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具有浓郁英语国家特色的文化。文中以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的对比为着手点,分析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实现两者融合共同发展,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英文电影;英美文学;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白莉(1969.12-),女,汉,陕西省宝鸡市人,学士,咸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8--02
前言:
英文电影直接影响到英美等国家发展。电影与文学一样,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并陶冶人的情操。电影发展与文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电影诞生建立在文学基础上,而文学则通过电影形式展示出来,两者相互推进。英美文化通过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形式体现出来,两者虽然发展方向存在差别,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共同之处。英美文学写作素材来自于生活,利用文字艺术化表现生活,电影则是相反的表现形态,文学给人提供想象空间,电影直接将文字转为图像。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
一、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比较分析
(一)共性分析
虽然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表现手法与情感表达上存在差异,但两者依然存在共同点。
1.两者表达共同的主题
电影与文学都建立在生活基础上,两者描述的对象都是人,依据当下或历史发展推动故事进展,侧面反应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作者创作初衷表达出来。
2.两者基本表达一致要素
虽然两者展现的部分内容不同,但表达的基本要素基本相似,如在电影《肖申克救赎》中导演展现出现实的无奈,有这样一段台词:First you hate 'em, then you get used to 'em. Enough time passes, gets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直接将主人公对现实的失望展现出来,同样文学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也展现出主人公对现实的不满:I swear to God. If I were a piano player or an actor or something and all those dopes thought I was terrific, Id hate it.
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中两者均选择基本要素。
(二)差别分析
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虽然两者共性较多,但同样存在一定区别。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两者载体不同,后者载体为文字与纸张、前者载体为电影技术和声画语音。
而且电影需要通过设备完成播放,导演的思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展示出来,如合理运用空境、角色对白及画面等,将电影的年代背景成分交代出来,观众观看时也可以多重感官参与其中;而英美文学只能通过文字传达意思,本身就有显著的局限性,不能像电影那样趣味性十足,影响到自身传播与发展。
二、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融合发展分析
(一)英文电影推动英美文学发展
在国外教育工作开展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国文化,一直将英美文学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而且很多高校在授课过程中会选取一些经典作品组织学生进行鉴赏和学习。但能称之为经典的,作品篇幅一般都很长,在品读和鉴赏时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长时间文字阅读会使学生觉得乏味,降低学习效果。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以此替代长时间的文学作品阅读,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而且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电影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小说刻画人物性格更加丰富、饱满,改编电影的推广能帮助原著进行宣传,使更多人关注原著、了解原著,从而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对原著进行阅读和学习,以此进一步推动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电影的出现及其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同时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消遣和享受方式之一。虽然电影题材的来源大多取自于当代文学作品,但却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延伸,对作品中表现力不足的地方进行了扩充和弥补,规避了其表现力不足等问题。比如在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情感的描写通常需要通过大量的篇幅和极为细腻的笔触进行描绘,想要了解当前人物内心感受,读者必须在充分理解这些文字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脑补,才能大致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但是当以电影镜头进行呈现的话,则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者几组简单的画面就能将当时人物内心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给观众深刻感受,使观众淋漓尽致地了解到人物当时的感情心理。
(二)英文电影推动英美文学产业发展
电影通过多种技术的加成使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和环境变得更加真实、生动,使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再加上演员情感的融入,使整部电影在情节展示上更加完整、逼真。这是对文学作品一种无形的宣传,加深观众对文学作品的喜爱程度,在观看过影片之后,很大一部分人都会选择拜读原著,这不仅使文学原著的购买力度加强,而且推动相关的造纸业、印刷业和相关服务行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就业率,可见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作品,想要得到长远进步,就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虽然电影行业的发展仅经过了一百多年,但是电影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都取得了飞速发展,在短短百年间就将电影事业发展成为一个被人们广为接受和喜爱的艺术形式,同时人们在了解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更多新奇的表现手法。但是,电影行業的发展主要离不开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对英文电影而言,其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创作源泉都是汲取自诸多优秀文学作品和极为经典的一些英美作品,由此可以推断出英美文学是英美电影发展的根基。比如人们广为熟知的《沉默的羔羊》、《肖申克的救赎》、《在路上》等,都是改编自当代经典的文学作品。另外,就电影中人物对白而言,大多也是在文学作品的语言基础上加一润色和改编,甚至有些情况下,会对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对白进行直接采用。这些都足以说明英文电影的创作基础和灵感源泉都来自于英美文学,而且文学作品为电影的创作和改编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场所,假如没有文学作品作支撑,英文电影将失去其所具有的文学内涵以及社会影响力,最终变得一无是处。
(三)结合网络语言推动英美文学发展
网络语言的发展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受时代发展的影响、网络的进步以及社会热点话题的转移而不断的产生变化。人们雖然通过网络创造出更多的新型词汇,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每年的网络流行语都在进行无情的更新和发展。虽然网络用语有助于人们节省时间,提升交流的效率,增加语言的幽默性,比如几个固定字母,一张图片就能向对方准确传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其社会情感和民众所关注的热点在不断变化,而这些都能从网络语言中得以体现和展示,可见网络语言蕴含了当前时代主要的情感和气息,这也是其一直吸引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必然有其独特之处,这必须加以肯定。而对于情感的描述和传达,网络语言更加炙热、迅猛,在双方情感的推动上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但将其运用到英美文学电影上,使用者一定要合理甄别,切忌模仿和跟风。当前社会形态下,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的,因此在具体应用时一定要根据目标明确选择,去糙留精,如此才能帮助英美文学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英美文学的发展也受到网络的抨击,且影响程度日益深重,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对于英美文学的发展明显具有两面性。网络语言的加入对于英美文学的发展既是一个助力,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应对此次挑战,最好的方法是对当前英美文学发展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解,针对问题制定合理明确且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一步步帮助英美文学度过眼前的危机。
(四)借助电影内容推广文学作品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即便同属于英语系国家,语言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很多人不了解英美文学,甚至产生误解,缺少学习兴趣,没有去深入了解英美文学艺术内容。尤其是当前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普遍缺少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这些作品被束之高阁。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凭借自身优势闯入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通过电影情节展示出来,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增强读者阅读兴趣,不断加深人们对英美文学的理解。
如,当出版《杀死一只知更鸟》后,虽然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荣誉,受到高知识分子的青睐。但受众群体相对较小,社会范围内普及程度较低。但自从改编成电影播放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潮,不断提高该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可见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完善,实现提高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的目的。这就需要相关从业者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与工作方式,加快推进两者之间的融合,提高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力。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本身来源于生活,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更不能独立发展形成体系。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存在联系,两者共同进步与发展。英文电影有着显著优势,英美文学的艺术性则不可能被电影完全取代。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两者相互借鉴与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娟.刍议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互动发展[J].今古文创,2020(33):36-37.
[2]朱薇.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9,33(Z1):73-75+88.
[3]关莹.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分析[J].农家参谋,2017(23):190-191.
[4]邓显洁.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关系的探析——以《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J].电影文学,2012(1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