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莹,徐晓明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 感染科,广东 中山 528415)
甲型流感是一种常见的流感病毒,于2009年在墨西哥和美国暴发,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毒传播速度之快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恐慌,许多人因体内缺乏抗体导致感染,患病后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流涕等症状,严重者还伴有肺炎、小气道功能障碍或心、肾衰竭等,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较多,主要为消化道、眼结膜和呼吸道等,一般情况下,临床将发热患者归类为症状严重范围,该类患者精神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需及其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甲型流感发热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的观察主体均随机抽选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时间段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甲型流感发热患者,人数为106例,平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参照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18~47岁,平均(32.13±1.72)岁;观察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18~49岁,平均(32.24±1.83)岁。参照组患者的临床信息与观察组患者对应的数据进行对比,其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P>0.05。
1.2 方法。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主要方法为:护理人员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给予患者呼吸道隔离干预,并施以对症治疗,利用抗生素施行抗病毒治疗,叮嘱患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症的诱发原因、治疗方式等,利用口头健康宣教的形式提高患者对病症的认知程度。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患者的心理辅导,主要方法为: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协助其办理入院手续,并依据患者病症为患者解释甲型流感的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关于病症治疗的相关问题,并告知患者发热就诊属于对甲型流感监控的措施,消除患者对病情严重程度的紧张感[3];利用宣传手册、影音视频等形式向患者普及甲型流感的健康知识,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利用面对面的形式对负性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针对的心理疏导与安抚,缓解患者的陌生感与焦虑感,并可通过以往的案例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4];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扫与消毒,根据天气对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光度进行调节,并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新,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且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患者的焦虑与烦躁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且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为临床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5];叮嘱患者避免接触生猪或者在生猪场所逗留,提高患者的警惕感,做好自身防护,并对他人健康负责,避免病情出现传播。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利用医院自制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为三个类型,依据问卷分数进行划分,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同时,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主要利用利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其中SAS焦虑评分的临界值为50分,50~59分属于轻度焦虑,60~69分属于中度焦虑,>69分属于重度焦虑,分值越高表示其焦虑症状越严重;SDS抑郁评分的临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属于轻度抑郁,63~72分属于中度抑郁,>72分属于重度抑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相关数据经分析与汇总以后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甲型流感发热患者的计量资料可用“”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可用“%”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形式为P<0.05。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0%,观察组的数据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的比较。护理前,参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SAS评分与SDS评分方面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SAS评分与SDS评分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的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的比较( ,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53 51.47±4.13 42.33±4.54 50.01±4.23 41.36±4.32观察组 53 51.39±4.22 35.23±4.36 50.11±4.08 33.14±4.88 t - 0.0986 8.2116 0.1238 9.1819 P - 0.9216 0.0000 0.9017 0.0000
甲型流感是一种与感冒症状极其相似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变异后的H1N7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气溶胶等为传播途径。对甲型流感患者必须做好隔离与治疗工作,当患者出现发热现象,即体温高至38.5℃以上时会引起腹泻、头痛以及眩晕、呕吐等症状,面对这类发热患者要给予其更加优质的护理措施[6]。发热患者属于病情偏重的范围,患者或有悲观、抑郁的情绪产生,不利于病情恢复,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此类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通过温和的沟通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并使其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降低恐惧感,提高治愈自信心。给予甲型流感患者实施心理辅导与护理干预,对消除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具有较好的效果,也能促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加快康复速度[7]。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0%,其数据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具优势,表示相对于单一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辅导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护患之间矛盾发生的概率,使患者明确病症治疗的方法与效果,便于医护人员的工作,且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此外,观察组患者在SAS评分与SDS评分方面的数据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由此表明,良好的心理辅导能够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病情,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有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
总而言之,应用心理辅导联合常规护理的方式对甲型流感发热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使其能够积极接受临床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