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晗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结束了30多年来高速增长的局面,进入了增长速度放缓,发展质量提升的阶段。因此,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南省地处中原,人口众多,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更是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河南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在支撑中部地区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给河南省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也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河南省要更好地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充分展示河南省的战略地位。初步核算,2018年河南省GDP为48 055.86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近10年GDP实现了166.7%的增长,但经济增长数量迅速提高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却没有相应的提高。根据《201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河南省PM10的平均浓度为103微克/立方米,PM2.5的平均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SO2的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都超过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标准数,由此可见,在发展过程中河南省所依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并未得到根本转变,高能耗、高污染现象依然存在,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然受到严重威胁。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出发,河南省应该以自身优势出发,以创新为驱动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借助新旧动能转化,培育新动能和竞争优势[1]。因此在河南省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需要研究环境规制、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互动机理。当前研究均只限于环境规制或者产业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缺乏三者之间的互动机理。因此,本文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例,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机理。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最典型的理论就是“污染避难所假说”。该理论认为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环境规制力度越大。环境规制会加大企业生产的成本,减少企业的利润,资本的逐利性会使企业向环境规制弱的地方转型,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王翔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方法实证分析后得出:环境规制对工业转型升级具有持续动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发挥重要作用的中介变量[2]。环境规制并不是会无条件倒逼工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其中,空间异质性也会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及FDI的交互效应产生重要影响。李强等均认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在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受环境规制影响较大,中部、西部地区则没有显著的影响[3-6],但郑金铃认为环境规制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调整的影响较大[7]。目前,学者们对环境规制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影响研究较多,少有学者关注间接影响。余东华、崔岩将环境规制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又分别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层面研究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8]。钟茂初等认为,环境规制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是“非线性”的,存在门槛效应,仅当超过环境规制的门槛值时,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9]-[10]。马冬玲通过选取159个地级市,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西部地区存在负相关关系[11]。
国内外大量学者研究了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是“遵循成本说”,认为环境规制会加大企业成本,不利于经济发展[12-14]。第二种观点是“创新补偿说”,认为环境规制能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倒逼企业科技创新,进行技术开发以此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最大化。学者们认为长期的环境规制政策有利于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即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效果[15-19]。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即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异质性。李强、王琰将环境规制分为不同的类型,通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每种类型的环境规制与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均存在“U”型关系,而且每种类型的促进作用不一致[20]。童纪新、王青青认为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21]。此外,王群勇、陆凤芝认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的强度低于门槛值时,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跨越门槛值后,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不显著[22]。
学者在进行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时,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产业转型单向推动了经济增长。于淑艳以辽宁省为例分析得出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经济增长[23]。何燕以湖南省为例分析得出产业升级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助推作用[24]。渠立权等利用江苏省各市相关经济数据,得出江苏省各地级市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空间差异性[25]。车明好等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得出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即当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小于某一数值时,产业结构高级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没有促进作用[26],另一种观点是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27-28]。孙皓、石柱鲜从行业劳动力比率的视角对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相同的影响关系,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检验,而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冲击具有滞后效果,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具有时变性质[29]。
已有文献重点研究了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两两之间的关系。但总的来说,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现有文献鲜有触及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多是从省级层面出发进行实证分析,缺乏对某个特定区域的理论分析研究。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拟做如下两个方面的拓展:一是通过模型推导识别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研究河南省18个地级市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实现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边际贡献。
本文借鉴Copeland and Taylor和邓慧慧、杨露鑫的两部门生产模型,将排污费纳入生产函数,通过模型推导得出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30-31]。
假设一个地区有A、B两个生产部门,分别生产产品a和b,其中,a为非绿色产品,生产过程中将会排放e单位的污染物,a产品定价为p;b产品为绿色产品,将其定价为1。
在a、b两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均只投入资本(K)和劳动力(L)两种生产要素。则产品a、b的C-D生产函数为:
(1)
(2)
在没有进行任何环境规制时,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与产品a的产量是成固定比例的,因此要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进行环境规制,将一固定比例(θ)的要素投入(1)中,构成如下产品a的联立生产函数方程:
(3)
(4)
(5)
在既定的生产条件约束下,实现产品b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为:
(6)
其中,r、w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价格。将方程(2)(6)代入产品b的总成本函数可得:
(7)
同理,在没有进行环境治理的情况下,生产产品a的边际成本为:
(8)
假设政府对每单位污染排放物征收τ单位的排污费,则生产产品a的成本最小化条件为:
(9)
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得到:
pa=mcaa+τe
(10)
结合方程(9)(10),可以计算A部门单位产出的污染物排放为:
(11)
根据上式可以发现,当非清洁产品a的市场价格提高时,企业会因利润增加而增加生产,从而产生更多的污染排放;当环境治理强度增加时,由于企业成本的攀升导致利润下降,因此,会减少产品a的生产,从而较少污染物的排放。
A、B两部门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πa=pa-rKa-wLa-τe
(12)
πb=b-rKb-wLb
(13)
将排污费考虑到产品定价,并将方程(3)、(11)代入方程(12)可得:
(14)
(15)
(16)
这个地区两种要素总的禀赋为:
∑K=KaFa+KbFb
(17)
∑L=LaFa+LbFb
(18)
将方程(1)(2)(15)(16)代入方程(17)(18)可得A、B两部门的均衡产出为:
(19)
(20)
令
将方程(19)和(20)分别对排污费τ进行求导,以此来观察环境规制对两种产品均衡产出的影响:
(21)
(22)
由(21)和(22)可知,当环境规制的强度增大时,非绿色产品的均衡产出会减少,绿色产品的均衡产出会增加,以此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最终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一:环境规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假说二: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假说三: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共同作用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考虑到数据的获得性,本文选取了河南省18个地级市废水、废气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来构建环境规制指标,其中废气排放量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的总和。本文参考综合指数法对三个指标进行处理来构建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环境规制程度。
首先,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其中,z-score标准化方法适合于最大值与最小值未知的情况;Min-Max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且已知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因此借鉴原毅军、谢荣辉的方法,利用Min-Max方法对三个指标进行线性标准化处理,将三个指标分别转化为0和1之间的数值[5],公式为:
其中,i是指地级市;j是指污染物的种类;PRij是指某地级市某种污染物某年排放量的初始值;max(PRij)是指某地级市某种污染物某年排放量的最大值;min(PRij)是指某地级市某种污染物某年排放量的最小值。
其次,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因为每个地级市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密度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给予不同的权重处理,因此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是很必要的。计算指标权重的公式为:
其中,Eij是指某地级市某种污染物某年的排放量,∑Eij是指全省j类污染物排放量的总和,Yi是指各地级市的工业增加值,∑Yi是指全省的工业增加值。
再次,将标准化的废水、废气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三种指标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再求平均值,即得到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综合环境规制指标(ENR)。本文利用废水、废气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三种污染物的排放量来衡量环境规制程度,因此可得出,ENR越大,说明环境规制程度越小;ENR越小,环境规制程度越大。
本文选取了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借鉴万光彩等的方法来构建产业升级指标[32]。其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大,说明该地区产业结构越合理,层次越高;相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越大,说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就越落后。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公式为:
其中,li是指第i产业增加值所占该地级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经过处理后,INU是处于1-3之间的数值。INU越大,说明该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层次较高;INU越小,说明该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较低。
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确定的内涵、评价体系、研究路径等。在经济学意义上,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结构高级化,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友好型,国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等。考虑到指标的经济型与数据的获取性,本文选取河南省18个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LNGDP)衡量经济增长。
1.外商投资程度(LNFDI)。外商在河南进行直接投资,有利于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助于提高河南省对外出口商品的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在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能忽略掉外商投资。本文选用外商在豫的实际直接投资金额取对数表示外商投资程度。
2.固定资产投资(LNIFA)。固定资产投资不单单可以提高生产能力,还能够扩大需求,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研究产业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固定资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人力资本(LNHCL)。在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下,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而创新驱动是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人才对于经济增长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选用教育经费支出金额取对数表示人力资本。
4.科技创新(LNTEI)。环境规制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企业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会选择利用科技创新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创新补偿说”理论认为,环境规制会影响科技创新。本文选用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取对数表示科技创新。
5.消费(LNCON)。消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研究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时不能忽略消费的影响。本文选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取对数表示消费程度。
变量的定义及表示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定义及表示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选取的是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13—2017年的数据,每个指标的数据均来源于相应年份的《河南省统计年鉴》和各地级市相应年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构建了如下的OLS模型:
INUi,t=β0+β1ENR+∑Controlsi,t+εi,t
(1)
LNGDPi,t=γ0+γ1INUi,t+∑Controlsi,t+εi,t
(2)
LNGDPi,t=α0+α1INUi,t+α2ENR+∑Controlsi,t+εi,t
(3)
模型(1)-(3)分别对应于检验假说一、假说二和假说三。当模型(1)中ENR的系数β1显著为负时,表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即假说一得到证实;当模型(2)中INU的系数γ1显著为正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即假说二得到证实;当模型(3)中INU和ENR的系数均显著为正时,表明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共同作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即假说三得到证实。
依据模型一对数据进行OLS回归,得出的计量结果整理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一回归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ENR前的系数为-0.0391,INU与ENR呈反向关系,即环境规制力度越大,产业结构层次会越高;LNIFA、LNFDI前的系数均为正数,说明与INU呈正向关系。
依据模型二对数据进行OLS回归,得出的计量结果整理如表4所示。
表4 模型二回归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INU前的系数为0.1945,可见INU与LNGDP呈正向关系,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LNHLC、LNCOM、LNTEI前的系数均显著为正数,即LNHCL、LNCOM、LNTEI与LNGDP均呈正向关系,可见人力资本、消费、科技创新对河南省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依据模型三对数据进行OLS回归,得出的计量结果整理如表5所示。
表5 模型三回归分析
由上表可看出,环境规制前的系数为负,产业结构前的系数为正,说明环境规制力度越大,产业结构层次越高,越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环境协调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真正内涵的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产业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
虽然从实证结果得出加大环境规制的力度并不能有效刺激河南省的科技创新,无法弥补企业由于环境规制所造成的成本上升,但从河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来看,进行环境规制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因此,在我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阶段,要加大环境规制的力度,比如加大排污费用,将环境污染实行企业内部化等。对于环境规制加大企业生产成本的负面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进行弥补,或者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以此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最大化。
从本文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处于中等偏上的层次,要想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加大环境规制力度。加大环境规制力度,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从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转型到战略性新兴行业,运用科技创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地方政府应该大力鼓励创新,培养新动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应大力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发展第三产业。由此可见,对于河南省18个地级市而言,环境规制力度越大,产业结构层次越高,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加大环境规制力度的过程中,要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