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霞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近年来,幼儿被诱拐的悲剧频频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拐骗幼儿和伤害幼儿人身安全事故发生,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防拐骗教育及演练活动,具有重要性和必然性。
3-6岁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是不完善、不健全的。幼儿缺乏生活经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对陌生人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容易上当受骗。除此之外,成人监管的疏忽大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家长因为看手机、谈工作,导致幼儿丢失的新闻屡见不鲜,此类事情的发生与家长缺乏责任心有直接关系。
拐骗者正是抓住了幼儿天真烂漫的特点,以及家长疏忽的漏洞,常常采用权威诱惑法、物资利诱法、带路引路法等将幼儿拖向“深渊”。幼儿园、家庭作为幼儿成长发展的主要环境,应当开展各种有效活动帮助幼儿树立防范意识,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兒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第一,在教育教学中开展防拐骗安全活动。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巧妙地抓住教育时机,将防拐骗知识传授给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谈话、讲故事等方法帮助幼儿分析被“拐骗”的危害,让幼儿了解被拐骗的严重性,从而知晓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逐步树立并坚定防范意识。
第二,在模拟演练活动中强化防拐骗意识。对幼儿来说,模拟演练活动是最有效、最直观的教育方式。在演练活动中,幼儿切实体验被拐骗的过程,可以对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判断,从而清楚认识到如何避免和摆脱诱骗。一次演练活动结束后,我详细询问了部分幼儿当时的心理:有的幼儿忘记了要防范警惕坏人;有的幼儿起初能判断出拐骗者,但禁不住花言巧语,最后被成功“洗脑”;还有的幼儿本身防范意识很强,可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跟着一起出去玩,从众心理驱使他进入了被拐骗的行列……
第三,在日常游戏中渗透防拐骗知识。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游戏来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游戏、防拐骗知识抢答赛等活动,从而加深幼儿对防拐骗知识的了解。
家庭巩固、强化安全教育。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有效利用家庭教育的便利、随机等特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从而巩固和强化幼儿的防范意识。家庭可以开展与幼儿园类似的教育活动,如模拟活动、角色扮演、知识问答等,不仅能帮助幼儿强化理解防拐骗知识,还会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家园协作共同促进安全教育的实施。幼儿教育是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双重环境中开展的,家园协作的教育合力尤为重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是,家园教育具有一致性、同步性,这需要教师和家长做好密切的沟通,共同协作促进幼儿的成长。为帮助家长解决安全教育困惑,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家园联谊会、举办教育沙龙等方式,向家长传授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式,增强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
防拐骗安全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家长要提高责任意识,为幼儿建起一座坚实、安全的城堡,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陈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