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路径护理联合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应用

2021-06-15 09:26:44祁静郑婵美李俊苗朱丽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协作直肠癌康复

祁静,郑婵美,李俊苗,朱丽丽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0 引言

结直肠癌即指发源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属于肠胃道系统常见恶性病变[1]。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方式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国内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高。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有效手段之一,但因手术存在一定创伤性,术后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住院时间增加[2]。因此,需施以有效干预。为验证快速康复路径护理结合多学科协作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实施价值,现对本院94例结直肠癌患者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4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47例。对照组:女19例,男28例;平均年龄(64.59±5.42)岁。观察组:女18例,男29例;平均年龄(64.62±5.46)岁。两组一般资料同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快速康复路径护理:①常规护理:根据医嘱及患者需要,施以疾病知识宣教、手术流程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手术切口护理等。②快速康复路径护理:入院1 d,向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列举近期治疗成功案例,告诉其手术疗效、安全性及医生资质。嘱咐家属多给予患者心理关怀,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入院后2 d,嘱咐患者多食富含营养食物,保持营养摄入均衡、充足,鼓励其多食新鲜水果与蔬菜,多次少量饮水,禁烟禁酒,保持作息规律。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其正确配合手术方法、有效咳嗽咳痰方法,引导其开展下肢功能训练。术前1 d,协助患者完成备皮、皮试等常规检查。术后12 h,指导患者选择平卧位,以减轻腹中脏器对切口的压力,12 h后换成低坡半卧位,以促使内脏下垂,便于骶前引流。术后1~3 d,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时更换其切口敷料,保证其切口干燥、整洁,并注意监测其体温变化,以预防感染。鼓励患者正确咳嗽咳痰,提醒其咳嗽时应尽快避免牵拉到切口。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告诉其早期下床活动对肠胃功能恢复的重要性。卧床期间,指导患者在病床上左右活动上身,每日3~4次。最后,待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后,嘱咐其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食物,并尽量避免产气食物。观察组于对照组干预条件下,施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组建多学科协作干预小组:由专科护士、临床主治医生、手术室护理、呼吸科护士、麻醉师、营养师、康复医师等共同组成多学科协作干预小组,由1名专科护士作为小组组长,负责调控组内成员及工作内容。专科护士主要负责接待患者、病情知识讲解、病情观察、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等,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对应手术方案,手术室护士负责术前探视、手术流程告知、手术陪同、术后相关时间告知等,呼吸科护士负责监督患者术后呼吸状况,预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等疾病风险,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麻醉师根据患者体质,选取相应麻醉方案及药物。营养师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需要,合理设计患者术前、术后饮食方案;康复医师指导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有效呼吸功能、下肢功能等训练,以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多学科协作干预小组组长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治疗情况,合理制定各小组成员干预时间及时长,并结合临床需要。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利用本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标准:十分满意:100~80分,满意:79~60分;不满意:<60分。护理总满意率=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n(%)]

1.4 统计学分析。在统计学软件SPSS 24.0版本中录入数据,计量/计数资料[(±s)/n(%)]施以t/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时间指标对比。观察组首次活动时间、排气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相关时间指标(±s,d)

表1 对比两组相关时间指标(±s,d)

?

2.2 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对比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国家癌症中心统计[5],2018年预估国内结直肠癌新发病例为37.63万例,死亡约19.10万例。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结直肠癌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将病变组织的切除,来防控癌组织转移,从而减缓或阻止其病情发展[6]。但该类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群,由于其年龄较高,加之手术侵入性操作,术后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影响其疾病恢复,增加其身心痛苦。因此,临床干预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

快速康复路径护理是在近年来护理学快速发展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新型干预方式,其有效结合了临床快速康复护理与路径护理优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专业性[3-4]。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路径通过术前病情相关知识告知、成功病例列举,缓解患者不安感及恐惧感;通过术前饮食干预,改善其体质,增强其手术耐受性;通过术前咳嗽咳痰、体位、下肢训练,便于患者良好进行手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术后病情观察、伤口护理、疼痛干预,提升患者舒适度,减轻其负面情绪;通过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通过饮食指导,提升其疾病抵抗能力[7]。多学科协作模式是通过多学科人员进行共同干预的一种护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合作性及全面性,对临床治疗质量保证有重要意义。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多学科协作模式通过专科护士、主治医师、营养师、手术室护理、呼吸护士等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可对患者实施系统化、专业性的干预活动,从而有效提升临床干预效果,改善患者生存现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机体较快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各项时间指标与对照组比,均明显较短,提示快速康复路径护理和多学科协作模式的联合运用能缩短患者机体恢复时间。观察组干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显著较低,可见以上干预方式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与对照组比,明显较高(P<0.05),说明上述干预方式可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路径护理结合多学科协作模式于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协作直肠癌康复
团结协作成功易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协作
读者(2017年14期)2017-06-27 12:27:06
协作
读写算(下)(2016年9期)2016-02-27 08:46:31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7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