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胜利
爷爷高明旭(1918~1967),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高村人,年轻时靠租种他人土地养家糊口,勉强度日。1943年秋,他参加了革命,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原峄县武装部参谋长。
1950年3月,爷爷回村务农,先后担任互助组长、合作社社长、村党支部副书记、大队长等职。1950年,他带头组织了有8户人家的本村第一个林业互助组。采取“凑粮换树苗,按工计股分成”的办法,带领群众植树,两年时间造林600亩。1952年,他又组建了7个林业互助组,经过认真总结林业生产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造林、管林、护林制度。到1965年底,全村的2 200亩荒山全部绿化完成。他还在山坡上拦起63道山沟,以养土保水。同时,他也积极开展旱地育苗,向沂水、莒县的8个区提供了260多万株苗木,推动了这些地方的绿化工作。1955年,中央参观团来此参观后,对该村的林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授予锦旗一面。
1958年到1966年,他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将松树林改建成402亩苹果园和200亩山楂园,还营造板栗林500亩、刺槐林300亩,并在地沿、路旁、水边种植花椒、核桃、桑树11 000棵、栽种金银花4 800墩。后来,他虽不再担任村干部,但仍一心扑在山林上,为封山造林奋斗了一生,于看林屋中病逝。
听同村的老人说过,那时候爷爷就曾多次在不同场合为乡亲们描绘30年后的美好生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铁牛耕地,处处鲜花。现在看来这是很平常的事,可在70多年前,爷爷就能有这样的梦想,实在是很有远见。
那时候的条件十分艰苦,爷爷和他的同龄人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坚定革命信仰,战天斗地、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争先,才取得了那么大的成绩,才有了那么美好的愿景。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父亲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凭着当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北京军区陆军第38集团军当过兵的历练,不怕苦、不怕累,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利用山区优势发展种植、养殖业,带领全村走上了富裕路。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父亲也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那时候我刚上小学,每次父亲开会或者外出参观回来,总会给我们兄弟几个带些好吃的,有时是一斤油条,有时则是半包肉冻。记忆中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吃到叫作“榨菜”的美味咸菜,让我口舌生津,回味无穷。
父亲总是骑一辆“大金鹿”自行车,当时在村里这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了。那是母亲看到父亲经常步行来回十几里去镇里(当时叫公社)开会,非常辛苦,用家里的两头肥猪换来的。这辆自行车为父亲出了力,也为村里的父老乡亲帮过不少忙:邻居家的孩子半夜生病,是父亲骑车带他们去镇上的医院;有村民家里有急事,是父亲骑车帮他们来回传递消息。不管白天黑夜,不管父亲有多累,只要有人来求助,他从不拒绝。
我最羡慕父亲骑车时潇洒的动作和身影,幻想长大后也能拥有一辆自行车。有一次,我跟父亲说了这个想法,父亲摸着我的头,半开玩笑地说:“你好好上学,认真读书。等长大了,就不用骑自行车了,也许骑摩托车,也许开轿车。说不定,还可以开直升机上下班呢!”那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正在上小学,以为父亲是在讲童话故事——当时不要说轿车和直升机,村里连摩托车都没有,怎么可能像父亲说的那样呢?父亲是在做梦吧?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的梦想真的变成了现实。2000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绩,并于2005年光荣地入了党。我和身边亲朋好友也从摩托车到面包车,最后迎来了家庭轿车。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估计以后购买直升机的梦想也会实现。
吃晚饭的时候,我对儿子讲了我爷爷和父亲的梦想。他问我有什么梦想,我笑着对他说:“我不是梦想家,但我相信,不用多少年,中華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这就是我的梦想。”儿子鼓掌欢呼说:“你也一定会圆梦的!”
我们党一路走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我家祖孙三代党员不是梦想家,胜似梦想家。一个个梦想的底气和自信,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来源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来源于如今的大好形势。
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爷爷赶上了那个时代;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父亲赶上了那个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有幸赶上了这个好时代!
(编辑 文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