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权 刘桂勇 吴 灿 蒋 化 霍 理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 401320)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其特征为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空、变薄,从而易引发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基本疗法,但如果术后不能获得有效的康复治疗,促进骨质生长,极易导致骨折的再次发生,出现假体移位,诱发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临床上术后主要是通过补充钙剂、抑制骨吸收等以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3]。2018-01—2019-07,我们采用补肾活血方联合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0例,并与单纯碳酸钙D3片和阿仑膦酸钠片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0例均为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骨科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17例,女33例;年龄66~75岁,平均(71.36±2.89)岁;骨质疏松症病程2~15年,平均(5.64±3.22)年;骨折病程3 h~6 d,平均(14.27±5.25)h;单侧骨折28例(左侧15例,右侧13例),双侧骨折22例;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混合型骨折14例。对照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65~75岁,平均(70.02±2.60)岁;骨质疏松症病程3~15年,平均(6.01±3.51)年;骨折病程4 h~6 d,平均(16.47±6.07)h;单侧骨折30例(左侧12例,右侧18例),双侧骨折20例;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混合型骨折1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分册》中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诊断标准[4],X线片提示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是在股骨颈出现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在股骨大、小转子间出现骨折,混合型属于兼有以上2种类型骨折),必要时进行CT检查诊断。中医诊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5]。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65岁,均为脆性骨折,具有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3 排除标准 合并有其他部位骨折者;合并有意识障碍、精神疾患、重型抑郁症史及认知功能明显下降者;患有心、肝、肾、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等严重疾病者;依从性差,不能按要求完成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常规进行抗凝、抗感染、补液治疗,术后24 h内补液量尽量<2000 mL,避免造成血液稀释。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开始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进行气压泵疗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引流管留置至术后第2天予以拔除,并请专业康复科医师指导患者进行床边活动,并在助行器辅助下下地行走,至术后3个月。
1.3.1 对照组 予碳酸钙D3片(北京振东康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75)600 mg,每日1次口服;阿仑膦酸钠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100)70 mg,每周1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治疗。药物组成:熟地黄15 g,独活10 g,桑寄生10 g,枸杞子10 g,乳香12 g,没药12 g,当归5 g,杜仲10 g,菟丝子10 g,山茱萸10 g,炙甘草10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疼痛症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6]进行评价,以10 cm长刻度尺为标准,0表示无疼痛感,10表示疼痛剧烈并难以忍受,并对应评为0~10分,评分时将无刻度的一面面对患者,让患者根据疼痛感受标在相应位置,记录相应评分;骨密度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Discovery 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第1~4腰椎的骨密度值。②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水平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相关试剂盒由北京科瑞美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③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如药物过敏、恶性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2.1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及骨密度变化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及骨密度变化比较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疼痛VAS及骨密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均降低,骨密度均升高。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及骨密度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血清PINP和CTX-Ⅰ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PINP和CTX-Ⅰ水平变化比较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血清PINP及CTX-Ⅰ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INP及CTX-Ⅰ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2.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组治疗期间均无药物过敏、恶性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的退行性疾病。患者因骨密度降低,骨质脆性增加,故极易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而髋部作为上部身体与下肢的承接部位,在日常活动中承受着巨大压力,因此也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7]。手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主要方法,包括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等方法。由于多数患者合并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股骨生物力学结构强度降低,采用内固定治疗极易出现内固定松动、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等问题,导致内固定治疗失败[8]。全髋关节置换术则是临床上能尽早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常用手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9]。但术后如何改善患者骨质疏松,提高骨密度,预防再次骨折导致的置换假体松动,一直是临床面临的又一难题。临床上通常通过补充钙剂、抑制骨吸收剂、促进骨形成等药物治疗。碳酸钙D3片为碳酸钙与维生素D3的复合制剂,不仅能够有效为机体补充钙元素,维生素D3还能参与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吸收,对骨质形成有重要作用[10]。阿仑膦酸钠为骨吸收抑制剂,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转换,从而增加骨密度[11]。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痿、骨痹等范畴,肾虚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素问·逆调论》言:“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依赖于肾中精气的滋养和推动,肾中精气充盈则骨髓生化有源,才能骨壮筋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虚损,肾精遂亏,骨髓化生不足,则髓自虚而不能养骨,而致骨质脆弱,髓亏骨痿,渐成骨质疏松症。《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而出现骨折后必定导致血脉受损,瘀血内生,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治疗应以补肾为本,辅以活血化瘀。我们所用补肾活血方方中熟地黄益精填髓;独活通痹止痛;桑寄生、枸杞子、杜仲补肝益肾,强筋壮骨;菟丝子、山茱萸养肝益肾,滋阴壮阳;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当归补血活血;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固本、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熟地黄多糖能促进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12];独活、桑寄生中的有效成分槲皮素、蛇床子素、补骨脂素等,可通过多种靶点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改善骨质疏松症[13]。
疼痛VAS是临床上判定患者疼痛程度的常用评分方法[14]。骨密度是指骨骼内矿物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15]。PINP及CTX-Ⅰ均是反映骨代谢情况的指标,PINP是Ⅰ型前胶原细胞外分解产物,其血液中的含量可反映Ⅰ型胶原的合成速率和骨转换情况,有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PINP水平异常升高[16]。CTX-Ⅰ则是Ⅰ型胶原蛋白降解产物,能反映骨吸收状态,其水平随破骨细胞功能提高而升高,与骨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骨代谢指标PINP及CTX-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补肾活血方联合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促进术后康复,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