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荣
摘要:特色小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演化形成的新形态,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是推动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为强化特色小城镇产业创新发展的“蚁团效应”,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原理分析特色小城镇系统的资源、产业和人口的复杂性,以及系统与产业发展的内生关系,剖析了特色小城镇复杂系统的结构模式,和多样性、聚集性、选择性、非线性、自组织性、适应性和路径依赖性等特征,并将产业系统的空间结构演化分为聚集、增长和优化三个阶段,以贵州为例,提出特色小城镇产业创新发展要明确产业要素分布、重视主体相互作用、整合要素聚力发展、科学研判产业发展阶段等策略。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特色小城镇;产业创新;贵州;策略
一、引言
特色小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探索,产业是特色小城镇的根本,其空间组织与区域的经济、资源、环境、技术和文化等息息相关。在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时代浪潮中,特色小城鎮的产业创新发展是理性规划和科学选择的关键,可有效扩大其竞争力的“蚁团效应”,持续提供健康发展的生命力,巩固特色小城镇的立镇、强镇和兴镇的源动力。特色小城镇的发展脱颖而出,既是时代赋予的机遇,也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特色发展的生力军,有效连接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
培育和发展特色小城镇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产业的创新发展直接决定着其发展的经济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作为新型城镇化实践探索的重要空间载体,承载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有利于寻找有效的政策工具和搭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平台,增强其自身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小城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城镇品牌影响力。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任何系统主体的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为其复杂系统的产业发展过程和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不同的特色小城镇拥有各自的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产业结构、发展机制以及管理体制等小城镇发展基因系统,产业系统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基因系统,系统间、系统内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产业系统怎样在适应和优化过程中突出特色化,是特色小城镇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有必要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思考特色小城镇产业创新发展的复杂性、适应性和共生性,提高产业创新发展的理性发展逻辑。
二、复杂适应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简称CAS)是由约翰·霍兰教授提出,认为系统中行为主体具有自我适应、集聚的本性,并将系统各种复杂特征原因归结于主体的适应性。其核心思想是:系统复杂演化的根本动力源于系统中主体之间以及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和适应性,具有自适应能力的行为主体在交互作用中学习、积累经验,并通过改变系统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变化、系统的协调发展和演化。特色小城镇的复杂适应系统框架包括小城镇主体、主体聚集、要素流、非线性发展、目标多样性、特色标识、内部模型和系统积木块,分别在主体适应、进化与交流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同时,小城镇自身也具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小城镇主体是系统研究的出发点,主体自身运动的表现形式是“主体聚集”,主体间相互作用的载体是“要素流”,“特点标识”是影响要素流的重要机制,决定了要素流的方向和活跃度,系统通过主体聚集的过程、要素流持续的共同作用逐步达成“目标多样性”,无论是主体聚集的过程、要素流的运动过程,还是系统朝着目标多样性的运动过程都呈现“非线性发展”的特点。此外,将同一层级的不同子系统分别耦合就构成了系统的“积木块”,而“内部模型”是主体或子系统间互动的行为规则。小城镇产业创新发展目的在将其纳入一个更综合、更交融和更系统的框架,也是尊重特色小城镇系统发展存在的隐秩序。
三、特色小城镇系统复杂性和产业发展的内生关系
(一)资源、产业、人口的互动关系
资源禀赋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其分布差异、种类差异、储量差异是决定特色小城镇具有不同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定位。产业和人口规模是城镇体系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发展依托人口集聚度,产业规模决定城镇竞争力。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多样、发展定位不同,但“产业强镇”是它们一致的发展目标,特色小城镇因产业独特、功能集聚、规模适度、机制创新等特性使其在特殊阶段得以快速发展,在周围农村地区、区域小城镇中发挥“领头羊”和“排头兵”的示范效应。
如何定位特色小城镇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需要立足资源开发和利用、文化挖掘和传承,以产业创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集聚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从村镇向城镇的转变。人口集聚增加市场的就业需求,借助产业创新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市场需求成为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带动镇域和城乡人口以就业促增收,促进特色小城镇健康发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业和就地城镇化。
(二)特色小城镇系统复杂性和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产业系统是特色小城镇的动力系统,产业发展促进特色小城镇经济繁荣,带动城镇的全面发展。特色小城镇强调产业支撑,坚持以产业立镇、以产业兴镇、以产业强镇,产业发展和特色小城镇经济繁荣有直接的关联。城市发展积累因果理论认为通过积累和循环的产业发展过程,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产业的集聚创新与规模化生产为特色小城镇提供了良好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创新是特色小城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增强城镇运营的活力和发展动力,是特色小城镇提升自身“造血”功能的重要渠道,对加快推动区域发展有积极作用。
特色小城镇是促进产业集聚、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特色小城镇是要素集聚和产业创新的载体,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组织、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以及生产要素,具有显著的聚集功能。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指出,随着空间距离增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力逐步减小,对距离远、范围广的农村地区辐射影响较弱。区域中心城市的首位度较高,资金、信息、物流以及人才等集聚程度高,虹吸效应和乘数效应明显,产业发展基础好、增长速度快,无形中加大了中心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发展差距。特色小城镇是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吸附效应和聚集效应为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储备了劳动力基础和生产要素,通过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进而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四、特色小城镇的复杂适应性分析
(一)特色小城镇的复杂适应性结构模式
特色小城镇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从系统复杂性视角解析其产业结构模式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创新了理论分析视角。特色小城镇系统是由以城镇人为代表的多个适应性主体与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环境的空间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适应系统,基本结构模型具体分为城镇人主体系统、生活环境系统、生产环境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见图1),系统地解释了小城镇系统间的非线性复杂作用。城镇人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系统,主体系统与支撑系统、基础系统、动力系统的相互作用与耦合,同生活环境系统、生产环境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内外部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共同构建起关联度较高的特色小城镇共生复杂系统,促进产业系统的发展和演化。
(二)特色小城镇产业系统的基本特征分析
特色小城镇的产业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具备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特征。
1. 多样性
产业系统是特色小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系统的行为主体数量较多、规模差异大、市场份额各异,各行为主体与子系统的交互作用构成复杂的节点网络,并形成特色小城镇的驱动力。产业系统中的行为主体一般有企业、政府、社会团体、公众等,产业系统发展决策多根据经验、资源现状及宏观产业环境判断。
2. 聚集性
人口集聚加速小城镇产业转型,从乡村聚落到聚集区、从小村庄到小城镇,人口、产业、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加速其演化进程,并转化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系统。系统主体与社会活动的相互作用逐步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城镇的基本功能属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推动小城镇的繁荣与发展。
3. 选择性
特色小城镇系统具有选择性。微观表现在其系统内通过标识连接其子系统、子模块协调共生;宏观表现在其职能分工和产业协作定位,不同空间区位的资源差异导致其具有“地域标识”,依赖的基础资源存在差异,主体通过“流”的传递和连接实现聚集、选择、优化,选择性强的要素流激发小城镇的产业创新活力。
4. 非线性
产业系统中拥有多层级的子系统,子系统的行为主体拥有不同主观的目的,使得产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从而决定了产业系统均衡发展的随机性和动态性。产业系统的整体行为不是部分行为主体的简单相加,任何主体的行为都存在“蝴蝶效应”,相互耦合、优化协调共同作用于产业系统。
5. 自组织性
特色小城镇的产业自组织系统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抵御外部环境的扰动性较强。产业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资金、信息、能量的交换,表现为产业系统自组织系统的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内在发展秩序,通过自组织演化形成稳定的非平衡系统。
6. 适应性
产业系统具备适应、学习的能力,不同的企业、顾客、竞争者、替代者和上游供应商均具备收集市场信息的能力,相互学习适应形成特色小城镇产业系统错综复杂的动态网络。主体在产业系统的重组和创新中加速演化,从而提升行为主体适应产业系统变化的能力,共生适应、共同发展。
7. 路径依赖性
当前产业系统的行为和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和生产范式对于特色小城镇产业的空间聚集有较大的路径依赖性。产业系统中行为主体在空间基本单元的形成与发展、组合与分离、竞争与合作的演化过程中,受到知识的不完全性和时间的不可逆性,加上收益递增和技术溢出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受到常规性决策的限制。
(三)特色小城镇产业系统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
CAS理论重视行为主体主体系统的小生境(即生态位),主体与环境的适应性关系表现在刺激-响应的过程中。微观主体的适应性进化代表刺激的作用,宏观系统的响应代表对微观主体的反作用,微观主体的刺激推动宏观系统的层次分化,因此对于特色小城镇产业系统的空间结构演化可视作由城镇人适应性行为而产生的“刺激-响应”模式的空间效应的演化。特色小城镇的产业创新行为主体从资源整合、重新建立、资源再配置过程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并逐步占领特色小城镇产业的生态位,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思想和理论逻辑认为特色小城镇产业创新发展需要认清产业聚集体的空间形态。
1. 产业聚集阶段
产业系统的主体以规划师、政府、企业等为主,根据特色小城镇优势资源发挥核心资源的地域“标识”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生产和消费,促进政府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社会服务等,引导市场资源、消费主体、生产企业的行为在空间聚集。通过引导和发展聚集体带动资源要素的空间集聚,搭建形成多区域、多层级、多类型、多节点的相互联系的产业网络系统。产业网络系统借助“流”的作用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资金、信息、人口、物质等要素的交换、选择、取舍,其中以人口和资金为基础流的“要素流”促进特色小城镇产业主体的空间聚集。
2. 产业增长阶段
产业系统聚集阶段受到政府、规划师、企业、公众等不同行为主体的利益驱使、外部环境的干扰影响,聚集体产生差异化发展,导致特色小城镇产业系统内部结构在空间增长过程中产生非线性作用,从而引起产业聚集体和特色小城镇呈现非线性增长。同时,特色小城镇产业系统的微观主体适应性行为产生的空间效应和结构演化,在不同主体的适应性过程中导致产业空间结构呈现非线性变化,从而从微观传导上扩大宏观系统的响应。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更加注重宏观政策支撑、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地域品牌塑造、规模总量扩大、功能品质提升,夯实产业的地域“标识”影响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空间聚集体实现规模增長、呈现层次分化。
3. 产业优化阶段
产业优化阶段具体表现为产业聚集、增长、扩张到一定程度后,行为主体的优化、主体间相互作用的优化、产业系统的整体优化。
第一,行为主体的优化主要是参与聚集的企业和社团,通过聚集刺激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聚集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新生企业。
第二,主体行为间相互作用的优化主要表现为以产业划分的企业在市场中的规模占有量、各产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产业分工位置、市场主导权和影响力的战略协作关系,是产业系统对知识、信息、资源的发现、学习、吸收、整合的创新和再创造,是决定产业系统均衡发展的稳健因素,是产业系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体现。
第三,产业系统的整体优化主要表现在不同产业进入特色小城镇复杂系统后预测、试探、竞争、合作、优化、共生等过程的演化。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耦合更加协调,协同发展机制更加科学,扩大了原有聚集体规模和功能属性。同时,特色小城镇产业系统的优势资源得到更广泛、更有效、更合理的利用,巩固了聚集体的产业生态位。
不同阶段的产业聚集体的演化呈现不同属性、不同特征、不同规模的,通过“流”的连接贯穿形成有机联合、联系紧密和结构合理的产业网络系统,优化了特色小城镇系统的空间结构,并涌现出新的特质,提升产业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五、贵州特色小城镇产业创新发展的策略
贵州是我国西南典型的山地内陆省份,小城镇是全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是贵州引领高质量发展和推动新跨越的创新之举。在国家公布的特色小城镇名录中贵州省共15个小城镇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八、西部第二,全省小城镇产业富有“小、精、美、富”的特色,坚持“绿色、新兴、高端、特色”的定位,形成“产、城、文、旅”融合格局。特色小城镇产业创新发展的实践和运行机理核心是“流”,即以资源为根基的主导产业发展带来的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和要素流,在学习、经验积累、扩散、增长的过程中表现出乘数效应和再循环效应。
(一)明确产业要素分布
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作为特色小城镇基础环境,特色小城镇产业创新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规模和产业竞争力,影响着其在区域城镇体系的分布形态和空间结构。贵州小城镇的产业丰富、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在产业创新发展中应注重产业要素的空间布局,突破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矛盾局面,在竞合战略下达成资源要素从分散到集聚、从竞争到“竞合”的发展方式转变,释放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的空间活力。
(二)重视主体相互作用
特色小城镇的产业创新发展从规划到落地实施,涉及多个主体的相互耦合,系统内外部环境要素与各主体的适应性差异实现交互、影响,并将涌现到区域的产业空间结构上,促使空间结构发生外部增长、内部极化、规模扩张、层次分明、类型各异的空间聚集体。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注重主体的相互作用,提升主体的适应性,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
(三)统筹整合系统内外发展要素
贵州特色小城镇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统筹整合系统内外产业发展的要素,建立要素间的良性发展机制。首先,充分挖掘和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增强产业发展基础,创造发展和提升空间;其次,顺应特色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跳出产业同质化竞争的洼地,提高产业创新发展的竞争力。
(四)科学判断产业发展阶段
坚持复杂性和适应性的理论内涵,准确把握不同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水平和演变轨迹,科学研判不同演化阶段的特征,结合不同小城镇产业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避免因小城镇产业系统内部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产业发展出现的内部不协调,影响特色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小涛,徐建刚,张翔,胡宏,林蔚,李弘正.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城市规划[J].生态学报,2016(02):463-471.
[2]杨仲元,徐建刚,林蔚.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旅游地空间演化模式——以皖南旅游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6(06):1059-1074.
[3]侯汉坡,刘春成,孙梦水.城市系统理论: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认识[J].管理世界,2013(05):182-183.
[4]扈万泰,王力国.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2015(06):11-16.
[5]邵明昭.我国小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4(04):179-184.
[6]周慧,李健,宋雅杰.城市产业共生网络的复杂性与管理模式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03):35-38+43.
[7]李娜,仇保兴.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与空间优化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01):8-12.
*本文为202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省领导指示圈示课题“推动贵阳贵安高质量融合发展研究”(编号:2020QS04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經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