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彰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高品质新风范

2021-06-01 09:59群众杂志社课题组
群众 2021年6期
关键词:强富美高江苏建设

群众杂志社课题组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江苏发展擘画的美好蓝图和制定的总目标,是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江苏探索实践的总指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新任务新使命,与总书记对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总目标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是对江苏更高的期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让新发展理念在江苏大地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是江苏的新担当、新使命,必须从更完整、更准确、更全面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高度,来聚焦“强富美高”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领域,突出问题导向,拿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与实现路径,为“强富美高”注入更深厚的内涵。

“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具有全面性、至高性,是总目标、总定位。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取决于“经济强”的物质基础,“百姓富”的价值导向,“环境美”的美好追求,“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综合展现,四个方面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是随着江苏的发展实践与时俱进、動态上升的。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忧患意识,进一步把握主题主线,实施更科学更有成效的对策与路径,持续彰显“强富美高”的高品质新风范。

优化“省域一体化”格局,搭建承载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骨骼”。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建立健全省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深入实施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强化空间统筹协调发展。以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抓手,实现跨越行政区域、自然流域的省域空间融合发展,整体提升省域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和实力。更大力度融合江南江北、联运沿江沿海、统筹陆地海洋,做优沿江、沿海、沿大运河、沿东陇海线生产力布局,做深做实苏锡常、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和锡常泰、苏通跨江融合,加快推进省域一体化,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内大循环。以沪宁主轴为依托,加快苏锡常三市主城融合,提升高端创新资源、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聚合能力。以南沿江高铁建设为契机,加快县域产业升级与服务能力提升,构建南沿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带。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优化沪宁、宁杭、宁合和沿海运输通道,完善环太湖快速交通圈,与上海青浦,浙江嘉兴、湖州,共同打造长三角环太湖创新生态圈,并率先引领“世界级创新湖区”建设,促进苏锡常成为长三角核心区的“头部”创新区域。推进宁镇扬一体化与“北沿江”发展联动,加快苏中及苏北部分地区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大南京都市圈国际影响力,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打造开放包容的跨区域都市圈典范,增强南京江北新区自主创新、开放示范和区域辐射能力,提升南京重要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强化沪苏通合作,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区域中心城市,打造跨江融合、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的战略枢纽。把“北沿江”发展上升为江苏发展的重大战略,盘活省域一体化发展的“棋眼”,以扬州泰州机场打造国家旅游空港为抓手,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连通为基础,以文化、旅游和产业链接和连通为重点,共推江苏中部崛起,重塑江苏发展的经济版图。做实东陇海和徐宿淮盐新型城镇带,构建支撑苏北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空间结构,提高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能级,推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全面振兴转型,深入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从根本上消除与苏中苏南地区的落差打好坚实基础,引领淮海经济区成为策应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新兴增长极。

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提升“经济强”的高附加值。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高效,全方位提升“经济强”的高附加值。依靠创新驱动,打造更高质量、更大体量的实体经济。强化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大力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区域创新协同化、创新载体平台化、创新体系生态化,在夯实企业主体创新地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形成新的突破,全面提升江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从而赢得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权。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0、10000”的突破,为在国家层面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作出江苏贡献。持续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建设,完善信息通信、软件服务等数字产业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导产业发展,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数字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旗舰型数字企业,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业,全方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实现江苏制造业在国内产业链和全球价值链上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整体跃升,构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加大力度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规划建设好新型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坚持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导向,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布局调整。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抓手,推动制造过程、装备、产品智能化升级,突出柔性生产与精益管理,加强智能技术装备的集成应用,建设一批示范智能工厂,确保持续彰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核心优势。有序引导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到江苏沿海地区布局绿色产业基地,把拥有丰厚的土地和生态资源的沿海地区,规划建设为江苏绿色产业的新增长极,实现江苏“蓝色板块”的高质量能级提升。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强化“百姓富”的制度安排。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从全域一体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共同实现现代化目标与任务的更高站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意识,有序实施城乡共进的现代化,聚焦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特别是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强化制度性的安排,放开放宽教育、医疗、养老、幼托等领域的市场准入,积极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激发新活力。在满足“富民”的高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把探索性的实践成果上升到服务全国的模式和经验。统筹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完善农村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管理制度,并把改善农民群众住房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来抓,把新落成的农村社区或居民点,作为呈现江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现实样板。按照“四化”同步规律和乡村振兴的要求,深度推进“社区化”的新型农村基层单元的改革,探索完善城乡一体化常住人口社区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提升自身对市场资源的配置能力,形成自我“造血”、良性循环的运营机制。

加快建设美丽江苏,彰显“环境美”的美好追求。在筑牢美丽江苏的生态基底的前提下,以江河湖海为脉络优化空间格局,系统谋划沿江、沿大运河、沿太湖洪泽湖、沿海地区的发展,充分彰显“水韵江苏”之美。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加大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成果创新,统筹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省际协作,加快形成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塑造人文与自然和谐辉映的全域魅力空间,在系统谋划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地区的“四沿”发展上实现真正的突破,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城镇布局、产业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进一步强化水系、流域管理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多向协同,实现美丽江苏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深化生态河湖建设,开展河湖水生态修复,推进河湖休养生息。谋划里下河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推动沿江与苏北地区的生态协同,把江淮生态经济区做实,建设好江苏的“绿心地带”。针对化工产业园区数量多、体量大的现实问题,在做好“常态应急”、强化风险管理的同时,用系统性的方案、科学化的手段来消除化工等产业与运输环节的安全隐患,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绘出“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场景。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打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用文化润泽“美”,用道德涵养“美”,用治理保障“美”,绘出“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现实场景。聚焦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加快提升文化创新创造发展能力,在构筑思想文化引領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和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三个高地”上展现新成果、新风采、新场景。主动应对新挑战,在网络治理、网络文化建设上勇于探路,以实践创新展现新的担当。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与管理,提升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强化优质网络文化供给,提升网络传播力引导力。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用先进思想的力量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通过“吴韵汉风”的文脉整理、“水韵江苏”的深厚底蕴挖掘、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建设示范、江海文化的传承弘扬等工程与品牌打造,促进传统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温润心灵、引领风尚,传承弘扬吴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等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展现长江文化、江海文化、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的时代价值。进一步强化“新江苏文化”的认同,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现代文化示范区,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江苏作为。

(江苏群众工作研究基地供稿,课题组成员:苏群、金雯、苏胜利、贾潇潇等)

责任编辑:孙秋香

猜你喜欢
强富美高江苏建设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江苏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以发展新理念建设“强富美高”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