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复合采空区三带划分与遗煤自燃区域判定研究

2021-06-15 09:07
2021年6期
关键词:漏风采空区煤层

范 丽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 煤峪口矿, 山西 大同 037041)

煤炭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基础能源之一,煤矿的安全生产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原煤产量长期位于世界首位,虽然国家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但短期内煤炭的主体消费地位不会改变。煤矿开采面临着煤层自燃的危险,据统计,我国有超过一半的重点矿井存在自然发火的危险,90%以上的矿井火灾来自于煤层自燃,因此,煤层自燃机理与防治技术相关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3]。煤层自燃过程极为复杂,但其本质上是煤层复合氧化生热,温度得不到有效释放,煤层产生的热量持续积累加剧了煤层氧化过程,直至达到煤层自燃着火点,从而出现自燃现象[4]。采空区遗煤自燃是矿井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放顶煤中,大量采空区的存在,加上采空区本身的复杂条件,极易出现自燃现象[5]。

1 工程概况

煤峪口矿14-2号煤层81004工作面平均煤层厚度2.2 m,采用综采方式开采,位于410盘区北部,南部为14-2号煤层81006工作面,北部为14-2号煤层81002采空区,西部为盘区巷道,东部为矿界煤柱与忻州窑矿,工作面上方为11-12号合并煤层81004采空区,11号、12号煤层采用综放一次采全高合并开采,平均采高8.2 m,与试验工作面层间距在0.8~2.5 m范围。在上覆煤层开采后,由于采用放顶煤开采,采空区存在大量遗煤,在下伏煤层开采时(14-2号煤层),上覆仅有0.8~2.5 m厚的岩层破碎坍塌、垮落,直接影响到下伏煤层的开采,下伏采空区沟通上覆采空区后,为上覆采空区遗煤补充了充足的氧气,加速了上覆采空区遗煤氧化,给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

2 近距离复合采空区三带划分

2.1 采空区遗煤、氧气浓度、漏风强度分布规律

1) 近距离复合采空区遗煤分布特征。复合采空区遗煤自燃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遗煤达到一定的厚度。14-2号煤81004工作面采用综采方式开采,采空区基本不留遗煤,而上覆11-12号煤层工作面采用放顶煤开采,煤层平均厚度8.2 m,割煤高度2.9 m,放煤高度5.3 m,回采巷道高3.2 m,综采回采率在0.95以上,顶煤回收率在0.65以上。根据现场具体条件,确定遗煤孔隙率以0.25计算,经计算回采巷道上覆遗煤厚度6.67 m,中部回采区域上覆遗煤厚度2.45 m,近距离复合采空区遗煤厚度如图1和图2所示。

图2 近距离复合采空区遗煤厚度分布截面

2) 近距离复合采空区氧气浓度分布规律。采用采空区埋管抽气方式测试采空区内部氧气浓度分布情况,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采空区进风侧和回风侧的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5给出了近距离复合采空区氧气浓度等值线图。如图所示,进风侧0~20 m范围内氧气浓度在20%左右,而回风侧将降低至12%以下,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两侧氧气浓度不断降低,距工作面50 m范围后,进回风侧采空区氧气浓度均低于4%,由图5可知,回风侧采空区的氧气浓度降低速度明显高于进风侧。

图3 进风侧氧气浓度变化曲线

图4 回风侧氧气浓度变化曲线

图5 近距离复合采空区氧气浓度等值线

3) 近距离复合采空区漏风强度分布规律。试验工作面回采形成近距离复合采空区,采空区内遗煤属于复杂多孔介质,在现场实际条件中,风速较小时,遗煤才会出现自燃现象,因此采空区漏风强度直接影响到遗煤自燃。目前常采用氧气浓度测试法来计算松散煤体的漏风强度,基于近距离复合采空区氧气浓度,可以计算得到近距离复合采空区的漏风强度。图6给出了近距离复合采空区漏风强度等值线图。

图6 近距离复合采空区漏风强度等值线

2.2 近距离复合采空区三带划分

1) 基于氧气浓度划分。以采空区氧气浓度作为指标划分三带时,氧气浓度在0%~8%范围,遗煤处于缺氧状态,属于窒息带;氧气浓度在8%~18%范围,遗煤处于供氧充分状态,散热效果欠佳,易出现遗煤复合氧化作用,属于自燃带;氧气浓度在18%以上,遗煤处于供氧充分状态,但其散热效果良好,属于散热带。基于此,可划分采空区三带,具体划分见表1。

表1 基于氧气浓度划分的复合采空区三带

2) 基于漏风强度划分。以采空区漏风强度作为指标划分三带时,漏风强度在0~0.167 cm/s范围,氧气浓度较低,属于窒息带,漏风强度在0.167~0.400 cm/s范围,散热效果欠佳,易出现遗煤复合氧化作用,属于自燃带,漏风强度在0.400 cm/s以上散热效果良好,属于散热带,基于此,可划分采空区三带,具体划分见表2。

表2 基于漏风强度划分的复合采空区三带

3) 基于氧气浓度和漏风强度划分。为更好地划分采空区三带,以氧气浓度和漏风强度作为两种指标综合划分,窒息带和自燃带划分时,以氧气浓度为主要指标,自燃带和散热带划分时,以漏风强度为主要指标,基于此,可划分采空区三带,具体划分见表3。

表3 复合采空区三带综合划分

3 遗煤自燃区域判定

松散煤体自燃需要足够的厚度、充足的供氧量和适宜的漏风强度。一定厚度的遗煤可积聚热量,充足的供氧量为煤体氧化提供养料。基于井下试验可得到,上覆采空区遗煤最短自然发火期为60 d,氧气浓度低于60 ℃的下限氧浓度时或漏风强度高于60 ℃的上限漏风强度时或遗煤厚度低于0.615 m,遗煤不会自燃现象,遗煤厚度为2.45 m时,对应的下限氧浓度和上限漏风强度分别为6.16%和0.15 cm/s,遗煤厚度为2.45 m时,对应的下限氧浓度和上限漏风强度分别为4.52%和0.31 cm/s。基于此,可判定遗煤自燃区域,如图7所示,进风侧采空区自燃带(氧化升温带)达到78.0 m,在距工作面92.0 m进入窒息带,回风侧采空区自燃带(氧化升温带)达到28.0 m,在距工作面48.0 m进入窒息带。

图7 近距离复合采空区漏风强度等值线

4 结 语

近距离复合采空区遗煤自燃是矿井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了采空区遗煤厚度、氧气浓度、漏风强度分布特征规律,分别以氧气浓度、漏风强度作为主要指标划分了近距离复合采空区三带,研究得到上覆采空区遗煤最短自然发火期为60 d,氧气浓度低于60 ℃的下限氧浓度时或漏风强度高于60 ℃的上限漏风强度时或遗煤厚度低于0.615 m,遗煤不会自燃现象,基于此,判定了近距离复合采空区遗煤自燃区域,丰富了采空区遗煤自燃机理与防治技术。

猜你喜欢
漏风采空区煤层
综采工作面漏风通道及漏风率测定技术
高等级公路采空区路基处理措施分析
露天矿地下采空区探测与综合整治技术研究
低渗高突煤层开采保护层的可行性研究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新旺煤业3号煤层蹬空开采可行性研究
敦德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后采空区的治理
漏风的小棉袄
地质构造对煤层厚度的影响分析
回转式空预器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