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押题:牛的精神

2021-06-11 12:58赵雪鸽江红波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7期
关键词:孺子牛老黄牛高三

赵雪鸽 江红波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材料作文,按要求作文。

2021年是农历牛年,在我国民俗中,对于牛,人们几乎是一致的赞美和怜惜。牛可以耕田、运输,甚至它的粪便也是很不错的燃料。牛满足着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需要。

同时,“牛”也是勤劳、苦干、忠诚、顽强、开拓的代名词。新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的号召。

对于“牛的精神”,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押题理由与解析】

2020年,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人民生活过得有点艰难。这种情势之下,习总书记提出了“三牛精神”。“牛的精神”既是当下时代的需求,也紧扣农历牛年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而传统文化是我们“立德树人”的源泉。

题目主要围绕“牛的精神”展开,仔细审读材料,可以提炼出许多“牛的精神”:第一段主要写“牛的用途”,可以提炼出“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等。第二段第一句直接列举了一些“牛的精神”:“勤劳、苦干、忠诚、顽强、开拓”;第二句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讲到的“三牛精神”,“孺子牛精神”可以解读为“人民情怀”,为了百姓的利益任劳任怨、辛勤耕耘等,“拓荒牛精神”可以解读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等,“老黄牛精神”可以解读为“勤劳实干、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等。“三牛”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要秉承和发扬“三牛精神”,发挥“群牛”智慧,汇聚“犇牛”力量,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这道题目审出“牛的精神”不难,但要写出新意,写出深度,写出青少年的独特思考,还要看学生的素养积淀和写作功底。在写作过程中,要结合当今的时代及年轻人应该有的精神和情怀来写,才能使得文章在表达上有深度有厚度、有情怀有力量。

【佳作示例一】

怀“三牛”之志,成大美之梦

□华师一附中高三(1)班 张雅馨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站在21世纪时代的交汇点下,中国与中国人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入新时代;生逢其时,与之共长,面对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无数个我都是汇入时代蓬勃奔流浪潮中的滴水。无数事例向我们传达着:唯有常怀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才能成就我华夏民族大美之梦。

“孺子牛”的精神在于心中常有人民情怀,俯首甘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不论是追逐禾下乘凉梦的九旬袁公,还是“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作家路遥;不论是大国重器、国士无双的钟南山院士,还是两面红旗、一片中国心的张自轩,他们都将人民的饥寒牵挂、悲欢冷暖放在心里,不计得失,无问西东,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初心走出铿锵有力的步伐,其情饱满深厚,隽永悠长。

“拓荒牛”的精神在于汲取以往之精华,创造未来之梦想。面对国家统一的主权问题,邓小平创新了“一国两制”,开中国全新之变革;面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故宫人大胆试水,将传统文物与现代互联网相结合,让文化甘露一点一滴汇入大众心田;一向以“高大上”面孔示人的《新闻联播》,近来以朱广权、康辉为代表的央视人,一改严肃的面孔和标准的新闻稿,“硬核”幽默不断,让人渐渐爱上了严肃新闻。他们都是敢于突破、不断探索最终成就蜕变的创新者。

“老黄牛”的精神在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专注实干。正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大时代下的中国梦、复兴路,只有通过勤耕不辍的拼搏才能实现;发展之路上的各种难题,也唯有通过扎实执着的奋斗才能破解。

何以定义牛的精神?大抵就是心中有“大我”,不断创新、不懈奋斗。而“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以铿锵脚步,以心中使命,以肩上之担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今我青年人常怀“三牛”之志,方能在波涛汹涌挑战不断的新世纪,挑起重担,成就我中华民族复兴大美之梦!

名师点评

本文主题鲜明,立意阔大,开篇引用《少年中国说》,青年的使命感迎面而来。文章从材料中的“三牛精神”出发,论证结构采用比较常见的并列式,从人民情怀、开拓创新、勤奋实干三个角度进行论证。文中引用了大量的事例,袁隆平、路遥、钟南山、张自轩、邓小平、故宫人、康辉等,论据充分、准确,三个分论段落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最后一段,总体概括了“牛的精神”的定义,再次引用《少年中国说》,强调了青年人的使命,“怀‘三牛之志,成大美之梦”。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习作,可以学习借鉴。

【佳作示例二】

少年当有凌云志,不用扬鞭自奋蹄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三(6)班 洪思思

三阳开泰,辞旧迎新。2021年的新春贺词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牛精神”令人感慨。王安石有着“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的精神;鲁迅有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概。在我们新时代青年眼中,弘扬“三牛精神”,把牛作为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榜样,恰逢其时。

少年当有凌云志,高三学子秉持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信念。

2021年的来临,不仅是辞旧迎新,更是高三学子高考战役的逼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虽没有像“公安楷模”丁发根那样,奉献自己的生命诠释“三牛精神”;但我们可以像钟芳蓉那般,敢于为热爱选择冷门却有意义的考古专业,为新时代青年择业观打开“坚定不移为热爱”的新维度。我们也许不能像钟南山院士那样,用智慧和担当挽救千万人民的生命;但我们可以像柯洁那般,用自己的努力在世界彰显中华儿女的实力。也许我们不能像梁建英女士那样,用一己之长使中国成为世界高铁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我们可以像武亦姝那般,让中华诗词之美遍地开花。

高考就是把知识化作智慧,把学习当作责任,把坚持当作信念,把理想化作现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少不了接受失败、痛苦和磨难,但也能够迎接成功、快乐与成长。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高考,只要我们有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忘奋斗的信念,就能够展现少年的凌云壮志,在这场战役中取得成功。

不用扬鞭自奋蹄,当代青年坚守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决心。

在前行的道路上,有著荆棘坎坷,有着畏途艰难。我们要知道,艰难方显勇毅,磨砺终得玉成。回望历史,无论是革命时期过草地、翻雪山时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还是小康建设征途中的“立下愚公移山志,脱贫攻坚奔小康”,艰苦奋斗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作为高三学子,能否决胜高考,就在于是否能如“拓荒牛”,用少年的身躯犁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春天;是否能如“老黄牛”,甘愿在学海中耕耘出一番新沃土;是否能挥汗如“孺子牛”,不用扬鞭,亦能奋进迈入新时代。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让我们发扬新时代的“三牛精神”,在牛年中披荆斩棘、金榜题名,将来以只争朝夕的拼劲、不负韶华的闯劲,为祖国发展奉献青春。

名师点评

文章标题选用耳熟能详的名句,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引发阅读兴趣。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围绕标题内容,从两个方面引用事例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青年一代要学习“三牛精神”,担负起时代责任。多处引用名句,使得全文内涵丰富,语意生动。

猜你喜欢
孺子牛老黄牛高三
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高三·共鸣篇
编书育人的“老黄牛”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不爱叫的老黄牛
我把高三写成诗
父与子
『孺子牛』的精神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