校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十个一”的育人目标:一流好人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前“五个一”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目标;后“五个一”是不同学生可以有所侧重、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并允许学生自我设定特殊的发展目标。“十个一”共同落实小学阶段学生“健康、阳光、乐学”的价值取向,实现了美育“奠基”。
第三,教学形式表现出新颖性、开放性。如,北京广渠门中学围绕 “以美育美、以美育德”的课程目标,定位语言美、艺术美,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常演机制。对音乐、美术、语文等课程进行美育渗透教学实验,创新性地开发出以“美的感悟”“美的沉思”“美的巡礼”为主题的三大艺术活动课程。“美的感悟”通过学生朗读美的故事、生活,让聆听者感悟美的真谛;“美的沉思”定期巡展中国绘画、书法作品,将美术、文学、历史等学科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艺术长廊中鉴赏美的形式;“美的巡礼”则通过午间系列音乐会的形式,演讲结合、赏析并重,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
第四,教学手段展现出综合性、跨界性。如,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确立了“以美立校、以美施教、以美育人”的原则,倡导以视觉艺术为载体,构建美的课堂(有趣、有参与、有成就的“三有” 课堂,建设学习共同体)、美的课程(艺术课程、融入美学要素的各学科课程)、美的团队(干部、教师、学生)。学校开发各学科与美育融合的系列课程,如数学函数与美育、地理环境与美育、生物细胞与美育、化学气体与美育等。学科教师运用艺术手段解决本学科问题,如数学课中运用连续纹样表现比例关系,历史课中运用建筑表现时代变迁等。
第五,教学体系显露出系统性、结构性。如,北京民族小学不断探寻美育本质,树立了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为幸福人生奠基”,将育人目标分解为“健康之体、规范之行、关爱之心、聪慧之脑、多才之身”五项指标,并构建了学校的“幸福公民”课程体系(分为“特色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社团课程、活动课程”四大板块),开设了近百门课程。一系列的课程均体现了全面育人、为学生成长服务的美育观。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学校教师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教师能力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四个方面,具有特质性、可用性、有限性。北京市教委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养育教师队伍:首先,开展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十个远郊区及朝阳、海淀、丰台等区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按照每年招收300个教师的额度,对艺术学科教师进行补充。其次,深化艺术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舞蹈、书法等艺术教师职称按照单独序列进行评定,改变了艺术教师与体劳教师共同评定职称的现状,极大地调动了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北京市因此有了第一位按此序列评定的舞蹈特级教师。最后,开展教师专业培训,邀请国内外大师进行合唱、舞蹈等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能力与水平。
北京学校美育也存在一些难题,如薄弱校师资匮乏、美育课程不多、艺术实践少、义务教育阶段课外活动无序等。
面对薄弱校的短板,北京市教委通盘考虑、整体调动全市美育资源,提出用高校社会资源力量助力小学美育新发展,深挖高校优质资源服务基础教育的潜能,实施“高参小”计划。如,北京市教委从2014年开始,就让21所高校及11个艺术院团、协会等支持小学美育发展,共开设600门课程,20 000名师资参与到164所小学美育项目中,受益学生超过40万。“高参小”从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课外活动、理论研究等方面为学校美育助力。“高参小”的创新特点主要有:第一,机制创新。高校等社会资源介入小学美育,联合教研打造了教学新形态,重新设计了美育机制。第二,理念创新。把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视为一个美育生态系统,社会机构对学校美育亦有责任与义务。“大手”拉“小手”,充分发挥“大手”优势,对 “小手”进行智力、师资支援,弥补“小手”弱势。第三,方法创新。高校等社会资源的介入,可以使小学美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逻辑化。第四,理论创新。在高校社会资源的帮助下,小学美育教师理论水平逐渐提高,教科研成果丰硕。
面对课外活动的短板,北京市政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自愿”的原则,通过提供经费、购买社会服务、整合内部资源等措施,开展课外美育实践项目,如社团活动、艺术欣赏、艺术家进校园等。
北京市积极解决美育难题,从学校美育供给侧破题,构建校内校外美育优势资源协调机制,搭建美育协作桥梁,促成了校内外资源联动、学校课程联动、学生社团联动、实践活动创新、师资交流互动,拓展美育实践活动途径,营造良好美育生态环境,形成多样化美育实践态势。
自2016年开始,北京市教委就每年开展学校美育发展状况调研工作,目的是全面掌握北京学校美育现状、成绩、经验与问题,检验美育发展政策落实状况,为更好地推进学校美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与有效支撑。根据调研,北京中小学美育的发展有以下特征[5]。
北京市在义务教育阶段除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音乐、美术课程之外,还开设了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按照周课时数来看,小学的音乐课>美术课>书法课>舞蹈课>戏剧课。音乐的普及程度最高,美术、书法、舞蹈次之,戏剧较低。小学生平均每周能接受5.8课时美育,高于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9%—11%的比例。初中艺术课程是义务阶段总课时的32.9%,也高于国家规定的20%课时比例。2019年学校美育活动年平均场次5.5次,近80%的学生参与了活动。中小学艺术社团有15 058个。49.7%的学校参与了四类艺术教育特色建设项目(特色学校、“金帆团”、高参小、非遗校、名师工作室等)中的一项或多项。169所学校参与了“高参小”计划,168所学校设有艺术家工作室。整体特点:一是精心布局、统筹谋划,基本形成了科学、合理、有效的中小学美育课程体系;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中小学校百分百有美育校长;三是学校美育教学改革探索不断推进,协调育人机制日臻成熟。
中小学艺术教师中82. 5%为专职专任教师,10.7%为专职跨学科兼任教师,教师队伍较为稳定;男性占比18.6%,女性为81.4%,平均年龄是37岁;一级、二级教师占比78%;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最多,其次是5年以下的,呈现出“两头大”的现象;教师学历为本科的为77.9%,拥有硕士学历的为18%,大专文凭及以下的为4.1%。艺术教师以师范院校艺术类专业为主,专业对口程度较高。音乐和美术教师达82.7%,书法、舞蹈、戏剧教师较少。全市艺术教师平均周课时量为14.5课时。每周组织艺术实践活动5课时。教师中有72.5%的有音乐类、美术类社团工作经历。总之,美育师资特点是整体发展稳定,学历层次高,匹配度高,性别比差异大,年龄两极分化明显,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中高级职称比重较大,职业忠诚度高,进取心强。
学生对开设的艺术课程类别的喜欢程度是,音乐(48.7%)和美术(43.3%)课程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书法(22.6%)、舞蹈(17.4%)、戏剧与戏曲(7.8%)课程。87.8%的学生对学校美育总体评价是喜欢,95%的学生喜欢艺术课教材。66.7%的学生表示因为喜欢某种艺术形式而喜欢该课程。学生参加1个社团的比例为43%,2个是18.6%,3个以上是9.7%。80%以上的学生认为,美育是可以实现艺术理想,并且获得精神愉悦。就学生对美育的接受情况看,学生在对美育的个人主观认识、选择和态度方面存在着较高的相似性,在家庭、学校客观条件方面则依城区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详见图1—图4)。
北京学校美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美育管理、美育教学、美育活动、校园环境等方面,都是全国学校美育的旗帜。尽管如此,它还有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全国也具有普遍性。
北京学校美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美育课程课时、供给不均衡。国家规定美育课程设置以音乐、美术为主,北京市教委尽管创造条件普及舞蹈、戏剧(曲)、书法课程,但由于受课时、供给所限,故而以艺术课程为主的美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第二,美育师资学历、职称结构不均衡。美育教师学历结构不平衡,拥有本科学历的为77.9%,拥有硕士学历的只有18%,还有4.1%的拥有大专及以下学历。教师学历层次需要提升,学历结构需要优化。在职称上,一级、二级美育教师占78%,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偏少。美育教师中复合型人才不多,多属于艺术技能型教师,知识广度、深度及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影响了艺术专业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年龄结构两极分化,出现断层。受艺术课程影响,师资专业分布也不均衡,如戏剧(曲)教师少。第三,校际美育资源分布、发展不均衡。由于重点与非重点学校、城市与乡村学校的结构性差异是历史性存在的,所以校际美育差距十分明显。一些重点学校或“美育特色学校”在师资、设施、资金等优势资源上,出现集中、叠加、膨胀现象。而普通学校在基础条件、师资力量、 经费投入等方面都较为薄弱、匮乏。政府资源一般向重点学校或“美育特色学校”倾斜,学校的层级和水平越高,政府和社会对其投入越多,优势资源越集中,校际不平衡态势就越突出。
第一,教育体制因素。考试与否决定了艺术课程地位的高低。尽管艺术课程早已纳入学业要求,但以前未被列入中高考考试范围,与升学率不挂钩,应试教育使艺术课程人为弱化,成为边缘课程。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把艺术科目与中考挂钩,由中考带动美育,是美育质变的改革举措。它会使美育获得突破性进展,使学校更关注学生的审美素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第二,教育价值观因素。传统教育价值观造成智育对美育的挤压。我国传统教育价值观是社会本位观,“它立足于个体的人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存在的矛盾, 力求通过教育把个体的人提高到社会要求的水平”[6]。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使得教育功能被定位在传授科学编码型知识上,重点培养学生认知、理解、分析等智力,忽视了美育。第三,美育资源因素。教育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与教育活动地位高低正相关,不同教育活动地位的高低关系着占有教育资源的多少。在既定资源内,智育最受重视。无论是师资、课时量,还是教学场地、器具等,智育所占教育资源最多,而美育所占资源较少。另外,郊区学校美育发展弱于城区。除历史、地理、经济因素之外,郊区学校的美育师资匮乏、硬件设施设备短缺、场地有限等不利条件也显而易见。
第一,开展“首都特色美育计划”,突出与增强首都意识,以增强首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宗旨,把突出首都特色的学校美育作为未来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小学美育课程体系要彰显北京文化特色,挖掘北京独有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审美内涵与审美价值,进行艺术转化与升华,与美育相融合,传承北京文化基因,构建北京文化传承发展的美育体系,融通美育课程、教材与活动等,把美育与首都文化建设相连,服务于北京人才与文化发展。
第二,开展 “美育双高计划”,高位推进“高峰+高原”优势,以典型引领带动整体质量上升,使北京学校美育既有“高原”也有“高峰”。普通学校应与品牌学校校际联合、结对帮扶,以“美育特色校”等带动北京学校美育的全面发展,荟萃品牌,不断增加数量,扩大美育品牌学校的覆盖面,形成品牌群落。除市级、区级制定美育长期宏观计划外,校级也应该拟定微观发展计划,提出艺术课程、美育活动、艺术社团等实施方案,提升学校美育水平,改变学校自然发展状态,形成学校美育的“高原”。
第三,开展“师资领航计划”,建立师资发展的有效机制。学校应与高校合作,提前预留一定比例的艺术类学生,补充郊区、薄弱学校学科缺口。同时,大幅度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其中主要是硕士学历;实施“领航美育教师培养”,通过名师工作室或工作坊,提升美育教师水平;增加师资培训课的观摩式、体验式、分享式比重;确保美育教师在岗位设置、工作量认定、评选优先、职称评聘、培训研修、考核奖励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第四,开展“高参小2.0升级计划”,推动浸润式向深潜式发展。北京市教委应推动“高参小”延续性发展,从短期扶助向长期支持转变,从广度向深度发展,把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向远郊区学校重点倾斜;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见成效、见成果;鼓励艺术家、高校美育教师到中小学校进行兼职、指导,设立“美育工作坊”,建立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共商机制、共建机制、共谋机制、共保机制。
第五,开展“美育校际联合计划”,以横向交流互相促进。中小学美育应健全校际美育协同发展机制,广泛搭建交流平台,定期组织美育论坛,举办校际美育交流活动;加强全市优秀美育教学资源与经验成果的汇集提炼,推动美育名师示范课、精品课程建设,实行跨区、跨校观摩与学习,推广美育名师教学成果,实现美育优质资源共享,带动整体水平提高。
第六,开展“美育慕课资源库计划”,线下与线上美育同步并举。中小学美育应建设数字化优质美育类“慕课”,聚合展示美育先进校的典型案例、经验资料、教学资源,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库建设,将优质美育数字资源输送到各区各校;定期组织美育视频会议、视频直播等,进行线上交流。
综上所述,北京在全方位、多样化、深层次、高水平、大视野上开展中小学美育,理念先进,举措得当,成绩斐然,效果明显,亮点突出,显示出一流的学校美育工作质量。未来北京学校美育的发展,会有更高的目标、更清晰的时间表、更具体的任务图与更明确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