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中学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2021-06-15 21:28吴刚刘缪军
家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对策

吴刚 刘缪军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学阶段的教学都将发生历史性变革。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人工智能对教师的“教”产生的变革;对学习的“学”产生的变革;师生应对人工智能的对策。提出人工智能对“教”的变革包括教学观念、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及教师工作内容四方面;提出人工智能对“学”产生学习资源、学习空间、学习策略和学习观念的变革。享受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惠利的同时,也要接受它带来的新挑战。新时代的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强新技术的学习,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时刻准备着。在教学过程中要关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坚守人文情怀。此外,师生都应努力提升AI素养,防止人工智能的僭越,避免在人工智能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

关键词:人工智能; 教学的变革;对策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已经在工业制造和交通领域引发了全价值链的产业革命及相应的社会革命。我们由此可以确认,人工智能也将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里支持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其所需社会变革的潜能。21世纪初,国外就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在教育过程中融合现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与AR等先进数字信息技術手段,即人工智能。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上同样具备变革性潜力,但对教学也具备双重影响,既会带来惠益,也会带来风险。

一、人工智能对“教”的影响

1.教学观念的变革。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填鸭式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充其量只能称之为“知识的搬运工”。 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因此、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注重激发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提升。

2.教学环境的变革。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亩三分地”就是三尺讲台,教学空间也仅仅是教师。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微课和MOOC等软件在不断地拓宽传统教学空间。新时代的教师就可借助在线教学平台,针对性地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3.教学评价的变革。人工智能是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增强型数字教育,具有强大的数据收集、处理能力,并且能分析出学生的学习行为、进度以及学习状况,还能为教师分析出一套优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则可根据数据分析,选取优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帮助,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4.教师工作内容的变革。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给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评价和详细的学情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监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同时,由网龙华渔教育研发的“未来教师”机器人,能够替代教师完成朗读课文、点名、监考等工作。因此、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教师的双手将从烦琐、重复的工作中释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提高工作效率。

二、人工智能对“学”的影响

“回归学习本质、提高学习质量”是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方式不仅仅是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AI技术的教育应用,更是学习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人工智能对“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空间、学习资源、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观念上的转变。

1.学习资源的变革。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能够利用数据分析、学情统计等技术来了解学习过程,优化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虚拟学习环境,极大地充实学生的学习空间。同时,虚拟学习环境与物理环境的有机结合,将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学习空间。

2.学习空间的变革。人工智能拓宽学习空间的同时,也丰富了学习资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个人偏好、学生习惯、认知水平等因素,精准地为自己寻找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辅导,提高学习效率。

3.学习策略的变革。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学习、报纸、书籍等。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维基百科、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大型知识库获取完整、专业、跨领域的网络化知识。而这些正是以人工智能为手段,以相对完整或独立的结构镶嵌到其他教育和学习管理系统中的。

4.学习观念上的变革。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当今社会,核心素养是被人提及最多的。虽然每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对核心素养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是被多次强调的。

三、应对人工智能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坚守人文情怀。学生是能动的、独立的、基础的人,是教学的主体,思维活动的主体,是认知过程的主体。要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教育上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可替代。如果任凭人工智能将师生带进虚拟世界与数据交流,则会导致人文情怀的缺失。渐渐地,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会逐渐坍塌。在人文情怀上,孔子等国内外的教育家们都格外重视。学生的世界观,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习得。所以,坚守人文情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新技术的学习,提升教师能力。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不仅仅只有教这个角色,要积极学习新技术,使人与人工智能有机结合,充分借助新技术的红利,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3.提升师生AI素养,防止人工智能的僭越。由于人工智能本身具有技术僭越性和万能论陷阱,导致师生很容易被人工智能的本质所蒙蔽,导致人文情怀的缺失。人工智能带来的种种好处也会使人们形成惯性依赖,将自己完全交付给人工智能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因此,提升师生的AI素养(正确理解并合理应用AI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缺乏AI素养,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并判断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就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僭越。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是一门技术,是一项能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门技术。它始终无法取代教师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道德品质和陶冶情操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永和,刘博文,马晓玲.构建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7(5).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