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燕
5月19日是两届奥运会女单冠军张宁的生日,那天,一些至亲至友聚在一起为她庆祝生日。生日聚会的开场放了一段视频,简单回顾了一下张宁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以及她在追寻梦想的路上经历过的坎坷与艰辛。虽然自张宁在2008年奥运会后退役至今已经过去了13年,但回看这些片段,依然让在座的每个人为张宁的坚持与执着精神而动容。
跟张宁认识很多年了,可以说是一路看着她从一个十几岁的耀眼新人成长为大器晚成的奥运冠军的。采访羽毛球数十年,张宁是我认识的运动员中遭受磨难最多的—位,没有之一。
因为条件出众,张宁16岁便被选进了国家羽毛球队,成为教练重点培养的新人。然而,1994年的尤杯决赛,作为第三单打出战的她发挥严重失常,败给了比自己少3岁、当时年仅16岁的张海丽,中国队也因此被印尼队夺走了把持多年的尤伯杯。两年后的尤杯决赛,张宁再度在第三单打这个位置上输球,虽然在她上场之前中国队败局已定,但这场看似无关紧要的失利,却让张宁不仅痛失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参赛机会,更让她脱离了国羽女单主力阵营。
当年,中国队的女单可谓人才济济,出外比赛,中国女单不仅会师决赛是常态,还经常性地包揽四强,或是在八强之中抢得多半数的席位。因为人才众多,所以队内的竞争非常激烈。像张宁这样接连在团体比赛中失利的队员,在队内的处境自然会变得越来越艰难。很多人在这种困境之下便会选择退役。唯有张宁坚持了下来,其中自然有来自于教练的信任与鼓励,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张宁本人超乎常人的韧劲。
经常会有人问我张宁缘何可以大器晚成,而我一直都在说,因为张宁简单,有股傻劲。对于羽毛球,她的爱简单纯粹,只要觉得自己还行,就会一股劲地坚持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她属于典型的东北人性格,对人对事都比较的粗线条,所有的聪明才智都体现在了球场之上、比赛当中。对于结果,她不是不想,而是闪念一下,之后便会专注于如何去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正是因为少了许多的瞻前顾后,张宁在比赛场上才会始终保持着膽大、无所畏惧的气势。
犹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在张宁将要入住奥运村的头一天晚上,我们几个朋友与她在运动员公寓楼下的餐厅小聚了一下。当时,张宁曾感叹自己签运不济,要独守主要对手云集的下半区。她笑着说这一次真的不敢想夺冠,一定要做到的就是把所有对手都挡在决赛之外,哪怕累死在场上。我们则坚定地对她说:只要你进决赛,我们就认定你是冠军。其实,说这样的话,既是我们给张宁打气加油,更是基于这么多年来我们对她的了解与信任。果然,在北京奥运会上,张宁不仅说到做到,连克皮红艳、尤莉安蒂等强手,如愿挺进决赛,更在决赛中苦战3局赢了谢杏芳,将心心念念的那枚金镶玉挂在了胸前,为自己的运动员生涯划上了最美的句号。那一年,张宁已经33岁。
张宁的故事已经流传很久,此番再度提及,不仅仅是在她生日之际的感慨,更多的则是联想到了现在的年轻人。在5月的全国冠军赛暨全运会资格赛上,一批00后新人的表现夺人眼球,这一期我们便从中选取了12位超新星登上封面。
对于这些超新星而言,他们的事业刚刚起步,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也经历过了一些挫折,但前方或许还有更大的困难与考验在等待着他们。希望他们可以多从像张宁这样的前辈身上汲取经验,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前行,让后浪之势不仅凶猛,更要持续不断,直至超越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