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祥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教师育德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效果。要落实中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教师要做好引导者角色,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进情感体验,厚植使命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教育;主观能动性;引导者;内在动力;情感体验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坚持总体安全观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国家安全教育素材,为这一专题提供了教育的理论依据。因此,探索课程思政背景下如何聚焦社会生活,引领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适应时代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理论传播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落实初中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挖掘多种教育教学素材资源,做好引导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教师育德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效果。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也是青年一代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国家安全观内容的诠释和意义上,更要教育引导青年一代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理念,为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创造普遍性教育环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内容毋庸置疑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因为教育的落脚点始终是提高个体的持续学习能力,应该创新其内容和形式。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深刻理解、把握好“世界是最好的教材,教材是真实的世界”这句话的内涵,遵循教学大纲,紧扣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育教学素材资源,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角色。比如,从另一种视角看待这场“疫情防控”,我们会切实感受到国家安全的重点除了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外,还涉及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持可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思想意识形成的“拔节孕穗期”,处在各种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对他们进行精心引导和栽培。要形成国家安全意识,只有采用接地气、学生易于接受的鲜活材料,才能使之形成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理解。2020年,我国疫情防控的成功做法和中国经验,就是对加强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资源。比如,从“方舱医院”的快速建成,到白衣恋人“相见不相识”的鲜活材料,切实改变了以往我们对国家安全观的狭隘认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专门进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学安排。教师作为教学互动中最为重要的引导者,应该充分准备契合教学理论的事例素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新奇的故事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开展教学,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一框题时,在备课中首先对教材进行了适度延伸和挖掘,填补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感性认识和亲身体验的空白。新课导入时,笔者让学生观看一段短视频,创设教学情景,接着顺势引导迁移:“2018年1月,一部电影刷新了票房纪录,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它就是《战狼2》。电影中吴京挥舞国旗通行那一刻,影院全体起立,泪如泉涌,为什么影院中人们看到这一幕会如此地激动呢?”短暂沉默后,一位学生立刻答道:“因为祖国的強大,国家没有忘记我们,带我们回家……”笔者适时抓住机会引导:“当下疫情中,有人背井离乡,有人挺身而出,不管怎样,我们每一位公民应‘位卑未敢忘忧国,不能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眼里有信仰,生活才有方向,才能成为国家精神的脊梁。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更繁荣,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一个小小的动意,引领学生深刻理解了国家安全在新时期的内涵以及涉及的方方面面,强化了对学生责任担当的教育,也为身体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初中学生践行国家安全指明了方向。
二、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人,走向社会。初中学生长期生活在和平与安全的环境中,对于国内外安全领域面临的复杂形势缺乏切实的感受和必要的了解,很难充分认识到国家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缺少忧患意识,认为维护国家安全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太多关系,或者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针对初中学生这一特殊的心理特点,对他们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校园之内,还要有意识地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知总体国家安全的相关内容,准确把握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国家安全与个人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维护国家安全”这一框时,笔者在课前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设置了“你们觉得现在我们国家是否安全?”这一问题。问卷结果为:70%的学生认为安全;16%的学生认为相对安全;6%的学生认为相对不安全。接者,笔者进一步设问:“我们的安全感来自哪里?”学生通过观看短片,明白了“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道理。初中生作为未成年人,社会阅历不深,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教师作为教学互动中最为重要的引导者,在教学实践中应对课本内容进行适度延伸和挖掘,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新奇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始终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学生成长。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进情感体验
思想政治教师应深刻把握课程标准和基础教材,加强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教学内容。教师预先准备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源,增加教学容量,拓展教学内容。视频资料选得好,可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开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笔者在教学“国家安全教育”这一主题时,借助视频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来历、背景和领域,通过时事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目前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的十四个领域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还会有更多领域出现的知识视野及情感体验,同时顺势实现了对学生进行公共卫生安全、生物安全教育的教学目的。
又如在讲授“维护国家安全”内容时,笔者利用新闻短时频,例举了在最近疫情防控中不遵守国家管控规定造成大范围接触传染,治愈后被提起公诉的事例。这些事例均以教材知识点为落脚点进行总结,意在加深情感体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育人的终极目的。
四、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厚植使命感和责任感
国与家、国与民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国与民又是一个责任共同体。为了增强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早在2015年,国家安全教育已被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因此,这一内容的教育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的灌输式说教,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除了开展课堂教学之外,还应针对初中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认识,达到教育目的。例如,可以在学校设立“国家安全教育读书周”,确定主题,开展演讲比赛、读书心得展评、手抄报展览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也可以举办“国家安全教育”专题课,邀请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士,从不同视角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会;还可以组织参观教育基地,观看“同上一堂课”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关心、知晓、掌握、参与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厚植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我们不去占领青年学生思想的高地,必定会有其他东西左右和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一直是一個没有硝烟的战场,所以培养和强化学生对国家整体安全的认知,对于学生思想性格的养成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增强其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立德树人,为国之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意识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领学生全面认识国家安全认知,普及法律常识,在校内组织不同形式的红色主题活动,积极组织“云”班会、主题研讨、知识竞赛、主题征文、微视频创作等线上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丰富组织参与形式,加强互动,在学生意识形态的初步养成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习近平谈总体国家安全金句: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EB/OL].(2019-04-15)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9/0415/c385474-31030462.html.
周慧艳.基于“课程思政”的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3):163-1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