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走过了半生的年华,不乏众多的贵人助我一臂之力,让我从中悟到人生很多的处世之道,做人之本。当我成家立业后,岳母在影响着整个家庭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丈母娘也是娘,岳母也是妈。在我的异乡生活中,岳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弥补了我久违的母爱。我庆幸而立之年遇到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长辈,让我的世界充满着关爱。
提起岳母,省农行上辈人无人不晓,众口皆碑。她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有着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对待本职工作高标准、严要求,靠着满腔的工作热忱,赢得了上级的认可;她团结同志,关心下属无微不至,把同事当成自己的亲人,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她以长者的风范关爱大家庭,竭尽全力传承发扬着和睦相处的家风,在大家族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她注重细节,事无巨细地用心做好每一件事,靠人格魅力感染他人,拥有了众多的知己。
岳母那么多的优点和高贵品质,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年轻时的岳母把最好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她热爱的事业,年轻时照片上的她美丽端庄,眉宇之间透露着非凡的气质。岳母经常抚摸着她年轻时的工作照,陷入对美好年华的回忆中。她和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给公家干活一定要不讲价钱,只要是公家交代的事情,一定要高标准地完成好。
一九五八年岳母参加工作时,她还是金融行业的门外汉。她向别人虚心请教,加班加點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很快适应了本职工作,成为首批入党积极分子。那些年,单位组织大炼钢铁、省博物馆建设施工,岳母总是身先士卒,积极上交请战书,和男同志一样不分昼夜苦干,书写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传奇。正是靠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岳母由一名普通的职员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四十多年的工作生涯,担任领导的岳母从没有任何优越感,始终一如既往地团结同志,专心本职。工作的时光是岳母最快乐的岁月,岳母加入了党组织后,时时想在别人前面,处处干在别人前面,所负责的办公室、人事和工会一直是部门免检单位。岳母说:工作上高标准,做人上低要求。由于岳母工作成绩突出,单位领导拟定以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提升她的工资待遇,但岳母婉言谢绝,多年来一直和同级职工同酬,没有向上级提过要求。她接连荣获了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先进党务工作者等优秀称号,多次光荣地参加了省、市先进表彰会,成为省金融行业的佼佼者。至今,她的“百宝箱”里,依然整齐地放着各种证书、奖状和先进代表证章,成为流金岁月的永恒见证。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成为教育子女活生生的教材,激励着子女们扎实干好本职工作。
岳母工作中有她的原则。她经常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作为党员要弘扬正气。岳母和我经常说起她的一桩陈年旧事,使我感触颇深。在她担任了人事科长,任党支部成员期间,她的同事王阿姨工作勤勤恳恳,一直表现突出,被列入了党员发展考察对象。到了党员发展前期,王阿姨连续多日加班疲劳过度,临时请了两天年休假。谁知支部研究吸收党员时,有些支部委员以工作关键期无故请假为由提出了反对意见。王阿姨的工作业绩大家有目共睹,为了公平公正,岳母分别找到了书记和其他支委陈述事实,讲清利害,最终靠坚持原则说服了大家,也赢得了支部成员的信任,化解了大家认识上的分歧。王阿姨名正言顺地加入了党组织,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
吃亏是福,付出常乐。岳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岳母以前的大家庭中,她是家中的长女,有着大家闺秀的风范。岳母的下面有两个妹妹、三个弟弟,至今组成的六个家庭几十年一直和睦相处。在岳母的村庄,岳母的上辈人深为父老乡亲景仰,他们留下的家风家道一直广为村民们称道。一家人都恪守传扬着老一辈留下的忠厚朴实和睦的家风,岳母更是家风忠实的继承者和维护者。
长女比母,岳母为她的妹妹、弟弟们的付出较大,所以她在整个家族中的地位很高。岳母年轻时放弃了学业,过早地担负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她不是因为家里贫穷上不起学,而是因为子女太多需要有人付出。岳母从早早参加工作那一天起,总是将微薄的工资拿出赡养老人、接济家人。她勤俭节约,自己留下了很少的生活费艰难度日。岳母却毫无怨言,直到弟弟、妹妹长大成人。在老大姐的影响下,家族中每人都和岳母一样对外一个声音维护着家族的声望,维护着岳母的威信。平时大家常来常往,互通有无,一大家子相处得其乐融融。岳母在自己的家庭中也豁达开朗,大度让人,她和岳父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他们携手走过了近五十年春秋,没有过多的纷争,营造了和谐的家庭氛围。年轻时,工作上岳母是领导,生活上她是仆人。岳母和岳父是双职工,平时工作忙,很少照顾年幼的子女。只要岳母一有时间回家,她立即转换角色承担了所有的家务,用实际付出来弥补照顾家庭的不足。
如今,岳母老了,但她退休之后仍然保持着平易近人、与人为善的品质。她常说:平时给人一粒米,落难就会收获一袋粮。多行善事,老天爷也会看得见。退了休的岳母总是闲不下来,一天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对待家人,岳母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她在多年身体亚健康的情况下,照顾大了两个外孙,让曾经从军的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没有了后顾之忧。生活中我和爱人遇到烦恼,她积极开导,悉心帮我们解忧;工作中遇到挫折,她靠着曾经的经验给我搞好传帮带;家庭中偶遇困难,她更是鼎力相助,不讲条件。岳母以强大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我的尊敬,和她在一起交流总是受益匪浅。对待外人,岳母也是关心备至。她的老同事、老领导至今仍然和她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电话不断。她参加社交活动总能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结交了许多和她一样热心肠的朋友。
一生遇贵人,终身永受益。岳母朴素的处世哲学是我学不完的精神财富。在她古稀之年,衷心祝她健康长寿,这是我和爱人最大的心愿。
作者简介:陈德胜,天津静海人,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石家庄作协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理事,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 刘冬杨)743190F6-F154-4968-B508-52EFF83E2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