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华
5月23日,群众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追悼袁隆平现场景象。
5月23日,群众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追悼袁隆平现场景象。
5月23日,群众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追悼袁隆平现场景象。
5月23日,群众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追悼袁隆平现场景象。
5月24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一生耕耘国士无双 只为稻菽香粮满仓百姓福祉
万世师表忠魂长留 但求民丰乐国富强社稷安康”
灵堂前的挽联这样总结袁隆平的一生。
5月22日,袁隆平在长沙湘雅医院去世。从长沙市的芙蓉路到营盘路,凄风苦雨中,人们奔跑着、跟随着袁隆平的灵柩送别,一路呼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陪他走过这最后一程。
没有安排,没有通知。5月22日晚开始,从北京、海南,到山西、湖北……高铁长沙南站开始迎来一拨又一拨从全国各地赶往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为袁隆平送行的人们。他们彼此陌生,互不相识,绝大多数人从未见过袁隆平,但就像灵堂前花海中的那句话——“我和您有一面之缘,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他们就像是去祭拜自己家里仙逝的长辈那样,虔诚地带上一束花,或者一株金灿灿的稻穗,只为朝着遗像深深鞠上一躬。
5月23日,长沙依旧在风雨中啜泣。明阳山殡仪馆外两公里,人们撑着伞,肃穆地,静默地,排着长队,缓缓地挪着步子。“排队两个多小时,就为了送一送袁老爷子。”
當天,长沙公交集团临时调集29辆公交车往返于明阳山与高铁长沙南站。调度人员杨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们从上午9点开始执勤,29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不停穿梭,“今天突然出现这么大的客流,就是袁老的魅力”,“让人感到非常欣慰的是,第一,来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第二,很多爸爸妈妈带着小孩子来”。
还有出租车司机们自发组织了免费接送车,也有人空运菊花在路口赠送给祭奠的人们,浏阳的水电工郭庆伟将车停在路边,免费提供口罩,他送出了2000多个口罩。“老爷子让我们吃饱了饭,我就想表示一下感谢。”
灵堂前,人们用爱攒成一座精神的丰碑。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一定会好好吃饭! ”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昨夜山河齐震撼,今朝国士辞九州。
国士无双,袁老一路走好。——一个因为您而吃饱的年轻人。”
“谢谢您让我们都能够吃饱饭,希望世上再也没有人忍受饥饿。”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获颁“共和国勋章”时,颁奖词这样评价: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袁隆平曾经说,“我讲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在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也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
袁隆平这辈子都在朝着这个梦想努力,一步步靠近梦想。
饥饿,曾经是纠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噩梦。
75岁的湖南人李建荣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稻亩产量只有两三百斤,大家都挨饿,吃一顿饱饭就是当时人们最大的享受。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他希望研究出高产的种子,不让老百姓饿肚子。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正是这一篇“雄文”冲破了当时“水稻作为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理论禁区,一举奠定了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历史地位。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解释,受历史环境因素影响,我国当时与国际科技界基本为“零交流”。袁隆平院士的原创性发现,开创了杂交水稻学科和杂交水稻产业。
此后,他与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选育计划。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袁隆平给这株野生稻取名为“野败”。他曾说,没有“野败”就没有杂交水稻。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育成我国第一个三系杂交稻野败不育型“二九南1号A”。
全国劳动模范、隆平高科副总裁兼首席专家杨远柱回忆:“记得1976年,生产队种上了一种叫‘南优2号杂交水稻,比原来的常规稻亩产提高了200多斤,而且米饭也很好吃。”
“南优2号”正是全世界最早成功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
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
袁隆平,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中国育种专家群体的旗帜。袁隆平的成功也是我国几代育种专家大协作的成功,他本人则是无可置疑的领军者与组织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认为,正是袁隆平带领全国大协作,推动了杂种优势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为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飯碗夯实了基础。
1987年,袁隆平主持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展开全国性大协作。
然而,两系法杂交水稻1989年一度遭遇严重危机,甚至让不少从事两系杂交稻研究的专家认为两系杂交稻面临失败。彼时,正是袁隆平力挽狂澜。
据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回忆,1989年,长江流域出现了罕见的盛夏低温,当年全国两系法制种大面积失败,很多专家认为两系法行不通。
袁隆平没有轻易退却,而是找出了问题所在,最终解决了难题。邓启云说:“如果没有袁院士,当时两系杂交稻的研究就全线下马了。”
杨远柱介绍,2009—2018年全国推广面积前3名的杂交稻均为两系法杂交稻品种。
在杨远柱看来,杂交水稻育种进度如此之快,全国大协作是关键,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比如说,安江农校李必湖发现“野败”以后,分发给参加协作的所有单位,湖南、江西等省迅速培育出一批优良的不育系,这些新不育系又马上分发给各成员单位,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各地就筛选出一批强优势组合。在那个年代,只要能出好品种、只要能为老百姓多打粮食,科学家就会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资源拿出来分享。
谢华安则指出,袁隆平的基础研究成果与无私分享的育种材料,为全国各地水稻育种事业提供了源头活水,“创造了科学研究历史上的协作典范”。
新时代呼唤新的大协作。
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之后,中国种业开启了市场化征程。有种业专家曾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坦言,在市场化激励机制下,全国大协作很难开展,大家也能凑在一起开会,但是一谈到关键技术问题,要贡献自己的资源,每个人就开始打太极,或者雷声大雨点小。
与此同时,孟山都、杜邦先锋等外资种业巨头纷纷大踏步进入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种业市场。相比这些跨国种子公司,国内种子企业无论从研发能力、资金实力、人才优势还是市场化的运作经验等方面,都不在一个量级,靠单个企业去对抗跨国巨头,难以匹敌。
2014年底,原农业部成立了国家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领导小组。当时,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需要不同的部门和单位,站在国家一盘棋的全局上考虑,去推动这个事情。
很快,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的做法写进了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培育和推广适应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
联合攻关成果丰硕。农业农村部2020年9月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透露:2014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启动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以及马铃薯、油菜等重要粮食和特色作物的良种攻关。经过6年多的不懈努力,通过在基础研究上大联合、在资源材料上大整合、在育种技术上大集成、在产业链条上大贯通,选育了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突破性新品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年发布的《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基本建立,成功培育出数万个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新组合,实现了5~6次大规模更新换代,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
5月23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上市公司隆平高科(000998.SZ)发布公告称:袁隆平院士为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组织推进杂交水稻高产技术攻关,为杂交水稻发展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中国粮食持续增产与安全保障、世界农业科技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隆平高科是我国最大的杂交水稻育种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累计培育国审杂交水稻新品种412个,其隆科638S和晶4155S等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不育系,由此育成的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在2018年 和2019年连续两年居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前三位。
2019年发布的《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7年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分别为6916.9公斤、5481.2公斤、6110.3公斤,较1996年分别增长11.3%、46.8%、17.4%,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别高50.1%、55.2%、6.2%。
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50.1%养活了无数的中国人。
高产,始终是袁隆平摆在第一位的目标。他希望,让杂交水稻更高产,让更高产的杂交水稻推广面积更大,养活更多的人。
1996年,原农业部正式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1997年,袁隆平院士发表著名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提出“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水稻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和设想。在该技术路线的指导下,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迅速步入快车道。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已开始推进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布局。2019年10月,由袁隆平亲自挂帅出任董事长的湖南隆平高科第三代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揭牌,标志着袁隆平领衔科研攻关的第三代杂交水稻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技术正迈入应用转化阶段。
2020年11月,在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早稻和晚稻两次测产累计亩产达到3061.52斤,创产量新高。
在那之后,袁隆平又提出两个新的目标: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2000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即将“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
最新的成果是,2021年5月10日,由袁隆平任首席科学家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试验示范”项目在三亚测产再获佳绩,“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2016年9月12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文50周年及中国超级稻研发20周年时,对于杂交水稻与超级稻取得的成就,袁隆平说:,“当时,我怎么也不会料到杂交水稻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大。”他表示,如今,中国约57%的水稻面积种植雜交水稻;国际上杂交水稻面积550万公顷,但是全世界有22亿亩水稻,如果世界上有一半的稻田都种上了杂交稻,所增产的粮食,按平均每公顷增产两吨计算,可以多养活4亿至5亿人口。
袁隆平倒在了追求梦想的路上。他的保健医生介绍,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4月7日,转到长沙住院。
2021年5月22日,这位自称“90后”的老人走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杂交稻陷入“高产但不好吃”的质疑之中。
杨远柱认为,不同发展时期,农民对杂交水稻品种的选择不一样。在20世纪70—80代,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农民只要求品种产量高,对品质、抗性的要求不高。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市场对稻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对品种的要求,由过去的“单一高产”逐步转向“优质、高产、抗病、广适”综合性状突出的品种。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吃不饱的时候,高产的确是杂交稻育种的首要目标,但是,早在十几年前,水稻育种就已经从追求“单一高产”向“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全方位发展。“第一期和第二期超级稻的口感确实糙,第四期超级稻的口感已经很好了,优质和高产并不冲突。”
其实,早在2008年,袁隆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就明确表示,过去认为高产优质是一对矛盾,“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这个观点要纠正了。虽然既高产又优质难度比较大,但是通过科技进步,现在我们做到了既高产又优质。
他说,我们的“超优千号”产量很高。日本稻米协会副会长品尝了“超优千号”后表示,可以与日本著名的优质米“越光”媲美。
但“超优千号”的产量却比“越光”米要高很多。“我们在广西灌阳有5万亩稻田,‘超优千号优质米产量800公斤以上,再生稻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高亩产可达500公斤。而日本的‘越光米亩产只有800市斤左右。”
高产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十分重要,优质是追求提升的发展要求。对此,袁隆平强调,不能搞牺牲产量来求优质,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应该要搞既高产又优质的800公斤”。
杨远柱介绍,2016—2018年,国审杂交水稻优质率已达到50%以上,其中二等以上高档优质稻达到12.5%。
“全国盐碱地有十几亿亩,我们如果能发展到一亿亩种海水稻,亩产300公斤,增产的粮食就是300亿公斤。300亿公斤是什么概念?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2016年,85岁的袁隆平给自己立了一个新的目标:将荒芜滩涂变为万顷良田。
海水稻并不是在海水中种植的水稻,而是能够在一定浓度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品种,因此也称为耐盐碱水稻。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霞回忆说,自2012年开始,袁隆平院士带领青岛研发团队开始耐盐碱水稻的研发。
2016年10月,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后又倡议成立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是全国农业领域首批启动建设的3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他们的目标是,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碱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实现年增产3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
2020年,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宣布,目前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8~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2018年开始,袁隆平院士团队在新疆岳普湖县开展海水稻种植试验。岳普湖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土壤盐碱化严重,pH酸碱度高达7.8,90%的耕地中土壤盐含量超过了千分之十五,被视为“农业的荒漠”。
2020年的测产数据显示,这里的海水稻平均亩产达548.53公斤。当地计划改造超过10万亩盐碱地成为优质农田。
从离海洋最远的沙漠到东海之滨的江苏,“荒滩变良田”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介绍,目前培育出的连鉴5号、连鉴6号均已通过国家耐盐碱区域试验,连鉴7号、连鉴9号也已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平均亩产达到490公斤。徐大勇说:“我相信,沧海变桑田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袁隆平曾说:“我认为,在中国实现耐盐碱水稻种植1亿亩的目标,前景很美好。”
责编:郭芳 guofang@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