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理
堰下村位于江苏省沭阳县,20世纪80年代初还是一个户均不足三分地、村民常年吃不饱的贫困村。从部队返乡的村支部书记李彦春带头发展花木产业,2004年前后接触到电商平台,打开线上销售新渠道。如今堰下村电商产业十分发达,村民们利用信息化平台,将自家培育、采购的花木进行“网上直销”销往外市、外省,甚至外国。
自此村庄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木产业电商交易基地,不少村民都开起了高档小轿车,在县城省城买了楼房,村里老老少少各司其职,忙碌而充实,乡村振兴的雏形在这里初显……
像堰下村这样以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的乡村,在全国还有很多。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4月20日在陕西柞水县考察时强调,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我国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他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
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要素作用,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促进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助力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村电商凭借线上化、非接触、供需快速匹配、产销高效衔接等优势,在县域稳产保供、复工复产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凸显。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联合发布的《2021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称,农村电商正成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大举措,成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成为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超常规武器。
农村电商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商务部近日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0》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
“各位网友,这是一款浓香型茉莉花茶白玉螺,味道甘甜,售价是118元250克。”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一家茶厂,主播小静对着手机镜头,向直播间的网友介绍茉莉花茶,在她面前,摆放着不同品种的茶叶和泡开的茶水。
作为广西“农村淘宝第一县”,横州市借助一根网线,将“数字”融入茉莉花、砂糖橘、甜玉米等传统产业,接入了利用电子商务、物流体系铺成的致富道路。据悉,目前横州市共建成1个县级物流中心,15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020年全县活跃网商4600多家,电商交易额45.55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6.47亿元,同比增长38.17%。
横州市是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农村电商基础的不断夯实。从农村网民数量来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占全国网民整体比例超三成,较2020年3月的增速达21.18%。
从互联网普及率来看,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2020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距一直在不断缩小。政府始终坚持把网络设施建设作为基础条件,与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统筹考虑,突出网络基础设施的公益性,持续加大电信普遍服务支持力度,提供了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
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来看,2020年,全国共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212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3.7万个。农村地区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量超过300亿件。我国在基本实现快递网点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将快递直投到村比例提升至超过半数。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弥补了数字鸿沟,为推进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0》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6年的0.89万亿元增长到 2020年的1.7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1%。农村电商实现跨越式发展,电子商务加速赋能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发展,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助力脱贫攻坚完美收官
自电商扶贫被纳入扶贫攻坚以来,各地政府积极探索适宜本地的电商扶贫模式,多地走出了电商扶贫特色路、致富路,脱贫地区的群众、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被纳入“全渠道电商+特色产品网货+贫困户”的电商产业链条,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带动、农旅带动等方式,共享产业增值收益,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电商扶贫可持续性机制日益成熟,电子商务助推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国家级脱贫县网商总数达306.5万家,较2019年增加36.6万家,同比增长13.7%。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积极发展木耳种植产业,联合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龙头企业,帮助企業健全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网络体系,借助电商平台带货能力将柞水木耳推向全国。2020年,人民日报直播间、淘宝直播间同时推出薇娅、李佳琦等当红主播进行直播带货销售柞水木耳,直播间累计2200万网友一起下单,柞水县的木耳走俏市场,开始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0A350C59-058F-48DB-86A0-9649B2FD6ABD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832个国家级脱贫县网络零售总额3014.5亿元,同比增长26.0%,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406.6亿元,同比增长43.5%,远远高于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6.2%的同比增速。
截至2020年底,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的“扶贫832平台”(即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累计入驻活跃供应商8739家,覆盖22个省832个脱贫县,累计成交总额突破80亿元。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会同字节跳动、联合22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省级农业农村信息中心,开展了“110”网络扶贫创新活动,直接销售农产品5.83亿元,带动110个参与县农产品电商销售比例与全国同步提升到10%以上,打造110个特色品牌,培训扶贫达人1055人。
电商扶贫规模化发展拉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特色产业链、重塑价值链,带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规模效益全面提升,为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模式、新业态成“新亮点”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动了县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拉动县域农村电商迭代创新提速,直播电商、网红带货、社区团购、农旅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在县域掀起热潮,手机变成了“新农具”,数据变成了“新农资”,直播变成了“新农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络直播、短视频带货等呈现爆发式增长,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的岗位,帮助大量无法及时返工返学的农民工、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在县域市场释放巨大能量。
网络直播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场景感、体验感等优势,成为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商企业、县域网商等创新升级数字营销方式的重要选择,大家纷纷开展直播业务。
快手《2020年快手三农生态报告》显示,2020年三农创作者电商成交单数超过5000万,快手三农电商用户比2019年增长330%。抖音平台探索发展“兴趣电商”,“蜀中桃子姐”通过制作反映农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的美食教学短视频,吸引超过2000万粉丝,带动自家生产的钵钵鸡、麻辣兔头、麻辣萝卜干等农产品实现销售上亿元,每月带货超百万,年纯收入上百万。
网络直播、短视频作为新时代的信息普惠工具,简单易学。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等开展电子商务,为自家农副产品、文旅产品、原生态风光等带货,涌现了一批“网红”新农人,分享数字技術红利,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生鲜电商发展加速,阿里巴巴、腾讯、京东、 美团、拼多多、滴滴等大型电商平台进入这一领域。从2020年来看:
6月,滴滴推出“橙心优选”。
7月,美团上线美团优选,成立优选事业部。
8月,拼多多社区团购项目“多多买菜”上线,首批补贴金额接近10亿元。
9月,阿里巴巴成立盒马优选事业部。
2021年1月1日,京东上线“京喜拼拼”小程序,正式进军社区团购。
腾讯通过投资谊品生鲜和食享会等生鲜电商人社区团购……
此外,专门从事社区团购的平台,如十荟团、兴盛优选、源创优品、考拉精选等,以及来自传统行业的企业,如快递行业的顺丰和申通,房地产企业碧桂园和万科,以及传统生鲜超市物美、永辉、美宜佳等都积极加入该领域。
社区团购模式通过将农产品原产地与社交用户直连,叠加丰富的营销和裂变手段,搭建了农产品直供直销最短通路,能够让农村中小型经营主体直接触达国内消费大市场。该模式利用互联网手段聚合订单,可以推动农业农村地区购销需求集中、上下行需求规模化匹配、农业农村产业链高效整合,可以为解决我国农业生产流通中长期以来面临的小生产和大市场、集中性市场和分布式需求的矛盾提供新的路径,发展潜力巨大。
链接
2005-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内容摘录0A350C59-058F-48DB-86A0-9649B2FD6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