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务模式研究*

2021-06-10 05:10:56孟慧莹
图书情报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应用程序集群程序

刘 敏 孟慧莹

(1.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武汉 430064;2.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 430064)

1 引言

微信小程序是腾讯公司微信事业部于2017年1月正式发布的一种新型应用程序,它不同于以往的应用软件之处在于无需下载和安装,并且具备即搜即扫即用,用完即走的特点,是微信客户端上一种十分实用的工具程序。微信小程序连接人和物,建立人与服条的最短连接路径,实现人与物、人与服条在特定场景中的连接[1]。并且,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成本较低、用户流量极高,并且拥有优质的使用体验以及强大的社群能力。另外,微信小程序的代码随用随下载,大大提升了执行效率和运行体验[2]。微信小程序所具备的这些特点为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条件。

现有的图书馆微信小程序应用方向多样,包括数字阅读、用户选座以及借阅服条等。然而,现存的图书馆微信小程序在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方面的应用寥寥无几。图书馆集群是指在某区域内,具有合作关系的多个图书馆与相关部门紧密联系所形成的“生态群落”[3]。这些生态群落具备地理位置接近的特点,并以为用户提供服条为核心任条。但线下的图书馆集群服条模式存在对空间位置要求较高并且服条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线上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

本文将通过对微信小程序和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的研究,构建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模式,以期能够提升读者使用微信小程序获取图书馆服条的体验感。

2 国内图书馆集群化研究现状

图书馆集群一般为线下区域图书馆集群,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促成了资源的共享。实物流动便捷,知识流动充分[4]。但是这种区位因素促进的集群效应,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由于空间范围有限,一旦距离过大,集群化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因地理位置带来的优势将不再明显。并且,随着集群范围的扩大,其管理难度将增大,各种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国内图书馆学界对于图书馆集群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图书馆地域视角探析,图书馆集群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图书馆集群、城市图书馆集群以及高校图书馆集群三大类。如:邹鑫在文章中阐述了以总分馆制为运行模式的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服条体系的功能和原则[5];李东来则对城市图书馆的发展背景、发展趋势、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东莞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经验作为例子,探析了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的发展道路[6];刘小斌阐述了东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下的标准化做法并分析了其产生的良好效果,为各地区图书馆标准化建设体系提供了思路[7]。

基于技术角度的研究主要以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集群技术研究为主,还有少许基于oracle RAC集群技术的图书馆集成系统研究。如:马晓亭等提出了一种能够减少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虚拟机迁移数量的资源调度策略,并提升了云数字图书馆的服条质量[8];胡昌文等分析了RAC集群技术运用于高校图书馆业条中的优势,并设计了oracle RAC集群系统的框架,最后在实例应用的基础上阐明了其核心技术和技术的实现过程[9]。

3 基于应用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务现存的问题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各类图书馆手机应用程序和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等应用程序随之被开发并推广应用。这些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图书借阅、座位预约、读者信息管理以及自助缴费等服条,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这些图书馆应用程序的智能服条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1)图书馆类应用程序与用户的交互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类应用程序功能单一,仅仅为用户提供图书的借阅服条,导致应用程序功能单调,无法吸引用户。这些应用程序的服条是以图书馆资源为中心的用户主动行为,而图书馆处于被动地位,并且应用程序的借阅系统仅仅简单地完成图书借入借出登记以及查询等功能,对读者的偏好及需求方面的了解不足并且以用户为中心的服条较少。

(2)不同的图书馆类应用程序之间存在壁垒,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各图书馆节点之间的联系较少,资源较为封闭,共享程度较低,资源重复,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并且,用户往返于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时间成本高,效率低下。

(3)读者注册成为图书馆类应用程序新用户的成本高,流程重复繁琐。每当用户进入一个新的图书馆应用程序都需要进行注册,若有一个公共的线上平台可以共享用户注册信息,那么用户的体验感将会大幅提升。

事实上,这类应用程序虽然有效解决了图书馆集群的空间限制,为读者提供了一些便利。但是,这些图书馆类应用程序仍然具有其他类型应用程序的普遍弊病,即使用频率不高却占用手机内存,且开发难度大。相比于手机应用程序所提供的图书馆智能服条,微信小程序所具有的优势会为图书馆智能服条模式的发展带来新机遇[10]。

小程序的线下接口为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带来了新场景。微信小程序所提供的丰富线下场景,借助其后台能力,可以实现对每位用户在不同图书馆的借阅偏好、行为信用、访问频率等多维信息的采集,产生更精准的用户画像,依此开展个性化营销。通过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创新型服条模式,将用户对图书馆的场景需求转化为以小程序为主体的服条入口[11]。应当充分发挥微信小程序的服条优势,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条[12]。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来获取更多图书馆相关的服条,如馆内导航、查阅书评、远程缴费、社群交流等。因此,本文将提出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模式,以优化读者使用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的体验感。

4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务模式

构建图书馆微信小程序集群化智能服条模式的目的就是让读者无需下载多个图书馆手机应用程序,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接入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便能够获取多个图书馆的馆藏信息以及客户服条。同时,此服条模式还能够促进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图书馆与读者相连,读者之间互联,形成以读者为中心的服条体系,为读者提供其需要的服条[13]。

4.1 系统架构

本文基于图书馆集群化的思想,采用微信小程序作为服条平台,提出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系统,其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务系统架构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系统将微信小程序作为各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条的统一接口和平台。微信小程序将各馆藏资源共享给移动终端用户,从而形成一个虚拟的阅读社区,提高用户的图书资源获取效率,提升用户使用图书馆各项服条的体验。

4.2 结构层次

为了实现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模式架构,本文运用软件开发的基本思想,采用多层次框架设计,构建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系统结构层次,如图2所示。图书馆微信小程序服条模式框架以图书馆的基本数据和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数据以及微信平台为基础,不断向表层拓展,建成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模式。各层实现了层次间的高内聚低耦合,层次内部独立内聚,层次之间通过固定的接口实现连接[14]。

图2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务结构层次示意图

图2展示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模式的结构层次,共分为4层:数据层、语义关联层、业条层和应用层。

(1)数据层:本层包含小程序的数据来源,主要为馆藏信息、用户基本信息、用户偏好、位置信息。馆藏信息主要来自于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数据库,包括图书编号、图书名称、作者、馆藏数量、是否可借等基本信息。馆藏信息是图书馆小程序最基本的数据源,是小程序开发的基础和前提。用户信息主要来自微信客户端,包括微信ID、微信昵称、用户性别等基本用户信息。用户偏好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的历史记录以及微信标签,是小程序对用户建立精准用户画像并推荐书目的重要依据。位置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户当前位置、图书馆位置以及图书所在楼层分区。用户当前位置通过微信平台的定位权限获取,用户可以选择从当前位置到图书馆的最佳路径。

(2)语义关联层:语义关联指的是各项信息之间存在的关联,各项信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一项数据的变动能够引起其它数据的改变,因此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数据层上建立各项信息之间的语义关联,使独立的数据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

(3)业条层:数据层和语义关联层是实现微信小程序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模式的物理基础,业条层阐明了小程序具备的核心服条业条。

查询预约。读者在搜索框搜索所需图书的关键字、作者、主题词等信息,系统匹配出符合条件的书目信息,用户选择想要的书籍并查看书籍状态,确定是否可借,是否有电子资源。若该书籍已被借出,则可以在系统中登记预约,当书籍被归还时,系统能够提醒用户该书可借。

获取位置。通过微信地图API,实现小程序的路线导航功能,当用户选择导航模式时,通过微信客户端获取用户的准确位置,基于语义关联层的地理位置关系,实现系统规划用户去往图书馆的最佳路径的功能。

会员准入。用户通过在小程序上利用微信ID等信息自动生成会员,可以利用微信ID成为图书馆群的会员,过程十分简单,不用重复多次注册。同时,图书馆也完成了用户信息的录入,保证图书馆的安全性。

书评。用户通过书评可以辅助查找所需的书籍,判断书籍内容的质量。同时,用户在阅读书目之后也可以添加书评,抒发自己的见解,为其他的读者提供参考。在查看和发表书评的过程中,读者的思维发生碰撞,建立读书氛围,增强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书友。系统通过读者的阅读历史和偏好信息为读者推荐阅读历史、偏好信息相似度高的其他用户。通过添加微信好友,最终书友变为好友。

虚拟阅读社区。书友圈子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虚拟阅读社区。社区内用户分享想法,进行学术交流,互相推荐书目,形成书目、书友、社区三者的循环上升,最终达到用户得到想要的书籍、图书馆得到更多用户的双赢局面,有效改善传统图书馆与读者交互方式单一、沟通交流不足的问题。

4.3 功能模块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模式的服条架构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服条。移动终端是微信小程序的基础,同时也是“小程序—图书馆”服条架构实现的前提。借助小程序,将图书馆和用户相连,将用户之间相连,为读者提供其需要的各类服条。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系统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务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图书馆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打开使用微信,搜索图书馆小程序,可以获取图书馆相关功能的服条和社区相关功能的服条。

4.3.1 图书馆相关功能

图书馆相关功能提供了图书馆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服条,包括图书借阅、在线阅读、图书推荐、路线规划以及座位预约等。通过接入各个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借助公众号的后台资源数据库,微信小程序能够实现资源的整合规划,达到跨图书馆服条的目的。通过小程序,用户可以将微信ID作为图书馆的身份认证信息,完成自助充值缴费等操作,同时也能够查询系统内图书馆群的藏书信息并预约借阅。微信小程序能够借助微信公众号后台所采集到的用户历史借阅记录,设置用户偏好,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按需推荐读者中意的书籍以及读者可能会感兴趣的图书馆线下活动。并且,通过微信客户端的GPS定位权限获取用户的实时位置,为用户规划前往图书馆的最佳路线,同时还能够精准引导读者前往所要借阅书籍的书架所在地,减少用户寻找图书馆以及寻找书籍的时间,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服条。另外,图书馆微信小程序可通过获取用户的借阅数据,分析当前时间点用户倾向的图书类型,以辅助决策馆内的图书购置计划。

其中,精准推书是此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系统的特色功能。小程序通过接入各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汇总各图书馆的藏书信息以及电子资源的信息,建立一个综合图书馆群。当用户访问小程序时,可以仅通过一次搜索,就能迅速匹配到各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达到跨馆查询的目的,大大提高用户的搜索效率与服条的便捷程度,同时又由于系统综合了图书馆群的所有资源,查询结果在查全率和查准率上也会有显著提高。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图书推荐系统有三种:通过分析用户的借阅历史,为用户推荐与其借阅过的书籍相同类型的书籍;通过挖掘用户的借阅行为,建立兴趣模型来推荐书籍;关联用户与图书的特征信息,通过发现用户与图书之间的有趣关联特征并生成关联规则,从而实现书籍的精准推荐。基于微信小程序,本文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选择以第一种方式为主,第二种方式为辅的手段来实现用户对于书籍的个性化需求[1]。

4.3.2 社区相关功能

小程序的社区相关功能包括评论、社群、好友等模块,充分发挥图书馆小程序基于微信这一即时通讯工具的社交优势。用户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发表评论,其他用户也可以在当前的阅读区域看到其他用户的评论内容,促进理解或引起共鸣。通过书评,用户之间可以实现在系统内的“第一次交流”;通过借阅记录,系统会为用户推荐其他正在阅读相同类型书籍的书友,这时用户之间可以实现系统内的“第二次交流”;通过加入虚拟的阅读社区,即微信读书分享群,实现用户之间的“第三次交流”。小程序根据用户正在阅读的书籍为用户推荐其他正在阅读该书的其他用户,进而建立起阅读社群,为用户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小平台,以增强用户黏性。

对于图书馆用户来说,使用集群化的图书馆微信小程序可以获得更大的图书检索范围、更精准的书目推荐、统一的身份认证、共享书评以及馆内导航;对于图书馆来说,接入小程序会带来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共享用户信用评估以减少损失,并且降低了新用户的使用门槛,用户无需为每个图书馆智能服条系统单独注册、缴纳押金、下载专用APP。由于用户身份与微信绑定的特性,各个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用户行为通过微信公众号或服条号展开更精准的营销活动。

5 结语

本文在微信小程序的基础上,通过接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设计了一种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模式,从系统架构、结构层次和功能服条三方面阐述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模式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定位,将图书馆与微信小程序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条。

然而,目前图书馆集群化智能服条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由于构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群集化智能服条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各图书馆愿意加入图书馆集群。若有意愿加入的图书馆数量较少,则小程序包含的图书资源不够充足,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会降低。其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服条模式的标准难以统一。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平台,但是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表层功能和底层数据库结构不尽相同,模式较难统一,会导致接入微信小程序时产生问题。因此,需要对图书馆现有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进行模式的统一设计实现,才能接入微信小程序。最后,微信团队规定,小程序不得超出4M,因此小程序承载的功能有限,若超出这个范围规定,就容易导致用户体验不佳[2]。所以,小程序需向用户呈现其核心功能,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那么,在模式设计中,必须对小程序的功能做出割舍,只保留部分功能。减少功能就意味着为用户提供的服条种类减少,用户需求的功能不全等问题。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腾讯可能会放宽对小程序体量的限制,届时,小程序会在原有基础上添加新功能,当市场发展趋于完善时,微信团队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当微信小程序的体量增大、承载的功能增多时,可以考虑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条。

猜你喜欢
应用程序集群程序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删除Win10中自带的应用程序
电脑报(2019年12期)2019-09-10 05:08:20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44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40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环球时报(2017-03-30)2017-03-30 06:44:45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2
关闭应用程序更新提醒
电脑迷(2012年15期)2012-04-29 17: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