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021-06-08 13:57王德蓉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1年3期
关键词:博大精深考古学中华文明

王德蓉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23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毛泽东同志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之路。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文明傳统的著名论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毛泽东同志鲜明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深厚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中华文明,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中华文明。考古学是认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明的重要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考古学通过研究物质文化遗存,揭示人类文化传统的发展与变迁;运用实证的方法,帮助人类找回失去的记忆。对于史前时期的历史,考古学突破人类记忆的盲区和传说的局限,挖掘人类历史;对于古典史时期的历史,考古学证实或证伪古代文献记载的历史信息,并把研究触角深入到历史记载罕至的各个方面。可以说,考古学研究的过程体现并启发着人类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因此强调指出:“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还就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加强考古资源调查和政策需求调研工作,提高考古工作规划水平。要围绕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总体安排,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二是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考古学界要会同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三是要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力,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四是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学习掌握历史文化知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努力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他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他要求我们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指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对外宣传、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历史时期,积累了数不胜数的文化典籍,形成了丰富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浸润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用精神命脉、重要源泉、坚实根基、突出优势、最深厚的软实力来说明其地位和作用,强调我们的文化自信“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他明确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就是要把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要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制度建设,健全法律体系,加强逐层落实,完善监管机制,重视平衡发展,丰富利用形式,加大投入力度,从而更好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其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博大精深考古学中华文明
《熬波图》煮盐盘铁的考古学探索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中国考古学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哪里哪里?
“考古”百议
博大精深
说算筹
小议考古学和“中国”的结合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