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海域风侯和波侯特征分析

2021-06-04 02:18黄子眉张春华申友利姜绍材
海洋预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波高监测站风向

黄子眉,张春华,申友利,姜绍材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北海536000)

1 引言

广西北海市涠洲岛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岛。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和发展,涠洲岛周边海岸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海岸工程结构物的建设必须考虑防御风和波浪的能力,因此涠洲岛海域风侯和波侯的特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风速和波高极值计算方面有过许多的研究。郑崇伟等[1-2]利用WW3(WAVEWATCH-Ⅲ)模式和实测波高数据,对中国海进行了概率数值预报以及大浪频率和长期变化趋势分析。丰鉴章[3]利用中国沿海14个台站的年极值资料,对年极值波高的分布特点及其频率曲线开展选配研究,得出选配两个对数正太曲线推算重现期波高和周期是一种新的途径。按照规定[4],对于年极值波高及其对应周期的理论频率曲线,一般采用Pearson-Ⅲ型曲线。曹兵等[5]在设计波高分布函数比较分析中,认为Pearson-Ⅲ型曲线与波高和周期的经验频率点一般都拟合良好。邓兆青等[6]利用Gumbel极值推算方法和Pearson-Ⅲ型方法计算出了渤海湾4个点的多年一遇有效波高。董胜等[7]将涠洲岛海洋站1961—1989年极值波高与风速的长期观测资料作为统计样本,基于二维Pearson-Ⅲ型联合分布,估计了年极值有效波高与风速的联合出现概率。夏华永等[8]在分析广西沿海多年一遇波高时,针对涠洲岛海洋站3个常浪向的极值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将根据涠洲海洋监测站1973—2018年风和波浪实时观测资料,先分析风和波浪的分布特征,再分别选出具有代表性的4个方向角的风速的年最大值和十分之一波高(H1/10)的年最大值,并采用Pearson-Ⅲ型曲线进行风速和波高的重现期计算,为涠洲岛海域海洋工程设计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2 数据与方法

涠洲海洋监测站波浪观测手段不统一,1973—2002年是自动观测,2003—2018年是人工观测。为了风和波浪资料年限的统一,本文对风和波浪的分布特征研究采用的资料年限为1973—1995年,对风和波浪的年极值计算采用的资料年限为1973—2018年。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是统计方法和Pearson-Ⅲ型分布曲线绘制方法。Pearson-Ⅲ型分布曲线绘制方法为[9]:

式中:hˉ为年平均最大风速或波高;cv为变差系数;hp为不同重现期设计风速或设计波高。

3 涠洲岛海域风的分布特征

本文根据1973—1995年涠洲海洋监测站逐日每小时风速风向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涠洲岛地处季风气候区[10],强风向为N和NNE,其平均风速分别为5.9 m/s和5.3 m/s;常风向为NNE和ENE,其频率分别为18.2%和12.4%;常年最少风向为NW,其频率为1.1%;其余各风向累年出现频率分布在1.5%~10.9%之间(见表1和图1)。

根据累年各月出现最多风向和次多风向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和图2所示。涠洲岛海域风向和风速随季节变化明显,1—4月盛行风向为NNE,5月盛行风向为SSE,6—8月盛行风向为SSW,9—12月盛行风向为NNE;夏季(6—8月)月平均风速最大,春季(3—5月)月平均风速最小,累年月平均风速在3.7~4.8 m/s之间,这与涠洲岛地理位置有关。

图1 涠洲岛海域累年风玫瑰图

图2 涠洲岛海域月平均风速变化图

表1涠洲岛海域风要素累年统计(1973—1995年)

表2涠洲岛海域风要素逐月统计(1973—1995年)

4 涠洲岛海域风速年极值计算

为了进一步研究涠洲岛海域风向风速的季节变化规律,本文统计了1973—2018年涠洲海洋监测站共46 a 16个方位角的年极值风速资料,并根据强风向、常风向和月出现最多风向选出4个风向角(N、NNE、ENE和SSW)的年最大风速进行重现期计算。根据Pearson-Ⅲ型分布曲线绘制方法,当n=46时,算出xˉ和cv,假设cs=2cv,再算出kp和xp,最后根据p、xp值绘制出Pearson-Ⅲ型分布曲线(见图3)。根据不同重现期计算方法[11],算出多年一遇的计算结果(见表3)。

图3 不同风向的风速Pearson-Ⅲ型分布曲线图

表3涠洲岛海域各向风速重现期计算结果(单位:m/s)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涠洲岛海域4个风向角风速的Pearson-Ⅲ型分布与极值风速样本的实测分布均拟合得很好。其中ENE向风速多年一遇值最大,10年一遇值为19.8 m/s,25年一遇值为26.9 m/s,50年一遇值为29.5 m/s,100年一遇值为32.1 m/s。反之,N向风速多年一遇值最小,10年一遇值为18.9 m/s,25年一遇值为20.8 m/s,50年一遇值为22.2 m/s,100年一遇值为23.4 m/s。

5 涠洲岛海域波高分布特征

本文根据1973—1995年涠洲海洋监测站波浪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涠洲岛海域波高(H1/10)的年平均值为0.6 m;强浪向为SSW,其波高(H1/10)的平均值为0.8 m,频率为16.2%;常浪向为NNE、SSW、NE和ENE,其频率分别为16.5%、16.2%、14.4%和10.5%;波高(H1/10)的平均值≤0.4 m的波浪频率为11.2%,波高(H1/10)的平均值≥0.7 m的波浪频率为9.2%,如表4和图4所示。

根据累年各月出现最多波向和次多波向进行统计,结果见表5和图5。涠洲岛海域波向和波速随季节变化明显:1—4月盛行浪向为NNE,5—9月盛行浪向为SSW,10—12月盛行浪向为NE~NNE;夏季(6—8月)波高(H1/10)的月平均值最大,其余季节月平均值稍小于夏季,累年月平均值在0.5~0.8 m/s之间。

图4 涠洲岛海域累年波浪玫瑰图

图5 涠洲岛海域波高(H1/10)的月平均值逐月变化图

表4 涠洲岛海域波浪要素统计(1973—1995年)

表5涠洲岛海域波浪要素逐月统计(1973—1995年)

图6 不同波向波高(H1/10)的Pearson-Ⅲ型分布曲线图

表6 涠洲岛海域各向波高(H1/10)的重现期计算结果(单位:m)

6 涠洲岛海域波高年极值计算

为了进一步掌握涠洲岛海域波高变化规律,本文根据强浪向、常浪向和月出现最多浪向选出4个波向(NNE、NE、ENE和SSW)波高(H1/10)的年最大值进行重现期计算。根据1973—2018年涠洲海洋监测站波高年极值资料,n=46,选取cs=2cv的适线,绘制出Pearson-Ⅲ型分布曲线(见图6),然后根据重现期计算方法,得出多年一遇的计算结果(见表6)。

根据计算结果:涠洲岛海域4个波向波高(H1/10)的Pearson-Ⅲ型分布与极值波高(H1/10)样本的实测分布均拟合得很好。其中SSW向波高(H1/10)多年一遇值最大,2年一遇值为2.4 m,25年一遇值最大为3.5 m,50年一遇值为3.7 m,100年一遇值为4.0 m。反之,NNE向波高(H1/10)多年一遇值最小,2年一遇值为1.4 m,25年一遇值最大为2.2 m,50年一遇值为2.4 m,100年一遇值为2.6 m。

7 结论

本文通过对涠洲海洋监测站多年风和波浪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涠洲岛海域风和波浪的分布特征。根据连续46 a的年极值资料,采用Pearson-Ⅲ型分布曲线分别对风速和波高(H1/10)的年最大值进行重现期计算,得出年极值分布情况。结论如下:

(1)涠洲岛地处季风气候区,强风向为N和NNE,其平均风速分别为5.9 m/s和5.3 m/s;常风向为NNE和ENE,其频率分别为18.2%和12.4%;其余各风向累年出现频率分布在1.5%~10.9%之间。

(2)涠洲岛海域风向和风速随季节变化明显:1—4月盛行风向为NNE,5月盛行风向为SSE,6—8月盛行风向为SSW,9—12月盛行风向为NNE;夏季(6—8月)月平均风速最大,春季(3—5月)月平均风速最小,累年月平均风速在3.7~4.8 m/s之间,这与涠洲岛地理位置有关。

(3)涠洲岛海域4个风向角风速的Pearson-Ⅲ型分布与极值风速样本的实测分布均拟合得很好,其中ENE向风速多年一遇值最大,10年一遇值为19.8 m/s,100年一遇值为32.1 m/s。

(4)涠洲岛海域强浪向为SSW,其波高(H1/10)的平均值为0.8m,频率为16.2%;常浪向为NNE、SSW、NE和ENE,其频率分别为16.5%、16.2%、14.4%和10.5%。

(5)涠洲岛海域波向和波速随季节变化明显:1—4月盛行浪向为NNE,5—9月盛行浪向为SSW,10—12月盛行浪向为NE~NNE;夏季(6—8月)波高(H1/10)的月平均值最大,其余季节月平均值稍小于夏季,累年月平均值在0.5~0.8 m/s之间。

(6)涠洲岛海域4个波向波高(H1/10)的Pearson-Ⅲ型分布与极值波高(H1/10)样本的实测分布均拟合得很好,其中SSW向波高(H1/10)多年一遇值最大,10年一遇值为3.2 m,100年一遇值为4.0 m。

猜你喜欢
波高监测站风向
珊瑚礁地形上破碎波高试验研究
基于漂流浮标的南大洋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研究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问题
风向
巩义市审计局重点关注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
基于外海环境预报的近岸岛礁桥址区波高ANN推算模型
逆风歌
检察版(六)
新德里成“世界最脏城市”
确定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