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桂忠
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查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通过对张广才岭有色金属成矿带普查区地质进行合理的分析,能够帮助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有色金属成矿带的具体分布情况,进而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张广才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普查区地质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张广才岭有色金属成矿带普查区地质位于我国黑河市西南约50km处,行政区划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区域所在位置为大地构造属小兴安岭-松嫩地块,沐河隆起带,成矿区带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有色金属成矿带北缘。普查区内部的地层较为简单,蚀变性比较强,岩浆活动特别频繁,构造发育速度较快,故成矿元素的富集与矿体的具体分布和存在密切的联系。
2.1 普查区地质特征
2.1.1 地层特点 在普查区域内部,地层比较单一,只能够观察到石炭系下统洪湖吐河组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在石炭系下统洪湖吐河组地层当中,Au、Ag、Cu、Mo等元素比较多,可以为成矿提供良好的物质来源,也是矿区内部核心矿源层。同时,石炭系下统洪湖吐河组一般分布在勘查区域的中部与北部地区,面积大约是7.70km2,分成两段,其中,上段主要由英安质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蚀变安山岩组成,下段主要由粉砂质板岩、变质粉砂岩构成。在地层当中,清盘岩化的发育速度比较快,重点集中在矿区的东北区域,总共存在三处较为明显的青盘岩化带。
2.1.2 侵入岩 在普查区域内部侵入岩主要表现为早侏罗世石英二长闪长岩与早白垩世花岗斑岩两种,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可以为该区域内部成矿提供充足热源,使得围岩内部的金属挥发速度不断加快,一些易溶物质出现大面积的迁移,进而演化为富含大量硅质-碳酸盐成矿热液,顺着北向构造带逐渐出现蚀变现象,最终富集成矿[3]。
2.1.3 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阿陵河背斜之西南翼。东北部下石炭统洪湖吐河组粉砂岩、板岩、千枚岩为其轴部地层。次一级小揉皱很发育,并多具碎裂和片理化现象,褶皱比较紧闭,地层倾角在45°左右,属线型褶皱,反映形成褶皱时受到较强的应力作用。
该矿区位于阿陵河背斜的西南部,东北部存在粉砂岩、板岩、千枚岩为其轴部地层,表现为多种碎裂片,褶皱较为紧闭,地层的倾角为45°,属于线型褶皱,表现出褶皱具备比较强的应力效果。在区域附近NW向断裂构造发育速度加快,重点表现为构造角砾岩带和碎裂角砾岩带,断裂作为成矿热液活动的核心通道,也是空旷与容矿构造的主要因素。其中,NWW向断裂构造,主要体现为断层,该断层面表现为舒缓波状,在断层的内部,存在较多的断层泥与角砾,具备先压后张的特点。
2.2 普查区地球物理特征 该普查区位于我国小兴安岭的幔凹区域,所在区域的局部重力表现为异常,平面走向表现为北东方向,出现此种现象是由于花岗岩密度比较小。在此区域内部,因为基性火山岩磁场的变化越来越大,异常曲线的梯度逐渐增大,磁场的最大强度在1000n T到1500n T之间,而酸性火山岩所反映的磁场强度比较小,主要以抖动正磁场作为核心代表[1]。侵入岩没有表现出较为显著的规律,特别是不同时代侵入岩所反映的磁场特征更为复杂化。同时,在沉积岩和变质岩区域之内,磁场主要表现为较为平稳的负值。岩石磁性一览表见表一。
表一 岩石磁性一览表
2.3 普查区地球化学特征 该普查区位于1:5万西沟幅,在此区域内部,地球化学场分布范围交广,Au、Cu、Zn、W等几种元素和全省的平均值持平,表现为正常或者偏高的地球化学背景场,而Ag、Pb、Mo显著低于全省均值,结合此普查区地质条件可以得知,Au、Cu、Mo、W变异系数比较大,表明在此区域内部,这些元素的离散度比较大,特别容易出现局部富集现象,而Ag、Pb、Zn等变异系数比较小,表明这几种元素在此区域内部分布比较均匀。
异常地质的西部主要是下石炭统洪湖吐河组上段的安山岩和安山玄武岩,异常东部出露洪湖吐河组下段变质粉砂岩、板岩、千枚岩,岩石表现为局部破碎断裂岩化现象。在异常东南部,存在一条碎裂角砾岩带,异常地质背景是地层与侵入岩接触带,东部为属于下石炭统洪湖吐河组上段蚀变安山岩,西部出露早侏罗世石英二长闪长岩及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在异常中部偏北位置,存在一条构造角砾岩带[2]。
2.4 矿床控制因素与找矿标志 第一,矿床控制因素分析。地层当中的Cu、W、Mo、Au含量比较高,能够为铜金属矿的形成提供良好物源。结合其构造特点能够得知,因为矿区处于阿陵河背斜的西南翼,构造发育速度比较快,同时,西北向构造较为简单,主要表现为异常分布,次级断裂与节理裂隙,对矿体自身的产出起到一定控制作用。因为中生代的活动较为频繁,再加上火山活动频繁,故可以为含矿热液的快速运移提供充足热力来源,不仅能够加快含矿地层淬取金属元素速率,而且可以让含矿热液浓度不断增加。
第二,地质标志。矿体主要赋存在构造角砾岩、碎裂角砾岩当中,是一种良好的找矿标志。围岩矿化的蚀变,主要表现为硅化、磁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其次分别是绢云母化、纤闪石化,具有良好的分带性,硅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铜多金属成矿关系较为紧密,是一种较为显著的蚀变找矿标志。
在此普查区内部,铜矿体分布比较均匀,1:2万土壤组合异常以Au、Cu、W、Mo为主,对比1:5万水系异常各元素具有较好的重现性。Cu、W、Mo等组合异常浓集中心部位或单铜异常浓集中心地段通常是铜多金属矿化赋存部位。
综上,本文通过对张广才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普查区地质进行合理分析可以得知,该矿区的成矿条件比较好,在普查区内部,寻找隐伏铜矿具备良好潜力,因为普查区域内部的铜矿化和围岩蚀变关系较为密切,特别是黄铁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所以,针对围岩蚀变的研究对对于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