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醍 唐魁 张真毓
摘要:消防治理是公共安全管理中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古往今来,我国人民在与火灾抗争的过程中,呈现出很多有迹可循的规律性经验,柳宗元《逐毕方文》在消防治理主体的作用、消防宣传、树立科学正确的火灾观、面对灾情要有积极应对的态度等方面体现出的规律特点使后世的消防治理工作深受启发。
关键词:消防治理;治理主体;消防宣传;积极应对
与火灾作不懈的斗争是悲壮的、神圣的。在中国的消防发展史上,记载了许多中华民族与火灾拼搏的悲壮场景,既展示了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也为后世留下消防治理的宝贵经验。现代消防治理,就是遵循火灾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依照消防工作方针、政策、原则和法规,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合理而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为成功地达到预定的消防安全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消防活动的总和。《逐毕方文》就是唐代柳宗元主持的一场驱逐怪鸟的宣传活动,借助当地民风民俗以及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因素而写的一篇散文,以此消除老百姓对怪鸟的迷信和惊恐,进而达到治理火灾的目的,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灵活而有效的方法。其实,消防治理是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范畴,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古往今来,我国人民在与火灾抗争的过程中,呈现出很多有迹可循的规律性经验。
一、充分调动消防治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其在与火灾斗争中起主导作用
现代消防治理的主体,既包括政府机关,也包括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这就需要政府机关统一领导、主管部门依法监管、相关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治理工作格局。消防治理主体是人们在与火灾斗争中的统率,统领全局,是责任担当的主体,各类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形成良好的治理格局。
消防治理作为国家管理公众事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代从朝廷到各级地方都比较重视,御灾防患是各级地方行政长官的职责所在。永贞革新失败后,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谪居永州十年。残酷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未动摇他的政治理想,他关心民生疾苦的大爱情怀并未改变,勇敢地承担起作为地方官的职责,积极着手解决火灾多发,造成民众恐慌问题。唐宪宗元和七、八年(公元812、813年),永州火灾十分严重,“日夜数十发,少尚五六发”,都说是一种怪物造成的,这种怪物是一种能飞的鸟,一经出现就会发生火灾,以讹传讹,老百姓“讹言相惊”,人心惶惶,白天不敢烧饭,夜里不敢点烛,都爬到屋顶上左右张望,疲惫不堪。为了安定民心,柳宗元写了《逐毕方文》,并主持了一场驱逐怪鸟的宣传活动。
文中柳宗元根据《山海经》所载,明确指出这怪鸟“如鹤,一足,赤文,白喙,其名曰毕方。”并以朝廷命官的身份,假以皇帝的威严,写了《逐毕方文》,突显了统治者、领导机关的权威性。点明作乱的是毕方鸟,列举了毕方的罪状,给毕方下达了最后通牒,命令毕方速速离开,否则,就令人画图形去捉拿,捉到之后经过祈禳,将其碾碎。这些掌控局面的言语让普通老百姓感知到,怪鸟为害这种情况官府是完全掌握的,并且正在采取手段和措施加以治理,此举让百姓心安,为后面的配合火灾治理提供可能。柳宗元作为地方官,以火灾治理主体的身份适时出现,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性因素。
同时,柳宗元是唯物论者,毛泽东说:“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柳宗元的“天与人交相胜”的观点在当时“天人感应”学说盛行的中唐时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由此可见,柳宗元当然不会相信毕方能引起火灾,一纸《逐毕方文》就能驱逐毕方,但他充分认识到了治理火灾要统一领导、宣传引导,调动广大老百姓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各类治理主体的作用才能解决问题。
二、消防治理内容涉及面广,立足现有,着手行动,积极应对的态度能有效推动问题解决
态度是一种能够把对某物、某事的判断和思考引导到一定方向的心理准备,遇事能够积极应对的态度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柳宗元写作《逐毕方文》一文,充分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消防治理作为社会公共安全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现代消防治理,从内容上看,既包括制定法律法规、开展消防宣传、消防安全检查、整改火灾隐患、队伍能力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也要注重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建设、城乡规划等工作中同步推进,通过综合施策来完善公共消防安全治理。唐代消防治理理念虽没有现代完备,但消防治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在具体的治理工作中如何确定切入点、落脚点呢?柳宗元的《逐毕方文》是涉及永州地区的局地火灾治理问题,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防火制度落实情况、政治环境及老百姓的火灾观念等实际情况,作为处处受限制、处处受排挤歧视的地方官柳宗元,结合实际,从宣传引导民众入手解决火灾问题,虽不能根治问题,但他积极担责,以民为本,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找得很准,并付诸行动,没有因为条件的限制裹足不前,没有等待条件具备再去解决问题,而是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即对后世火灾治理的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柳宗元积极直面问题的态度也得到了世人的爱戴和敬仰。元和十年,当地人们为了纪念柳宗元,修建了柳子祠,在今天湖南永州市,现更名为柳子庙。
三、树立科学正确的火灾观是消防治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正确认识火灾,才能有效治理火灾。唐代人们虽然对天人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注意到自然规律的存在,但这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思想认识水平,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灾异思想仍然主导着当时百姓,乃至统治阶层的思想。元和七年的永州人民对夏多火灾,过三月乃止,次年又如之,不明原因,这里是否有季节的因素,当时人们没有科学的认识。相传为怪鸟所为,晨不爨,夜不烛,人咸无安处,以讹传讹,莫名惊恐。当时人们认为火灾是飞来飞去的怪鸟造成的,毕方最早在《山海经》中有记载:“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也有这样一段描述:“尔乃卒岁大傩,驱除群利。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万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发无臬。飞砾雨散,刚瘅必弊。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然后凌天池,绝飞梁,捎魑魅,斮獝狂,斩委蛇,脑方良。囚耕父于清泠,溺女魃于神潢。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八灵为之震慑,况鬾蜮与毕方。”当时人们认为,毕方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所以年终祭祀时要做法驱除。晋代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也认为毕方是引发火灾的导因:“毕方赤文,离精是炳,旱则高翔,鼓翼阳景,集乃流灾,火不炎上。”可见,毕方是凶兆,在汉代就与火灾扯上一定关系,并用做法事来驱逐,显然带有迷信色彩。去年,澳大利亚发生特大山火,人们发现有一种叫“啸鸢”的大鸟会纵火,为了览食,常常会叼起一根正在燃烧的树枝,丢到还没有燃烧的枯草丛中,导致这些地方燃起大火,便于它们捕食老鼠、小兔子、昆虫等。可见,在火灾发生后,如果出现利于捕食的情况,有的鸟可能会叼着正在燃烧的树枝去点火。那么,在元和七年左右的永州多火灾,是怪鸟作乱?是气候原因?还是其他……我们今天已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火灾缺乏正确科学的认识,火灾预防、火灾治理就无法有效开展。《逐毕方文》所涉及的火灾治理问题提示我们,树立正确的火灾观是消防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是首要问题,只有这个源头解决了,接下来的治理工作才能有序、有效。
四、加强消防宣传,注重舆论引导是提高消防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
消防宣传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影响人们消防意识形态的媒介,以提高人类消防安全意识并进一步掌握各类消防常识为目的的社会行为,只有人们安全认识提高了,并掌握足够多的消防知识,在社会公众事务中的消防治理才能事半功倍。
在自然科学尚不昌明的古代,尤其是唐代,在“天人感应”火灾观的影响下,又给火灾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火灾的多发性、偶然性和残酷性,常常令普通百姓產生深深的恐惧,就会产生很多忌讳,更加相信天意、上天遣告、劫火难逃、听天由命的迷信思想。永州元和七年夏多火灾,百姓晨不爨,夜不烛,皆列座屋上,左右视,惶恐不已。对火灾的发生缺乏认识,丧失了自救自赎能力。适时进行消防宣传,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全民参与,防治火灾,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人人为消防,人人懂消防,构建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是现代消防工作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防灾减灾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手段。柳宗元《逐毕方文》就是当时治理火灾宣传活动的重要文章,为与当地民众达成良好的沟通,柳宗元结合当地民风民俗和当时的政治、文化等因素,从消除老百姓对怪鸟的迷信和极端恐惧入手,安定民心。文章内容虽没有大力宣扬客观科学的火灾观,但将安定民心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视线已关注到火灾受众面。历史实践证明,加大社会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素质,让群众主动关注消防、了解消防、重视消防,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消防工作中来,唤醒民众自救自赎是一个最有效率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倪豪士.柳宗元的《逐毕方文》与西方类似物的比较研究[C]//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1992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
[2]王皓轩,王海娟,赵泓喆.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消防社会化[C]//2019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2019.
作者简介:
李醍(1974.9—),女,汉族,黑龙江富锦人,文学硕士,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消防文化研究。
唐魁,中国消防救援学院讲师。
张真毓,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