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常学
摘 要:唇形科为世界性分布的较大的植物科,资料记载中国有99属、800余种。该研究在野外实地考察与资料搜集整理,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5种唇形科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了唇形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唇形科;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塞罕坝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Q949.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8-0036-02
Abstract: Lamiaceae is a large family with worldwide distribution. There are 99 Genera and more than 800 species in China.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medicinal value of 5 species of labiatae in Saihanba Nature Reserve were summarize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On this basis,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biata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Lamiacea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dicinal value; Saihanba Nature Reserve
唇形科為世界性分布的较大的植物科,全世界约220余属、3500余种,我国有99属、800余种,塞罕坝有13属、19种。近年来,随着对唇形科植物的深入研究,其药用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经研究,一些唇形科植物具有消炎、抗过敏、抗氧化性的功效;一些唇形科植物以富含多种芳香油而著称,其中有不少芳香油成分可供药用。当前,唇形科植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的农药控制、理化诱控和生态调控等方面。因此,调查分析塞罕坝唇形科野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药用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地概况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属于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独特,生物物种丰富。据调查,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种类达124科,357属,659种之多[2]。
2 塞罕坝保护区几种野生唇形科植物的形态特征与药用价值
根据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同时参考《塞罕坝植物志》《塞罕坝森林植物图谱》,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唇形科几种野生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进行了总结。
2.1 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 半灌木,匍匐至上升营养枝被短柔毛;花枝长达10cm,上部密被倒向或稍平展柔毛,下部毛稀疏,具2~4对叶;叶卵形,长0.4~1cm,宽2~4.5mm,先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疏生细齿,两面无毛,被腺点;花序头状;花萼管状钟形或窄钟形,长4~4.5mm,下部被柔毛,上部近无毛,上唇齿长不及唇片1/3,三角形,下唇较上唇长或近等长;花冠紫红、紫或粉红色,长6.5~8mm,疏被短柔毛,冠筒长4~5mm,向上稍增大;小坚果近球形或卵球形,稍扁;多石山地、斜坡、山谷、山沟、路旁及杂草丛中。
百里香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药食同源植物,现代医学认为其含有大量的曲珍果酸,可以提高肝脏的功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用于保肝治疗。百里香也有很强的消炎杀菌的作用,可以消灭体内的细菌和病毒,此外还有一定的止痛和止痒作用,可以消除皮肤表面的真菌,外用可以治疗皮肤湿疹、皮炎。
2.2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60cm,茎多分枝,上部被微柔毛,下部沿棱被微柔毛;具根茎;叶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或圆,基部以上疏生粗牙齿状锯齿,两面被微柔毛;叶柄长0.2~1cm;轮伞花序腋生,球形。轮伞花序腋生,球形,花梗细,长花萼管状钟形,长约2.5mm,被微柔毛及腺点,花冠淡紫或白色,长约4mm,稍被微柔毛,长圆形,先端钝。小坚果卵珠形,黄褐色,具小腺窝。花期7—9月,果期10月。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2.3 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 多年生草本,高达1.5m,根粗壮,长达30cm,径约1cm。茎疏被倒向短硬毛,有时上部被星状短柔毛,带紫红色,多分枝;叶圆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2~12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具锯齿状牙齿,或不整齐圆齿,两面疏被柔毛及星状柔毛,下面有时毛较密;叶柄长1~12cm,密被短硬毛;花萼管形,长约1cm,径3.5mm,被星状微柔毛,有时脉疏被刚毛,萼齿具长约1.5mm刺尖,齿间具双齿,齿端内面被族生毛;花冠粉红或紫红色,稀白色,下唇具红斑,长约1.7cm,冠筒背部上方被短柔毛,余无毛,内具毛环,上唇具不整齐细牙齿,被绢状柔毛,内面被髯毛,下唇长约5mm,密被绢状柔毛,3裂,裂片卵形或近圆形;雄蕊内藏,花丝无毛,无附属物;花期6—9月,果期9月;生于疏林下或草坡上。根入药,性苦辛、微温,有消肿、生肌、续筋、接骨之功,兼补肝、肾,强腰膝,又有安胎之效。全草入药,治肠胃炎、肺炎、咳嗽感冒;根入药治肺结核咳嗽,又治牛马肺痈。
2.4 并头黄芩(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多年生草本,植株达36cm,茎带淡紫色,近无毛或棱上疏被上曲柔毛;叶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5~3.8cm,先端钝尖,基部浅心形或近平截,具浅锐牙齿,稀具少数微波状齿或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沿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被腺点或无腺点;叶柄长1~3mm,被柔毛;花壳斗杯形,包着坚果约1/2,被金黄色绒毛;小苞片合生成6~7(~9)条同心环带;小坚果黑色,椭圆形,长1.5mm,被瘤点,腹面近基部具脐状突起;花期6—8月,果期8—9月,并头黄芩具有消肿、清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肿大、肝热、牙龈肿痛等。
2.5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多年生草本,株株高达1.2m,茎分枝,近无毛,或被向上至开展微柔毛;根茎肉质,径达2cm,分枝;叶披針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5cm,先端钝,基部圆,全缘,两面无毛或疏被微柔毛,下面密被凹腺点;叶柄长约2mm,被微柔毛;总状花序长7~15cm;下部苞叶叶状,上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花梗长约3mm,被微柔毛;花萼长4mm,密被微柔毛,具缘毛,盾片高1.5mm;花冠紫红或蓝色,密被腺柔毛,冠筒近基部膝曲,喉部径达6mm,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形;小坚果黑褐色,卵球形,长1.5mm,被瘤点,腹面近基部具脐状突起。
根茎为清凉性解热消炎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均有功效,少量服用有苦补健胃的作用。据国外近年来研究,黄芩制剂、黄芩酊可治疗植物性神经的动脉硬化性高血压以及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可消除高血压的头痛、失眠、心部苦闷等症,外用有抗生作用,如对白喉杆菌、伤寒菌、霍乱、溶血链球菌A型,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止效用(见《东北药用植物志》)。据记载,其根对防治棉铃虫、梨象鼻虫、天幕毛虫、苹果巢虫均有效(见《中国农药志》)。此外,茎秆可提制芳香油,亦可代茶用而称为芩茶。
3 开发利用建议
3.1 建立药材基地 野生药用植物是我国宝贵的资源,唇形科植物为塞罕坝广泛分布的野生资源,对环境要求不高,人工栽培容易,发掘优良种,有针对性地进行规模种植栽培,建立原料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选择优势品种,充分加以开发利用。同时,加大野生植物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和有效药用成分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还能满足开发利用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3.2 形成产业 选择种植效益高、药用价值大、市场稀缺的品种,进行大规模人工种植栽培,探索出科学的种植方法,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建立种植基地。另外,对塞罕坝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实行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逐步形成能满足现代市场需要的新型产业。
4 结语
中国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西药治疗疾病的副作用,所以药用植物研究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研究重视,野生药用植物在未来医药发展方面将会有很大的空间。塞罕坝唇形科的野生植物分布较为广泛,开展塞罕坝唇形科野生植物种植资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候建华,刘春延,刘海莹,等.塞罕坝动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刘春延,赵亚民,刘海莹,等.塞罕坝森林植物图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