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应对新的竞争时代

2021-06-11 09:34谭保罗
党员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印尼越南制造业

谭保罗

2020年,中國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用“全球一枝独秀”来形容,毫不为过。国家治理的出色,中国人民的坚韧,使得中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一流。

2021年全国两会向全球经济传递出积极信号,但是,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果全球经济在未来数月或数年内步入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的“伙伴”和“对手”都将加速重启,全球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终结日”还不确定,但越来越可以期待。所有人都必须未雨绸缪。

坚韧的“一枝独秀”

2020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3%,并首次突破百万亿元人民币大关。2021年3月5日,中国正式宣布将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劲和后劲,不容置疑。对比其他经济体,更能说明问题。美国和欧盟两大经济发动机,不出意外地遭受重创。2020年,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实际GDP下滑了3.5%。欧盟表现也一般,GDP同比下降6.4%。

疫情防控相对成功的发达国家日本,也遭受了大幅的下滑,其GDP下降4.8%。疫情之下也不忘“脱欧”的英国,2020年GDP降幅为9.9%,是该国30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

2020年,全球GDP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唯有中国实现了正增长。

分析中国的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显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使得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率先重启。另一个原因也不能忽略:中国之外,很多后发国家和经济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中国的企业抓住了这个机遇。

山东潍坊的潍柴集团一号工厂总装车间,工人们在流水线上装配发动机。郭绪雷/新华社

在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武汉江岸支行贷款资金支持下,武汉市一家医用物资生产企业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周琳《/ 经济日报》

疫情暴发后,发达国家的防控明显要好于多数后发国家。由于特朗普政府的人为因素,美国的防控并不成功。

新冠肺炎疫情无疑给后发经济体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停工问题十分突出。以印度为例,其政府在2020年3月就宣布全国封城3周,以防止疫情蔓延,但这一举措的效果并不明显。

在东南亚,情况也不容乐观。以东南亚第一人口大国印尼为例,根据2021年3月的数据,印尼全国失业人数接近1000万,其总人口约2.6亿,劳动力人口约为1.3亿,这个失业人口的比例不可谓不高。显而易见,该国经济因疫情出现了严重的萎缩和下滑。

从某种程度上讲,印度、印尼等主要劳动力大国深受疫情之苦,客观上让出了全球制造业的一部分供给份额,而灵活而坚韧的中国企业家们果断地抓住了机会。无论从宏观的出口数据,还是微观的骨干出口企业的表现来看,中国制造的逆势之态都很明显。

应对新的竞争

为何要说印度和印尼?因为这两个国家,再加上越南,最可能成为中国制造未来的对手。和印度、印尼相比,历史传统和治理文化上和中国更加接近的越南,更需要关注。

2020年,越南的GDP同比增长了2.91%,成为世界上少数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之一。不过,越南的经济总量这几年差不多稳定在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水平,对中国制造暂时还无法产生成规模的替代效应。

但越南的进出口依然不可小觑。2020年,越南进出口总额约为5439亿美元,同比增长5.1%。从出口对象看,美国是越南制造的第一大市场,全年对美出口额达764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其次是中国,出口额为485亿美元,增长17.1%。

总之,疫情之后,所有人都将面临新的竞争格局,尤其是随着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一些深受疫情折磨的发达经济体可能恢复过来,从而改变产业链的配置格局。对中国制造来说,肯定存在竞争压力加大的可能性。比如,印度、印尼以及墨西哥等人力大国的大规模复工,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的产业链配置。

但对中国来说,有利局面也很明显。首先,疫情的暴发让全世界的投资者都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特别是中国对全球产业链的把控能力。

2020年,中国利用外资逆势增长4.5%,引资规模和全球占比都创历史新高,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作为全球经济的两大“火车头”之一,中国经济不但会受惠于全球的复苏,同时也会不断为全球经济新的启动带来强大的“中国动力”。

意在长远的智慧

中国显然已经做好了应对疫情结束之后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变动的准备。无论从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未雨绸缪的远见和智慧。在关于经济建设的表述中,“创新”一直都是一个主题词。

政府工作报告对创新的表述有两个地方值得关注。一是提到了一项支持创新的具体措施,即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这个提法看起来很小众,也很专业,但非常关键。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更重要的是指向了制造业。为什么?

如果放到国际产业竞争的视野之下,理解这个问题会豁然开朗。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印度、印尼、越南和墨西哥等后发经济体在疫情结束之后,会对中国制造形成一种替代效应。这种担心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日本也曾经是制造业大国,在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在很多环节替代了日本,但没有对日本的国际产业地位造成根本性冲击。因为日本制造业快速完成了产业升级,成为产业链上游的“高端势力”,而“亚洲四小龙”只是替代了中低端部分而已。

同样,中国也看到了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走高,在制造业的部分环节,产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无法避免。这个局面是否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大的冲击,关键是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有多快,是否能像日本那样实现高端化。因此,鼓励制造业加快研发,无疑成为了一种共识,而小小的研发加计扣除措施,便是一个截面。

此外,注册制同样被提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如果说用研发加计扣除支持制造业技术改良,是避免产业“掉链子”问题,那么,通过资本市场支持芯片等领域的原创式研发,则可以说是解决“卡脖子”问题。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中国对国内市场发展的愈发重视。规划纲要指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内需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规划纲要坚持把扩大内需放在重要地位,无疑凸显了中国对国际政治经济风险的关注,以及意在长远的大谋划。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南风窗》)

猜你喜欢
印尼越南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印尼出手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印尼的承诺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越南百里“银滩”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