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梅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因为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导致患者部分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引发心律失常、休克等,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1]。介入治疗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案,可有效疏通血管,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但该病致残率较高,即使经过介入治疗,心功能也无法恢复至最佳水平,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复发、再入院情况。研究指出,介入治疗后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有利于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2]。因此,临床需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以促进疾病康复,帮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既往临床多通过康复锻炼促使患者尽快康复,但由于缺乏系统性计划、存在身体不适症状等因素影响,导致康复锻炼效果不佳。因此,探寻其他有效干预措施尤为重要。心脏康复治疗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协同性的心脏疾病康复疗法,以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为原则,通过运动康复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改善心功能,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3]。心脏康复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可能使患者获益。鉴于此,本研究将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5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常规康复疗法和心脏康复治疗,通过对比两种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分析心脏康复疗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5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42例采用常规康复疗法的患者纳入A组,将43例采用心脏康复疗法的患者纳入B组。纳入标准: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4];接受介入治疗,并符合相关治疗指征;临床资料完整,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患有恶性心律失常者;依从性较差。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A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为48-67岁,平均年龄为57.68±2.84岁;体重指数为19.8-26.3 kg·m-2,平均为23.05±0.84 kg·m-2;血管病变情况:单支病变22例,多支病变20例;其中前壁梗死25例,非前壁梗死17例。B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为46-68岁,平均年龄为57.08±2.62岁;体重指数为19.6-26.9 kg·m-2,平均为23.31±0.87 kg·m-2;血管病变情况:单支病变24例,多支病变19例;其中前壁梗死26例,非前壁梗死17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对比性。
A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遵医嘱服用相关抗血小板药物,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对其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使其明确具体事项;叮嘱其尽早下床活动,若有不适,及时反馈医师;定期回院复诊,1 m·次-1,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3 m·次-1。
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疗法:(1)手术前通过图文手册、视频、讲座等多种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明确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使其配合后期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树立康复信心,提高其依从性。(2)手术后,在能够下床活动后,缓慢步行,5-10 min·次-1,注意时刻关注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变化,以间歇式运动方式为主;经检查后,转至普通病房后,可调整至低强度的有节奏的运动,以步行、上下楼梯为主,5-10 min·次-1,3-4次·d-1,注意保持生命体征稳定。(3)出院前,可进行平地步行,速度由慢加快,3-5 min·次-1,30 min·d-1,活动结束后,进行放松运动,5-10 min·次-1,以平复心率、血压;由主治医师、护理人员系统的制定康复计划,2-3次·w-1。(4)出院后,嘱咐患者戒烟戒酒,调控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保证机体所需营养;定期进行有氧运动,以户外运动为主,引导患者进行社会交际,开阔心胸,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并由护理人员组织构成康复团队,对患者进行随访,督促其进行康复疗法,按时进行药物治疗,2次·m-1。
1.3.1 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Barthel指数[5]对两组干预前、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3.2 心理状况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6]、抑郁自评量表(SDS)[7]评估两组干预前、3个月后心理状况,其中SAS分界值为50分,SDS分界值为53分,得分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重。
1.3.3 心功能
于干预前、3个月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进行检测。
1.3.4 血清指标
于干预前、3个月后取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以3000r·min-1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水平。
1.3.5 术后并发症
比较两组干预期间心绞痛、心律失常、腰背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与干预前对比,两组干预后BI评分均提高,且B组提高更加显著(P<0.05)。见表1。
?
与干预前对比,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且B组更加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SD,分)
表2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SD,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对比,aP<0.05;与A组干预后对比,bP<0.05。
组别 例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A组 42 58.21±5.17 44.26±3.67a 62.54±5.84 43.27±3.84a B组 43 58.69±5.41 41.05±2.65ab 63.21±5.69 39.28±2.69ab
与干预前对比,两组干预后LVEF水平均升高,且B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与干预前对比,两组干预后ET-1、sVCAM-1水平均降低,且B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指标对比(±SD,μg·L-1)
表4 两组血清指标对比(±SD,μg·L-1)
注:与同组干预前对比,aP<0.05;与A组干预后对比,bP<0.05。
组别 例 ET-1 sVCAM-1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A组 42 9.03±1.92 6.23±1.53a 1366.84±198.74 871.26±128.45a B组 43 9.11±1.89 4.58±1.02ab 1356.58±195.62 718.95±102.41ab
与A组对比,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 显降低(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n(%)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较复杂,临床研究表明,与饮食、情绪、环境等因素均有关联,如不尽早治疗,可危及生命[8]。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以开通病变血管、缩小梗死面积为原则,其中介入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开通血管,挽救濒死心肌组织,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介入治疗虽能缓解疾病进展,但该病目前并没有较好的治愈办法,故临床需采取一定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心功能。
本研究中,B组干预后BI评分高于A组,SAS、SDS评分均低于A组,可见心脏康复疗法可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其原因在于,该病患者由于疾病影响,多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其心理负担较重,病情恢复较慢,通过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可有效疏导患者心理压力,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树立康复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介入治疗后,因患者运动能力降低,其康复进程较慢。而心脏康复疗法可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运动计划,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指导患者分阶段进行训练,不仅可帮助其肢体功能尽快恢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还有利于预后。运动康复疗法可增强患者体质,通过慢走、步行等有氧运动,提高其运动能力,同时还有利于缓解内心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有效促进康复进程。出院前,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督促其按时服药,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减少疾病复发。ET-1是一种缩血管物质,可导致冠状动脉强烈收缩,冠脉血流量下降;sVCAM-1能够促进炎症发生,导致疾病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ET-1、sVCAM-1水平低于A组,LVEF水平均高于A组,可见心脏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这与蒋承建[9]等研究中所得结论一致,优化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分析原因在于,术后适宜的强度运动训练能够帮助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心脏康复疗法能够增加缺血冠脉的血流储备,预防心室重构,从而改善LVEF水平[10]。此外,本研究中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可见心脏康复治疗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原因在于心脏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尽早适应术后身体变化,减轻其心脏负担,减少并发症。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降低其负性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