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制约条件是优选论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础,本文在严复先生信、达、雅翻译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系列原则,以及原则的制约条件等级排序,进而用优选论的原理对近二十年英语电影片名翻译进行分析,验证了该等级排序的可行性。
关键词:近二十年;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优选论
作者简介:刘德伟(1997-),男,汉族,湖北襄阳人,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8--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英语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观众如何在众多的电影作品中进行选择,电影片名的翻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对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大部分着眼于翻译策略,仅仅从翻译的方法論角度出发对电影片名翻译进行探索。从语言学优选论的角度对英语片名翻译进行研究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视角。
二、优选论的基本概念
优选论 (Optimality Theory) 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一理论最早由Prince & Smolensky(1993)系统提出,起初主要应用于音系学研究。[2]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优选论在句法学、语用学、儿童语言习得和翻译学等领域也得以应用,为优选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根据优选论的基本原理,制约条件(Constraints)以及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列(Constraints Ranking)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3]制约条件具有普遍性,存在于所有语言系统中。关于制约条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是可以违反的。但是,根据优选论的基本原理,符合语法的表层形式应当在最小程度上违反制约条件。只要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了较高等级的制约条件(无论它是否符合较低等级的制约条件),这种语言形式就是合乎语法的形式。
三、制约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体系
通过对近二十年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分析,在严复先生信、达、雅翻译原则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六点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4]:
(一)简洁性原则(Conciseness)
选择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词字是翻译英语电影片名的关键。此外,四字以下的电影片名也不在少数。例如:Cold Pursuit(冷血追击),Abominable(雪人奇缘),Crawl(巨鳄风暴),The Lion King(狮子王),47 Meters Down(鲨海)。四字格甚至更少字格的形式,优点在于其言简意赅,匀称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恰到好处地体现汉语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二)通顺性原则(Smoothness)
译名在契合电影主题和内容的同时,应该使用通顺易读的大众语言,而不应该使用汉字与英文,数字等等的杂糅形式,让人读起来过于拗口,从而排斥对影片进行谈论,弱化电影的宣传效应。[5]例如:How to Train Your Dragon(驯龙高手),Ready Player One(头号玩家),Aquaman(海王)就是比较好的例子。
(三)吸引性原则(Attractiveness)
电影片名要有一定的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把电影本身的艺术美感用国人喜好的语言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例如:The Shape of Water被译为“水形物语”,La La Land被译为“爱乐之城”,Frozen被译为“冰雪奇缘”。这些片名都有一种音韵美,符合汉语文化的表达习惯,带给读者一种美的感受,从而引起观众的观赏兴趣。
(四)信息性原则(Information)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还应该遵循信息原则,也就是说,电影片名的翻译应该能够反映出与电影题材或者内容相关的信息。例如:The Martian(火星救援),Star Trek(星际迷航),Transformers(变形金刚),这些译名使人一看就能想到属于科幻电影;The Bourne Identity(谍影重重),Salt(特工绍特),Spy Game(间谍游戏)等片名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间谍片,能够引起许多谍战片爱好者的兴趣。
(五)文化性原则(Culture)
电影片名在选择词字的时候要尽量贴近中国传统,使用贴近中国传统表达的词语,在电影名称方面尽量缩短与国内观众的距离。[6]例如:Iron Man(钢铁侠),译名的侠字就很好地契合了中国文化里的武侠元素,有一种英雄的气势在里面;Mr. Right(真命天子),天子这个词就有一种很浓厚的中国元素在里面。
(六)对应性原则(Correspondence)
对应性原则定义为电影片名翻译和原文本保持一致,把汉语表达方式的修辞手法排除在外,直接将原文本的内容呈现给观众,在不考虑影片内容的情况下实现译文与原文本一对一的关系。直接将英语片名转变成中文,这种方法在翻译领域也很常见。例如:Captain America(美国队长),Justice League(正义联盟),The Good Neighbor(好邻居),这些译名都体现了英语和汉语一对一的关系。
四、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优选论分析
电影名称的翻译首先必须要简洁,通顺,这样才能使观众过目不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再者,要具有一定的吸引性,让观众产生观赏的兴趣,此外,片名要呈现出关于电影题材或者内容的信息,给观众提供导向性,其次,译名的用词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接我国的传统文化,使观众具有认同感,最后,也即最为次要的就是译名与原文本呈现一对一的关系。据此,假设上述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原则的制约条件等级排序为:
简洁性原则>通顺性原则>吸引性原则>信息原则>文化原则>对应性原则(分别用Con,Smo,Att,Inf,Cul,Cor表示)。
对近二十年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不同实例进行分析,以验证上述假设的正确性。
在表1中,候选项a和e违反了最高制约条件简洁性原则,首先被淘汰出局,候选项d由于是中文和英文字母夹杂的形式,读起来不够流畅,违反了制约条件通畅性原则,淘汰出局,候选项c不能直接看出影片的题材或者内容,违反了信息原则的制约条件,也被淘汰出局,b仅仅违反了最低等级的制约条件,成为最优候选项。
在表2中,候选项d违反了最高层级的制约条件,直接淘汰出局,而候选项a和b用词有些生硬,欠缺美学内涵,不够吸引人,违反了制约条件吸引性原则,淘汰出局,候选项c在最小程度上违反了制约条件层级体系,为优选项。
在表3中,候选项c和d由于名字比较长,违反了最高等级的制约条件简洁性原则,最先被淘汰出局,候选项a的表达过于口语化,违反了制约条件吸引性原则,也被淘汰出局,候选项b只违反了最低等级的制约条件,为优选项。
在表4中,候选项e违反最高等级的制约条件,淘汰出局,候选项a违反通顺性制约条件,淘汰出局,候选项b和c违反吸引性原则,也被淘汰出局,所以d成为最佳候选项。
在表5中,b项违反简洁性原则,淘汰出局,a和c违反吸引性原则,也被淘汰,d项仅仅违反了最低等级的制约条件,为优选项。
在表6中,候选项a违反简洁性原则,淘汰出局,c项和d项同时违反吸引性原则,也被淘汰,d项违反制约条件层级体系程度最低,为优选项。
在表7中,候选项b、c和e同时违反了制约条件通顺性原则,首先被淘汰,候选项d很难让我们联想到这是一部电影的名字,用词毫为新意,违反了吸引性原则,也被淘汰出局,a项“海啸奇迹”既凸显了电影的主题和内容,“奇迹”也给观众留下了一定的悬念,成为最优候选项。
五、结语
上述从优选论视角,结合一定的翻译理论,对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电影片名翻译的六项原则,通过对电影片名汉译实例的优选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下,这六项原则遵循以下制约条件层级体系:
简洁性原则>通顺性原则>吸引性原则>信息原则>文化原则>对应性原则(Conciseness>Smoothness>Attractiveness>Information>Culture>Correspondence)。
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形式多种多样,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最佳选项正是由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上述制约条件层级体系而产生。
参考文献:
[1]何宁.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纵横谈[J]. 上海科技翻译, 1998(03): 3-5.
[2]Prince, A & Smolensky,P. Optimality Theory: Constraint Interac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 John Wiley & Sons, 2008.
[3]李兵. 優选论的产生、基本原理与应用[J]. 现代外语, 1998(03): 3-5.
[4]林璋. 解读严复“信达雅”[J]. 中国科技翻译, 2000(04): 1-4.
[5]崔金枝.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探微[J]. 电影评介, 2006(20): 55-56.
[6]王炤, 井永洁. 文化语境顺应与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01): 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