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辉 徐伟巍 杨娟 杨文辉
摘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将课堂时间一半留给老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的教学理念,因其方便易行的特点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就“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特点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2-0069-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1.02.010
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也是当前课堂教学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呼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重塑高等教育的目标,适应新生代学生的身心特点,保持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要考虑的几个基本问题[1]。而如何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如何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如新冠肺炎疫情)等,则使得高校课堂教学改革须具有前瞻性与危机感[2]。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课堂趣味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主要目的的多种教学模式应时而起,如幕课、翻转课堂、BOPPPS、微课、“互联网+”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十分新颖,迅速在理论与实践领域广为人知[3]。特别是“慕课”教学模式的出现及流行,引发了人们教育理念的变革,并使得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以及教学评价发生了诸多改变。但诸如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并没有带来期望中的教育的根本性变革[4]。同样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以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为主的高校教师群体的拓展下,逐渐发展起来,很快成为大中专院校、中等学校课堂教学中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
一、什么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与近几年来逐步形成并推广的其他教学模式一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首先是源于当前高等学校规模急速扩张后造成的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现实困境,即如何在师生比未优化、科研而非教学导向的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其次是网络普及化所造成的高校学生的“厌学”现象,知识获得的便利性与多样化以及多媒体娱乐的特性大大冲击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让学生将注意力转向课堂成了教学的首要任务。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讲授法与讨论法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将课堂时间明确划分为二等分,一半留给老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6]。实质上,它整合了讲授和讨论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并在讲授(present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中的内化(assimilation)环节,使学生对讲授内容吸收以后,有准备地参与到讨论当中去[7]。
借助这种教学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亮考帮”作业模式和“对分易”教学平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需求得以满足,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教师得以从繁重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4,8],达到均衡“教”“学”权重,变革“教”“学”关系,让学习真实发生,将知识教育推进到能力教育的目的[9]。当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大量应用,而且促生了对分课堂教改研究的热潮,根据王飞的统计,截至2019年8月,中国知网刊载的以“对分课堂”为关键词的论文达到793篇[10]。
为考察“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首先在中国知网选择高级检索,输入篇名“对分课堂”与摘要“效果”,其次在结果中选择“高等教育”进行2次检索。截至2020年7月,得到389篇文章(下载374篇,15篇因为版权问题无法查阅)。最后,按照学科门类、学生类别、实践模式、教学效果评价方式进行分类。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特点
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学科多样性
对374篇文献中所涉课程按学科进行归类,可以发现,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校课程涵盖了法律、理工、医学、管理、教育等13类学科。其中,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最多的课程依次为理工类课程、医学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合计占所有课程的76%。教育学类、经济学类和艺术学类课程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比例相对较小,合计占所有课程的15%。
2.学生专业呈现出不均衡性
以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课程中学生的专业分类,可以发现:136篇论文中的学生专业为理工类,占36%;99篇为医学类,占26%。二者合计占总数的62%。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专业学生占比最少,见图1。
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随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应用,新的“对分+”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但传统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仍是主体。对所有文章按照其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归类后,发现340篇文章采用传统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34篇文章报告了“对分+”教学模式,如BOPPPS+对分、CBL+对分、案例教学+对分、传统+对分、翻转课堂+对分、合作学习+对分等,如图2所示。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首先,查阅所有文章后发现,374篇文章中均有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的表述,且均是正面积极的评价,按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类。
定性研究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分析方式以归纳为主,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視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及其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通过证伪法和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11]。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发现,有关“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效果的研究,大部分是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的,即论文作者作为实践者,参与了对分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平时观察和对学生的访谈、作业反馈与成绩等得出经验性的结论。
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预定的假设[11]。经过梳理发现,共有64篇论文(占比17%)进行了量化分析,其中属于医学类课程的有36篇,公共课程6篇(公共课程包括大学英语、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药学类课程4篇,理工类课程4篇,教育学类课程4篇,管理学类课程3篇,文学类课程3篇,其他选修课程3篇,经济学类课程1篇。进一步分析发现,采用自行编制问卷进行调查,然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是最常用的研究模式,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师生互动、学习兴趣等是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
综合来看,无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结论较为一致,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强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第二,减轻了教师负担,实现了教师角色转型;第三,增加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第四,提升了考评准确度,更加关注学生学习需求;第五,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
作为本土兴起并得以实践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随着实践的深入,有关“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理分析也不断出现,特别是以“对分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改革模式为基础的新的教改尝试的不断涌现,有助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有如下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科适用性问题
根据上文分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理工类和医学类课程中广泛应用,但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的实践则相对较少。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点:第一,相比于人文社科類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开设的理工类、医学类课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低,考试成绩差,教学效果总体较差,进行教学改革的需求更为强烈。第二,理工类与医学类课程的性质及相关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能更加适合,采用该模式将讲授内容压缩,留出课堂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并通过“亮考帮”的作业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吸收相关知识点,这可能是当前大量理工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材料力学、有机化学、环境工程、计算机编程课程等选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最重要的原因[12]。在诸多人文社科类课程中,教师的讲授对于学生开拓视野、发散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讲授时间缩短,学生的讨论能否达到课程学习所需要的深度、广度值得商榷。
2.“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问题
毋庸置疑,“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确实为高校教学改革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其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仍待进一步优化。就目前来看,大部分有关对分教学效果的评价为教师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小部分的定量研究主要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以学生的反馈结果作为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实际上,影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因素包括了教学内容(如理论性的强弱、实践的比例等)、教师经验(如课堂驾驭能力、对学生讨论的评价与引导能力等)、学生特点(如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班级氛围等)等[13],在未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学效果评价,缺乏科学性与客观性。
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网络化问题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以及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校际之间通过学分互认进行网络课程互选已成大趋势,网课将成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助推了网络课程的迅速普及[14]。在此背景下,采用线上“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自主交流讨论的方式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线上网络教室尚无法支持多个小组同时在线讨论,学生切换到其他平台进行小组讨论耗时耗力,难以统一管理,影响课程的正常进度;其次,因网络教学过程中很难及时观察到学生状况,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学生玩手机现象普遍,学习效果较正常上课差。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教师压缩讲授时间,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
4.“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
鉴于其简便、灵活、容易操作的特点,在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有更广泛的运用。但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学科适用性、评价科学性以及如何网络化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未来“对分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充分理解“对分+”模式的理论内涵与实际意义,探索以对分为基本理念的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综合教学模式[15],当前已有类似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展开,如对分+PLB,对分+翻转等[16-18];其次,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内,课堂时间是“对分”还是可以“四六分”或“三七分”,以适应人文社科类具体课程的实际需要,实验课、实训课、体育课、实操课等课程能否进行“对分课堂”教学,也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再次,未来应采用标准化问卷,结合访谈法分别考察课程学习开始阶段、中期阶段以及结课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氛围、学习成绩等,考察包括“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在内的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差异,从而客观、准确地得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同高校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效果;最后,如何在网课中开展“对分课堂”教学,未来不仅需要网络课程技术的研发,还需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洪成文,李立国,等.新时代高等教育研究的取向及路径(笔谈)[J].教育科学,2019, 35(6):1-13.
[2]董立平.大疫之下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20(3):117-119.
[3]李强,任胜洪.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议题及演进趋向——基于近三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分析[J].教学研究,2020,43(2):32-40.
[4]马陆艳,张学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讲授”的特点[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0):75-76.
[5]马廷奇.高等教育改革模式及其实践:内涵、困境与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4):3-11.
[6]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7]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4-5.
[8]权彦,田咏华,吴鹏飞,等.对分课堂—— 一场划时代意义的教学改革[J].科技风,2019(15):21-27.
[9]陈瑞丰,张学新.“学堂”or“教堂”——用对分课堂破解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的困境[J].上海教育科研,2019(12):59-64.
[10]王飞.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0):61-62.
[11]欧群慧.走向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5):28-31.
[12]林征,刘双,胡志坚.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9,36(1):154-155.
[13]杜艷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16-118.
[14]赵继,谢寅波.疫情倒逼寻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突破口[J].中国高等教育,2020(6):22-24.
[15]惠晶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2):150-152.
[16]郭艳侠,梁珣,张敏.翻转课堂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0,35(15):72-74.
[17]张晓丽,朱贵富,梁波,等.融合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的智慧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0(6):147-151.
[18]刘杰.基于PBL的对分课堂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9):174-176.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Bisection Class” in In-Class Teach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ENG Yonghui, XU Weiwei, YANG Juan, YANG Wenhu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China, 410081)
Abstract:
The “bisection class” teaching mode advocates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that half of the in-class time is reserved for teachers delivery, and the other half for students discussion. This mode is convenient and applicable, so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clas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moderately good effect.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teaching mode in the in-class teach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ies on the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it.
Key words:
bisection class;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责任编辑: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