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当今世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时代变革风起云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繁荣,需依赖于社会的普遍性进步,即人民群众的全面性发展与提高。而这归根结底,需要落实于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育成为我国优先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已然进入大变革阶段,积极因应时代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即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是教育的应有关注与迫切需要。
理论源于实践,相应地,实践的深入亦受助于理论的创新和变革。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深度关注我国当下教育的现实生态,并深入探查、研究当下教育的实践经验,构建符合时代性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当是我国教育教学研究的首要选择和必然路径。《教育的时代性镜像——近年教育文艺作品评价》[1]一书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深入勘察文艺视域中的教育现实投影,积极寻求我国教育发展的可然途径和发展可能,试图为我们展现教育未来发展的理想蓝图。
一、风从何处起?——教育的初心与自觉
诚如《教育的时代性镜像》中的“序言”所指出的,“教书育人是一項具有圣洁色彩的工作,它事关立德树人这一时代性教育的根本任务。”[2]教育的“初心”是立德树人,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都应该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以此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现实的面貌是,不少教育教学者迷失于教育的工作性日常中,失去了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确认。教学更多时候呈现为庸常的知识的灌输与讲授。与之相应的是,部分教育研究者亦屈从于对教学技能和经验的总结归纳,将教育平面化肤浅化地阐释为某种可复制粘贴的“奇淫巧术”。我们认识到,痴迷于技术而忘乎理念的问题的出现在根本上是源于教育实践者、教育研究者对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忽视和遗弃。而《教育的时代性镜像》一书,则始终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驱动和支撑,并致力于理念探索和实践以寻求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这种对教育初心的保持和自觉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密切关注我国教育生态并积极反思。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文学作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必然地要描写人民生活中备受关注的教育现状、教育生态。因此,集结教育类小说或影视作品,并以此作为审视和批判的对象,是十分有助于文学研究者以文学的方式进行教育研究的。正是依循这一路径,《教育的时代性镜像》充分地注意到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研究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如第一章“当代教育生态概说及其反思”中,我们可以管窥式地看到教育中教育环境的功利化趋势、教育本位的丢失乃至教育的某些异化现象……显然,我国教育生态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既源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重工具轻人文”思路的固有缺陷,也根系于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本身的匮乏——未能寻得先进的适宜本土国情的教育理念作为参照和引导。因此,充分地联系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深入探析我国教育生态,是教育研究的基础。
其二,深入关注我国教育问题并寻求解决。教育之发展,首先体现在对原有教育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如书名所示,《教育的时代性镜像》所试图呈现的正是我国教育生态中尤为关键的、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如《教育异化的挚诚书写及其批判——俞莉的中篇小说<潮湿的春天>解读》一文中对教育的“流水化”趋向的批判——教育沦落为职业技术的附庸,教育被等同于应试教育,教育陷入功利主义的漩涡。尤为难得的是,此书不拘泥于对教育的普泛化关注,而是更多维度或多方位地展现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多种样式。如第五章“多样态时代教育的艺术呈现”直面我国乡村教育、特殊教育、留守儿童等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国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和主要问题正在于由于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城乡间教育不公平状况。以教育之留守作为一大关注点,表明编著者对我国教育生态的深度理解和把握。对我国教育生态中存在弊病的细致把握彰显出此书充分的问题意识,而寻求问题解决的趋向则表现出教育教学研究中难能可贵的探索精神。这体现于对国外教育经验和理念的借鉴学习。为此,书中特设“‘他者彰显中的教育镜鉴”一章,以探讨和研究世界版图下合理的有益的教育经验和理念,包容式地为读者展现了“他者”教育中的光彩,更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教育发展与世界教育发展嫁接了沟通桥梁和互动渠道,有助于推动本土教育研究视野、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国际化与先进性。
其三,努力构建先进教学理念并联系实践。无论是对教育生态的密切关注还是对我国教育问题的深度考察,根本上还落实于对先进的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教育理念的构建。可以说,《教育的时代性镜像》一书的特色便在于对理念的执着探索,并且深根于实践的土壤。具体而言,这表现为书中所热烈吁求的人的根本性成长与发展的可能。如第二章“教育观念的文艺阐释与批判”中寻求对教育理念的批判性阐发,显明地表现出著作者的理念创新意识及其追求。而更宏观地讲,《教育的时代性镜像》的编写本身就旗帜鲜明地标示出理论构建与具体践行的双向特征。它作为多年文艺作品评价的集结出版物,趋向于对生命教育、德性教育的确认,并且以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视角和批评作为切入点,既发扬了理论的统筹性,又表现出深度的实践性。
二、路走向何方?——教育的生命本质
教育为何与教育何为?这显然是教育实践者与教育研究者首先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对此,有学者进行了整体式的预设和规划: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完整的人,其次才能培养有用的人,而其终极目的应该是培养自由发展的人。[3]“完整的人”意味着人的全面性、综合性,换而言之,是对当下教育生态中人的片面性发展的修缮和调整。基于此,人的作用才能积极呼应现代社会价值观,人的价值才有可能走向积极向度。也即是说,人的有用表现于积极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实现。在这两者的前提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便有迹可循。教育之何为在这样的整体性原则下无疑有了强大力量和明晰方向,即让人努力成为其想成为且应该成为的人。而有了这样的一种基础性、原则性的确认,我们的教育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便能予以具体而切实的呈现。
《教育的时代性镜像》为此给予的答复和回应是明朗而合理的——落实于回归生命本质的文学教育、德性教育、灵魂教育。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是培养全面自由的人的终极旨归,其根本的落脚点还在于人的培养,也即是说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而人的培育必然地要依循人的培养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符合人的内在本质和特性。而当下我国教育现状中诸多现象表明,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思想侵入教育生态而导致教育出现了人才培养的片面倾向。《教育的时代性镜像》一书聚焦于对我国教育生态的描摹以及对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揭示,表现的正是著作者对教育的忧虑和反思以及其为重新寻求和确认教育的必要方向的努力。而其落脚点便是,以文学教育入手,深度挖掘和开拓文学教育空间,返归教育的生命本质,促进人的精神与心灵世界的丰富、涌动、敞亮与澄明。
“人”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之实现在于塑造生命,促成人这一生命体的成长与发展。这便意味着,教育应当正视人的生命本质,要尊重生命、认识生命、体验生命,要以生命沟通生命,以生命带动生命。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不断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4]而文学作为生命评价的形式,其本身便关注生命,以生命的成长与发展为最高追求。可以说,文学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维度。从根本上讲,真正的文学教育必然以生命关注为起点,并且要求以鲜活的生命意味引导并促使身处时代境遇中的个体感受生命、体验生命,认识生命的现实境遇与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为生命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汲取力量,从而实现生命的绽放与发扬。换句话说,受教育者在文学教育中通过对生命之本质的感悟与认识,反思自身生命的不足,获得生命的变化和敞亮。并且,这种生命的发展是关乎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的,是自内而外的根本性变化。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精神分析学”,其核心指向人的精神世界。而文学教育的根本价值正在于“精神立人”,其强调对人的精神的救赎与构造,要求对人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使得个体获得德性的养成、灵魂的塑造。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学教育必然要走向教育的生命本质,也就是说,教育的真正实现离不开对文学教育的内在精神的确认和挖掘。
可以看到,《教育的时代性镜像》整本书的编排逻辑是明晰的:第一章(“当代教育生态概说及其反思”)指向对我国教育现实状况的分析,而第二章(“教育观念的文艺阐释与批判”)则致力于文艺作品中教育观念的探讨,这两章便为著作者的理论构建创设了现实条件和理论条件。而到第三章(“生命书写与教育的灵魂塑造”)则直接清晰地确立了“以生命本质为导向”的基本教育理论观点,后续第四章(“‘他者彰显中的教育镜鉴”)将西方教育理论观念作为吸收借鉴的养料来源,第五、六章更多聚焦于对我国教育生态中的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对教育未来的展望。这也就表明,《教育的时代性镜像》一书是深谙文学教育的生命维度的,其核心理论的营构正建基于对教育之生命本质的确认。这也正如著作者在“序言”中所指出的,“语文教育的最高阶段是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理想形态是生命教育”。[5]这种“生命教育”的确认并非是狭义上的对人的身心发展、生命健康的关注,而是更为广义上的指向人的生命存在、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确立,它关乎人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德性教育,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
三、花何以壮丽?——教育的公共关怀
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已然明朗,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又该如何落地与推进?这显然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问题。关于教育的理念从不匮乏,但众多“雷声大雨点小”的教育实践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现实——教育者的溃败缘于其自身理念的坍塌,源于其公共关怀的遗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教育的时代性镜像》一书特别强调,教育者需要“笃实其教学育人立场,确立明确的公共情怀、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做一个万家灯火的积极的关注者,做一个某种意义上如同……亨利·A.吉鲁教授所称谓的与时俱进的批判性的公共知识分子。”[6]换而言之,教育者在凝练自身教育理论,催促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同时,更要确立当代知识分子所应有的公共情怀。从现实层面讲,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等思维进入教育领域,首先冲击的便是教育者。没有明确的公共关怀、公共理性与公共精神作为护持,教育者极易动摇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容易走向教育的“歧途”。而从根本上讲,教育的生命本质的确认本身就蕴含着对公共关怀的呼唤和强调。关乎生命的教育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追求,要求促成受教育者内在德性的养成,内在精神世界的丰盈。而德性的基本体现,显示为教育者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以及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共关怀是教育现实所寻求的精神,也是生命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
在《儒家思想传统与公共知识分子——兼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与专业性》一文中,陈来先生指出:“所谓公共知识分子,是指知识分子在自己的专业活动之外,同时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公众活动之中,或者以其专业知识为背景参与公众活动。这些公众活动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而这种运用和参与是以利用现代大众媒介等公共途径发表文字和言论为主要方式。无疑,公共知识分子的观念的提出,是要强调专业化的知识分子在以学术为志业的同时不忘致力于对于公共问题的思考和对解决公共问题的参与。”[7]显然,现代知识分子理应铸造公共精神与公共理性,积极介入公共生活。我国是教育大国,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教育教学实践者和教育教学研究者作为面向教育群体的“点灯人”,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主要出力者和推动者,理应确立积极参与社会公众生活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实际上,明确确立公共关怀意识并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也是當代社会发展为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瞬息万变,教育的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甚至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就要求教育者要密切关注社会变化,积极参与公共社会生活,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变革教育教学实践。唯此,教育才不会被割裂于社会生活之外,脱离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也只有这样,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才能真正对人的发展进行深度思考,才能真正将人的长远发展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追求。如是,我们的教育者才能够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公民教育,确立符合社会主义文化规范的价值选择和身份认同,自觉把握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关系。
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狭隘的范畴,教育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活。教育者要积极思考教育与公共生活的关系,努力开拓和深化教育的公共空间,为积极的介入生活和批判生活提供可能。《教育的时代性镜像》不仅仅是一本中国教育生态读本,更是一本熔铸了现代公共理性精神的教育生态批评读本。它将反映中国教育现状、中国教育问题的文艺作品集结起来,激扬文字,交融精神,震颤生命,使得众多的教育生态问题展示于眼前,更要求我们以反思和批判的眼光予以审度。它凝练生命教育理念,吁请公共关怀的回归,以寻求教育“万家灯火式”的蓝图。不可回避的是,中国的教育生态已然备受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现代性弊病的冲击,诸种不良的教育问题也确然存在,但教育教学实践者不应丧失教育理想,而应以积极面貌予以现实关注并寻求问题解决的可能。而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关注,受教育者的公共理性精神以及批判意识也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教育的希望也正衍生并传承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这种介入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之中。也许正如著作者在第六章(“教育的守望及其发展的可能”)的“导语”中所指明的——“教育的当代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联动中推进。”[8]这样,生命个体便能在自觉构造生命世界之时,关涉到外界的广阔天地和无穷远方,叩问时代的价值与意义,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充满生命韵致的人。
注释:
[1]詹艾斌等:《教育的时代性镜像——近年教育文艺作品评价》,科学出版社,2019年。
[2][5][6][8]詹艾斌等:《教育的时代性镜像——近年教育文艺作品评价》,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页,第3页,第6页,第134页。
[3]陈家兴:《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人民网,2010年7月29日,http://opinion.people. com.cn/GB/12280160.html。
[4]张艳:《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江苏教育》,2014年第11期,第75页。
[7]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