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6-10 10:41尹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切口

尹波

(萍乡赣西肿瘤医院普外科,江西 萍乡 337000)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中发病概率较高的一种急腹症,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发展快等特点[1]。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变化,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病人群也逐渐趋于年轻化[2]。据报道显示,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为胆囊管阻塞、细菌感染等,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呕吐、腹肌强直以及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且该疾病炎症常可危及周围组织和器官,可于短时间内导致患者出现休克、脱水等情况,给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心理带来较大威胁[3]。据临床报道显示,若急性胆囊炎不及时予以治疗极易导致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等情况[4]。故及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减轻临床症状、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手术切除为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用方式,既往临床常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方式,但该手术方式的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且复杂,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5]。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手段在不断的改进,腹腔镜技术以创伤小、美观度高、痛苦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中,但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仍存在较大的争议[6]。为此,本文就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早期急性胆囊炎治疗的8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研究组女性18例,男性25例,年龄25岁~63岁,平均44.63±3.85岁。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26例,年龄24岁~63岁,平均44.25±3.71岁。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的诊断均满足第八版《外科学》关于早期急性胆囊炎的相关标准[7];在我院住院治疗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完整者;无手术禁忌症或凝血功能异常者;无药物过敏史;均经CT或腹部超声等检查确诊;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和目的,同意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存在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患者;既往存在药物过敏情况;精神疾病或存在相关家族史者,不配合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即于患者右上腹经腹直肌处,进行5 cm的切口或斜切口,切开腹膜后进行常规胆囊切除。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首先对患者的病情予以判断,然后在患者的上腹切一个小口,小切口约2 cm,在进行切口时避免对腹壁组织造成损伤,置入套管针于小切口内,对患者进行气腹针的穿刺,建立气膜,并保持10~12 mmHg的气腹压,并在患者腋前线以及肋弓交界处下方进行5 mm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孔。置入腹腔镜进行探查后,找到胆总管、胆囊管和肝脏下缘之间的三角区域,并运用分离钳等手术器械,在距胆总管3~5 mm处夹闭并离断胆囊管、胆囊动脉后取出胆囊,冲洗腹腔,若患者的腹腔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则于肝下放置腹腔引流管,解除气腹,缝合伤口,手术完毕。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出血、感染、胆漏、胆管受损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SD)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对比(±SD,n=43)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对比(±SD,n=4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01。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h)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 对照组 82.44±12.93 47.25±20.14 26.14±6.77 32.14±4.46 9.73±2.41 研究组 64.13±10.96* 36.28±16.56* 14.35±6.25* 20.48±3.52* 6.25±2.14*

2.2 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60%(P<0.05)。详情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n=43)

3 讨论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在临床得到快速普及,并在临床各类手术中获得较好疗效[8]。但由于急性胆囊炎的胆囊壁充血、水肿明显,且在手术过程中渗血较多,易出现胆囊张力高以及胆囊夹持困难等,使其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9-10]。但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优化,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被逐渐扩大至急性胆囊炎[11]。据此,本研究将于我院进行早期急性胆囊炎治疗的8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常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数据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传统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有效避免由于开腹而造成患者的胆囊于空气中暴露,且用时更短。由于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采用摄像系统作为引导,手术视野清晰且可观察术中难以暴露的部位,手术操作也更为准确,安全性更高,同时,可通过对管道内结果进行放大查看,进行进一步观察与辨别,减少了血管与黏膜的的误损,从而减少术中出血的发生[12]。此外,由于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开口较小,故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早,加之其对盆腔内环境干扰小,可保持盆腔内环境的稳定,因此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早患者恢复较快,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镜在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对医生进行腹腔镜技术的培训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利用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加快患者恢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切口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