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强
随着安徽、辽宁等地出现零星疫情后,国内新冠疫苗接种进程明显加速。据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5月2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54671.4万剂次。
为保障疫苗的大规模量产,以楚天科技(300358.SZ)和东富龙(300171.SZ)为龙头的国产药机厂商表现出优秀的交付能力。在替代了排单交付缓慢的进口设备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内医药装备行业订单放量增长。
疫苗产业链成为2021年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赛道之一,楚天科技和东富龙股价较年初双双翻倍。市场机构预测,受益于未来长期国产替代趋势,国内药机企业有望实现其业绩提升。
“2020年下半年,国内几大生物所来楚天考察以后,对国内企业的新冠疫苗生产线设备制造实力颇为震惊。” 在2020年年度股东会上,楚天科技董事长唐岳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公司医药装备终于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几大生物所在考察后当场向他们定下生产工序,合同后续再补。
仔细回味唐岳透露的先投入生产后补合同这一细节,可以推测出:当时国内疫苗生产时间紧、任务异常艰巨,尤其在新冠疫苗生产装备产能上面临巨大缺口。
疫情暴发后,疫苗厂商为提升疫苗产能,开始大量采购疫苗生产设备,主要包括科兴生物、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康泰生物、Advaccine、沃森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等。
据一位产业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020年下半年,国内启动的疫苗生产线多达60条,其中包括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20条生产线、科兴生物的30条生产线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10条生产线。不管是欧美产商,还是国内药机企业都无法满足空前的疫苗生产线装备需求。
随着疫苗产能的提升,过百亿的疫苗生产市场也初现端倪。
5月20日,据国海证券研报预测,国内疫苗新建产能预计至少在64亿支疫苗,按照一条生产线的疫苗年产量5000万支测算,则64亿支疫苗年产能对应128条生产线。而每条生产线的售价约9000万元,128条生产线预计订单价值在115亿元左右。
唐岳表示:“目前,楚天科技已经供应了超10亿元疫苗生产装备给客户。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约50亿元。”
数据显示,疫苗生产装备双龙头楚天科技和东富龙在2020年营收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净利润的增速更为可观。营收规模方面,楚天科技以35.76亿元超越东富龙的27.08亿元,跃居行业第一。
东富龙给自己定的2021年度营收目标为35亿元,且收入大部分来源为制药装备。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4月21日,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研报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是新冠疫苗企业产能建设的高峰。考虑交付时间及后续新上产能,预计今明两年生产环节相关企业(药机、原辅包)都将不同程度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5月21日召开的新冠疫苗生产设备供应保障研讨会上,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坦言,目前新冠疫苗的产能与产量距离建立全民免疫屏障都还有巨大缺口。
新冠疫苗产能扩建需求大、时间紧急。从设备交付周期看,欧美进口药机厂商交付周期约为12~24个月,国内药机厂商交付期约为2~6个月。面对市场对疫苗的巨大需求,国内疫苗厂纷纷选择放弃进口药机,采购国产药机设备。
“面对疫苗产线的巨大产能缺口,包括东富龙和楚天科技在内的任何一家医药设备制造商,过去储备的产能都是不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短期内优先解决产能问题。”5月中旬,唐岳向《中国经济周刊》等多家媒体表示,这波新冠肺炎疫情下来,基于交付周期和服务可得性,国产药机替代已成为一种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大医药公司也在改变医药装备采购策略,由原来欧美本部采购发往中国,改为就地采购。
封多佳认为,此次疫情拉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各企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完成新冠疫苗的生产保障任务;要抓住机遇,做好产品转型升级。
随着药机行业迎来国产替代新风口,疫苗生产设备市场空间难以估量,而占据这一赛道的主力选手东富龙和楚天科技各有优势,二者都在“摩拳擦掌”。
以楚天科技为例,公司生产的无菌分装生产线、智能后包装生产线等设备是保障疫苗等抗疫药品生产的关键装备。
上述产业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楚天科技的优势在于灌装和智能后包装生產线,其中联动线+单机+灯检机+后包生产线,合计占到疫苗生产线主关键设备比例约为56%。公司辅助设备约占比25%。此外,楚天科技还具备前端设备供应能力。
楚天科技方面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公司智能后包装线占到国内70%~80%的市场份额。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东富龙的优势在于原液生产线,其中注射剂+检查包装+生物工程占到国内疫苗生产线比例为58%(含冻干)。
按照唐岳预测:“未来2~3年,新冠疫苗相关设备供应仍处需求旺盛期。药机设备实现几倍增量将是常态。事实上,现在我们的产能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们一边在忙交付,一边在扩产能。”
中信建投研报预测,从目前已统计产能来看,2021年产能明显高于2020年。考虑到交付时间,今年还有企业继续扩产,预计上游需求高峰至少持续至明年。
国海证券研报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下,进口设备排单交付缓慢,国产厂商表现出优秀的交付能力,顺应市场需求,成功成为许多制药厂商的供应商,未来长期国产替代推动业绩提升可期。
责编:张燕zhangyan@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