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临床作用及提高诊断正确率观察

2021-06-05 02:12李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8期
关键词:低密度组间肝硬化

李昕

(监利市第二人民医院 放射科,湖北 监利 433325)

0 引言

肝癌作为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超过20万以上。肝癌的产生和患者的肝硬化程度有着紧密的关系[1],发病较为隐匿,且多数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为中晚期肝癌,错失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对于诊断肝硬化背景下的再生结节和小肝癌是治疗的关键,为了更好的开展治疗[2],需要尽快的进行诊断,为此,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10例,探究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采用超声和CT进行鉴别的作用以及提高准确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的患者110例,其中男86例,女24例,年龄34~80岁,平均(57.2±12.36)岁,经过手术病理切除组织学确定小肝癌患者为85例,病灶直径为1.1~3.0 cm,平均(2.0±0.7)cm,肝硬化再生结节25例。

1.2 方法。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超声和CT检查,详细方式如下:CT检查即选择螺旋CT机,对比剂选择碘海醇,扫描的参数设定为管电压100~120 kV,管电流为200~300 mA,扫描层厚为1.0~1.2 mm[3],螺旋的距离为3。患者先进行常规的平扫,即在扫描开始之前的0.5 h,先指导患者服用800 mL的温开水,之后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先屏气呼吸且在呼气末进行常规的CT平扫,扫描的范围从患者的膈顶开始,一直扫描到肝部下缘,之后再慢慢的体征视窗确保小肝癌的病灶能够充分的显示,初步确定肝癌病灶的位置之后,在患者的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海醇100 mL,注射的速率为每秒2.5~3.0 mL,注射完成之后将CT切换成为动态增强扫描的模式[4],在动脉期,注射碘海醇25~30 s,门静脉期,注射碘海醇65~70 s,在延迟期,碘海醇注射3~10 min,对患者的全肝进行扫描,确定病灶的特征,之后将扫描完成的图像传到工作站,由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进行重建[5]。超声检查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的参数为探头频率为3.0~4.0 Hz,所有的患者保持空腹12 h以上,检查的时候患者保持平卧位,保持放松的状态,先进行常规检查以确定肝脏的形态[6-7],回声,初步的判定病灶的位置。再详细对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回声等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之后再切换成CDFI模式,对患者病灶内部和四周的组织血流状况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1.3 观察指标。统计和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于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小肝癌的声像图特征。

1.4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记录的数据核算进SPSS 20.00软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率(%)表示,执行卡方检验,组间对比若P<0.05,则判定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于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诊断准确率。110个病灶中,采用CT检查的发现103个,其中小肝癌病灶82个,肝硬化再生结节21个;漏诊7个病灶,占比 7.27%,其中小肝癌7个,肝硬化再生结节1个。超声检查一共发现95个,其中小肝癌病灶75个,肝硬化再生结节20个,漏诊15个,其中小肝癌12个,肝硬化再生结节3个。CT对于诊断小肝癌检出准确率高于超声组,组间具有差异(P<0.05),CT对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诊断率高于超声组,组间不具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于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诊断准确率[n(%)]

2.2 分析小肝癌的声像图特征。在超声的检查下,病灶呈现出低回声且光点比较细小且均匀,会看到较为明显的血流信号。CT平扫则能够看到较为清晰的低密度病灶;在CT增强扫描下则能看到比较典型的动态强化,肝动脉期会有较为明显的高密度结节,门静脉期呈现出低密度灌注。

3 讨论

肝硬化和肝癌的产生较为密切,需要尽早的进行检查和规范化治疗,以此提高预后。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均属于肝硬化进展期的疾病。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肝癌是长期病情演化的过程,肝硬化再生结节可能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8],当其慢慢的发展成为不典型增生且日趋严重之时,转变成肝癌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尽早的判定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对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对于病灶直径小于3 cm或者2个病灶的直径之和小于3 cm的肝癌的诊断率越来越高[9],已能为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肝硬化再生结节血供匮乏,病灶为不明显的强化特征,会造成其增强的规律和正常的肝组织较为相近,所以利用超声无法准确的判定。本次的实验数据可知,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肝硬化再生结节多数的病灶可以看到血流的信号,只有少数的病灶没有血流信号[10],且所有的病灶都会有较强的回声,存在恶性病变的可能,但无法以此作为判定。肝硬化再生结节经过CT平扫呈现出低密度病灶,边界较为清晰;CT增强扫描呈现出病灶强化不明显或者不均匀的情况,门静脉出现等密度强化,可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11]。本次实验数据还证实,25个再生结节病灶,经过CT检查发现21个,漏诊4个,超声检查发现20个,漏诊5个,CT检查肝硬化再生结节的准确率高于超声组,组间不具有差异(P>0.05),其说明了采用CT检查,能够减少漏诊的几率,能够清晰的看到患者病灶特点,尽早的排查有无恶性病变的几率。

在肝硬化的背景之下对小肝癌进行诊断,超声下,病灶呈现出低回声且光点比较细小且均匀,会有较强的血流信号,这就提示存在恶性病变的可能,但因肝脏的形态和结构的影响,CT检查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次的实验图像可知,CT平扫能够看到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病灶;CT增强扫描呈现出典型的动态强化特征,肝动脉期呈现出强化的高密度结节[12],门静脉期呈现出低密度灌注,出现典型的肝细胞肝癌病变的特点。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可知,110个病灶中,CT检查出小肝癌82个,漏诊3个,超声检查小肝癌75个,漏诊10个,经过对比,CT对于诊断小肝癌检出准确率高于超声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采用超声和CT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CT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低密度组间肝硬化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基于低密度网格覆盖分析的重访星座优化设计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