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遇到很多人,有同学,有同事,有客户,但随着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有些人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大部分人渐渐地联系少了,直到彻底不联系。这似乎是生活的必然。所以,有人说,聪明人都不喜欢社交,因为他们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
但很多年轻人则非常主动地去社交,渴望认识新朋友,尤其是自己领域的前辈或名人,以期能够有所学习,多了解些信息,甚至寻找机会。这并没有错,问题是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如何正确地去社交。
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一个人在一生中,同时交往的朋友数量极限,大概是10个、30个和60个。
所谓“10个”,就是当你陷入困境、急需用钱时,把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算上,愿意借钱给你的不会超过10个人。这些人是你真正的朋友,是你的安全底线。“30个”,就是时不时会联系的朋友。比如你大学毕业以后,还有事没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的同学。“60个”,就是关系最淡的朋友。比如你因为某件事认识了某个人,你们互相交换了名片,聊过一两次,但没什么事就不再联系的人。
也就是说,“朋友”这个概念再宽泛,能同时交往的也不会超过100个。其中,前10个人是最稳定的,后60个人是流动的。
那么,你应该怎样维护和这些朋友的关系呢?
有个词叫做“人走茶凉”。我觉得对那60个人来说,人走茶凉是对的。人走了茶还不凉,那这桌子上的茶就太多了,你也招呼不过来。而且为了不让茶凉,双方都挺刻意,你很累,对方也很累。
但是,对待最亲密的10个人,即便没茶,你也要热;剩下的30个人,没必要每天都热着,最好是人走了,就把他的茶收起来,时不时地热一下。
这100个朋友,会分成很多类型,比如指路型、默契型、倾听型、互助型等。选择交往什么类型的朋友,和一个人的年龄阶段有关。
如果是个初出茅庐、没有什么社会阅历的年轻人,指路型的朋友适合他;如果是想合作成就一番事业的,默契型的朋友肯定是首选;如果表达欲望强烈,希望找人分担自己的苦楚,那么就需要倾听型的朋友;如果是价值观成熟、事业稳定的人,则会选择互助型的朋友。
我在工作与生活中,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交往都很多,但互助型朋友更多些,我們会一起做事,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有些人或许是成功了,但他不够尊重人,不够坦诚,不够谦虚。如果他用这种态度对待朋友,用这种态度去处理大事,那这很可能会成为他未来失败的原因。而一个人是不是真诚、谦虚,其实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有个“病根”:好学先进,喜欢到处给成功的人写信。刚刚开始折腾的时候,我就到北京四处向当时比较成功的人“取经”。有的人虽然同意见面,但是安排在一个大办公室里聊天,我们两个人的沙发隔着20多米,而且他一上来就教育我,我觉得很不被尊重。还有人把我们搁在小房间里,让我们等了40多分钟,最后说了几句话就把我们打发走了。这些人都没法成为朋友。
有很多人喜欢出去社交,想多认识些人,尤其是名人,动不动开口就说认识谁谁谁。但其实,如果你的实力跟他们不在同一水平上,认识他们,也仅仅停留在认识上,很多只是点头之交,无法形成一个真正有效的朋友关系。
除了亲属、同学,朋友关系大多是基于合作,出于互助目的。如果只是一方有求于另一方,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和回馈,则不能长久。所以,真正决定你朋友圈质量的,是你自己的实力。
现在的快节奏生活,我们越长大,就越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基于感情的交流而成为朋友。利来而聚,利尽则散,想来就很冷漠。
大多数人年轻的时候都急于融进比自己现阶段更“高大上”的圈子里,结识朋友,但这往往都是徒劳,白白浪费大好时光。聪明的人往往社交并不广泛,与其广撒网,不如把精力集中在维护好有限的朋友上,这才更有效。
(胡世民荐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启迪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