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居洁 郑红 李金
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报道显示因EV引起的病死率达50%[1]。对肝硬化并发EV进行早期预测,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以降低EV出血的风险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食管侧支静脉曲张(ECV)是EV的主要表现[2],采用内镜或超声内镜检查,可以评估病情,指导临床治疗[3-4]。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将超声与内镜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可以提高检查效率[5]。报道显示,与常规内镜相比,EUS显著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6],因此EUS将有助于对肝硬化并发EV风险的筛查。本研究采用EUS检查了76例肝硬化患者,观察了其ECV情况,现报道如下。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6例。排除标准:①合并甲型或丙型肝炎者;②酒精性或胆汁性或脂肪性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者;③合并肝细胞癌或其他恶性肿瘤者;④合并有血友病、血小板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者。
检查前空腹8 h。行利多卡因胶浆咽部表面麻醉。检查时,患者取侧卧位,使用Olympus超声内镜探头进行检查,探查自门齿25 cm处食管至贲门部,参照文献记录食管旁侧支静脉(para-esophageal collateral vein,para-ECV)、食管周围侧支静脉(peri-esophageal collateral vein,peri-ECV)、病变支数及EV程度[7-8],见表1。
表1 EUS检查评定标准
在76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现并发EV者32例(42.1%)。其中轻度18例,中度10例,重度4例。EUS检查发现肝硬化并发EV患者食管静脉呈串珠状迂曲曲张(图1)。ECV和无ECV两组患者年龄、肝功能分级及抗病毒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伴与不伴EV的肝硬化患者基本资料比较[n(%)]
图1 肝硬化患者EUS检查表现
ECV和无ECV患者peri-ECV、para-ECV及病变支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患者EUS检查结果比较[n(%)]
筛查可能影响肝硬化并发EV的风险因素,并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peri-ECV、para-ECV及病变支数是肝硬化并发E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4 肝硬化并发EV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采用ROC分析各影响因素判断肝硬化并发EV的价值,结果显示各影响因素对预测肝硬化并发EV具有一定应用价值(P<0.05),见表5。预测模型:Y=0.465-0.393X1+0.658X2+1.664X3+2.082X4。对影响因子赋值,见表6。采用ROC分析预测模型判断EV价值,结果显示其判断EV的AUC值为0.802(SE=0.050,95%CI=0.704~0.900,P=0.000),敏感度0.938,特异度0.545。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预测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EV实际观察结果和预期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695),见图2。
表5 影响因素判断肝硬化并发EV的价值
图2 EV实际观察结果与预期结果拟合优度检验散点图
有调查发现超过30%肝硬化并发EV患者可发生出血[9],危及患者生命。指南已对不同阶段肝硬化患者提出明确诊疗方案和治疗目标,对肝硬化患者病情进行监测,以预防EV发生发展,进而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10]。但临床多集中于EV破裂出血风险因素的筛查[11],而较少关注EV本身的危险因素。因而,对肝硬化尚未发生EV病变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进行个体化干预对降低EV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电子胃镜是临床常规检测胃食管病变的影像工具,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2]。但胃镜仅依靠肉眼观察食管胃底表面静脉,而难以发现peri-ECV和para-ECV深层次病变。而贲门下GV膨隆不明显,无典型颜色改变[13],这降低了电子胃镜准确性。EUS则利用微型高频探头进行实时扫描,不仅可直接观察食管内壁病变,还可显示食管腔和胃底各层次、各部位侧支静脉情况[14],为早期发现EV创造条件。通过EUS检查,明确peri-ECV和para-ECV状态,并结合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指标,构建肝硬化并发EV预测模型,从而立体、全面评估病情进展状态,以指导临床制定针对性诊疗计划。
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度peri-ECV和para-ECV均是EV风险因素,这可能是因随着肝硬化发展,peri-ECV和para-ECV形成,血流量和血流压力逐渐增加,导致食管下黏膜发生小静脉曲张的发生[15]。李爽等[16]还认为因peri-ECV与门静脉相邻,使peri-ECV成为食管静脉压力的源头,但随着病理进展,para-ECV发生扩张扭曲,成为EV的主要诱因。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重度para-ECV使EV风险增加5.281倍,高于peri-ECV,支持上述观点。ROC分析结果也证实抗病毒治疗、peri-ECV、para-ECV及病变支数对预测EV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早期预测准确性,量化观察各因素在判断EV中的价值,本研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其AUC达0.802,且与实际结果具有良好的拟合度(P=0.695),提示基于EUS检查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有助于判断肝硬化并发EV风险,对临床早期防控EV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但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未能对EV与食管侧支循环EUS结果相关性进行分析,有关EUS在EV病理进展中的作用还需今后动态观测,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EUS有助于评估食管侧支循环状况,根据EUS检测结果建立预测模型有助于判断肝硬化患者EV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