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笑声的课堂就是学生喜爱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大部分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的学生更是对于有欢声笑语的、幽默的、轻松的课堂氛围感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只有学生们对老师的课堂感兴趣,课堂的氛围也就带动起来,老师应对课堂也会变得更加的轻松自如。确实,课堂上一旦出现笑声,就会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们的思维也变得更加灵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充分为学生着想,激发学生对课堂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因此,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或“讲故事”,或“猜谜语”,或“欣赏儿歌”或“智力比拼”等方式进行导入,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别伤着自己》一课时,我首先播放动画视频《大耳朵图图照看豆丁》,然后提问:“图图是个好哥哥吗? 继而追问:“ 你有没有在家里受过伤?受伤时痛不痛啊?”由此引出课题: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许多看不见的危险有可能会伤害到我们,所以,我们要小心,避免受到伤害。本课我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引入新课,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应该更重视学生学习的生成性以及知识的实践性,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中的动态情形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精彩。课程中要积极发挥课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或者表演等形式,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知行合一。如在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拉拉手,交朋友》时,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动物小故事,通过孩子的仔细观察,采取组内交流的方式,故事的内容已被孩子完全理解。这时,再顺势引导到孩子们生活实际,互相介绍自己的朋友,或者当下就交朋友,让“朋友”这一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提升探究能力。
三、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注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通过丰富的活动设计,打破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界限,将道德与法治活动作业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相结合,更好地衔接课程与生活,促使课堂教学不断地向生活延伸,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最大教育价值。
晨会活动、班级活动、少先隊活动等都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载体,与学校德育活动有效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时,联合学校少先队大队开展相关活动,针对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存在嬉戏打闹的现实问题,开展“红领巾爱国争章”活动,通过发布具体的爱国争章要求,引导学生尊重和维护国家的象征,增强爱国情感,通过自己、同伴、教师的反馈与评价不断地推动爱国情感向爱国行为转化;在校外,开展“我和国旗合张影”等活动,在增强学生爱国情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爱国”,实现“知”的根本目标。
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是关键。体验性活动需要调动家庭教育力量,增强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吃饭有讲究》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餐桌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日有的孩子挑食、偏食,不讲究就餐礼仪,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提醒和指导,在家庭内开展“光盘行动”,这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自觉形成了“粒粒皆辛苦”的美好结局。
在现代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无疑已经被深深重视,现在正处在-个科学的时代,运用当代的科技成果可以带来更好的教学收益,但核心仍然是教师对于小学教育的思想道德修养基础,在当代社会教师都应该相应地转变自身的教育方式与策略,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成果与效率,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新疆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中心小学 魏才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