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共青团:立下革新鸿鹄志 拔节成长向晴空

2021-06-01 06:02韩春丽
中国共青团 2021年8期
关键词:志愿成都志愿者

韩春丽

据考证,成都得名于:“舜耕历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3年,对于成都共青团来说,也是个聚沙成塔革新有成的特别数字。从2017年开始,他们致力于打造以旗舰店为示范引领的青年之家,3年多来,全市共建成各类青年之家722家,形成了“旗舰店—社区店—共营店”三级服务终端体系,在“5+2”区域内构建起“15分钟青年社交圈”,形成青年社交场景融合的社交模式;从2018年开始,他们创新构建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体系,激发广大青年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实现了志愿服务由组织化动员到社会化动员的成功转型,3年来,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已超过70万人,累计服务时长破155万小时。

3年,在急于求成造盆景的人看来,无疑是漫长的。成都共青团却沉着坚定,行稳致远。3年,就久久为功的共青团事业来说,只不过是弹指一瞬。成都共青团却目光独到,做事干练,瞄得准,打得好。

在春风沉醉的晚上,到成都街头走一走,宽街窄巷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吃的穿的玩的,职场商场情场,成都仿佛是强力磁铁,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尤其是年轻人潮涌而来追梦而栖。2020年,成都仅IFS一家购物中心销售额就突破80亿元。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共青团工作也不例外,青年社交的引爆熱燃,青年志愿者日益激增的数字,无一不是尊重市场又引领市场的求新革命。

人们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散发着莫名的魅力。成都共青团工作浸润其中,仿佛也孕育了过目难忘的气质。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共青团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团都要行动起来,要实现思维理念的革新、管理机制的革新、能力素养的革新、作风习惯的革新。要拿出自我革命的精气神,敢于打破常规、勇于走出舒适区。

成都共青团,无疑是实践团中央指示精神的探路人和先行军。立下革新鸿鹄志,拔节成长向晴空。

上篇: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在全国率先探索青年社交场景融合新模式

成都是个有着2300万管理服务人口的国家中心城市,拥有500万的庞大青年群体,这其中有大量在成都生活工作、期待融入这个城市的“蓉漂”,他们面临着交友婚恋困惑、职业提升诉求、兴趣爱好培养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引路人和突破口。

在当前虚拟社交泛化的背景下,为将青年从网上拉回到现实,帮助青年形成清新、健康的社会参与,更好地引领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建功立业,团成都市委坚定不移地率先在全国探索丰富青年社交场景,满足青年社交需求,让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年触手可及。3年多时间,团成都市委怀揣自我革新、自我奋斗的勇气,走出了先创办青年之家1号旗舰店、再全市建青年之家三级体系、最后实现青年社交场景融合的“革新三步曲”。每一步,都是一次跨越。

设点:开启1号旗舰店

华灯初上,位于成都高新区软件园的青年之家1号旗舰店内,舒缓的轻音乐在650平方米的宽敞空间弥漫,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踩着音符陆续进入,有的酣战桌游,有的促膝而谈。门外门内的一周活动公示牌写得清楚,今天周二,这晚的活动名称是“人生如戏:论青年人演技的重要性”。

18点30分,成都麻辣即兴剧团的安娜老师一到,立刻把在场青年卷入一场没有剧本的表演。期间,老师学员台上台下穿梭,圆圈方阵交叉组合,高潮频现。两个多小时在互动的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最后安娜老师跟30多个年轻人围坐一圈,畅谈活动感受。手握话筒的年轻人,对着眼前原本互不相识的小伙伴们侃侃而谈。

现场的氛围让临时决定观摩活动的记者看呆了,原来互不相识的年轻人真能在这里“打开自己,解放天性,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记者随机进行了采访。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的教师李卓琳是第一次来参加活动,她说自己是个内心害羞的人,很多次想来,又总怕不合群孤立难堪。没想到,今天硬着头皮而来,紧绷的神经却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放松下来,在3人成组环节,与同伴配合默契,令她忍不住喊出:“我们是天下无敌组合!”通过这次活动,她觉得不但自己会发生改变,也有信心打开自己与学生间的隔阂,今后一定还会再来的。

软件园中兴通讯公司的产品经理熊伟宏说,因为1号店就在自己眼皮底下,他已经参加过100多次活动,见证了青年之家从冷清到人气越来越旺的历程。最初,是大家互加微信,认识了很多朋友,随着青年之家推出的活动种类越来越多,他对书法、绘画等产生了兴趣,爱好提升了,眼界也开阔了,他觉得比从前自己宅着上网课参加培训班有意思多了,毫不夸张地讲,来青年之家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记者夸赞安娜老师的现场把控能力超强时,安娜说,她一直致力于幸福学的研究,她的工作就是通过即兴戏剧的方式,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富幸福感和创造力。她特别说到,今晚的活动,在她发现话题要跑偏的时刻叫停过一次。她授课始终围绕共青团的宗旨,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一场活动让我们管中窥豹。实际上,青年之家1号旗舰店运营3年多来,已经开展了1300多场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聚集了一大批忠实粉丝,成为青年朋友彼此坦诚互动交流和个人全面成长的空间载体。

2017年12月14日,团成都市委开办的首个青年之家旗舰店(1号店)在成都高新区软件园正式挂牌。同一天,团市委的“青聚锦官城”微信公众号也宣布上线。这是采用“O2O模式”、以软件园10万青年为联系服务对象的青年社交平台。

說起1号店初创之时的情形,团成都市委的同志似有泪两行。最初,一场活动只有三四个青年前来参加,授课老师面对一个人也要讲。为了赢得更多青年,团成都市委的同志捧着一摞摞宣传广告送到单位门上,逢人便打招呼说:来1号店参加我们的活动吧。

为打破窘境,走出困局,团成都市委结合青年特点和社交习惯,主动开展需求分析,并借鉴豆瓣同城等平台的活动经验,创新青年社交项目形式和内容,拓展即兴戏剧体验、思维旅行沙龙、解忧星球等沉浸式、互动式青年社交活动,提升青年参与度和获得感。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1号店活动丰富的好名声被接力传播,吸引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到今天,即便一天举行两场活动,也能保证每场有三四十人的规模。

扩面:推进“旗舰店—社区店—共营店”三级体系

在总结1号店成功运营基础上,团成都市委迅速在全市23个区(市)县推开青年之家建设。到2020年12月底,全市共创建了24个青年之家旗舰店。

在成都,除1号店由团成都市委领办外,其余23个青年之家旗舰店均由各区(市)县团组织领办、运营,但仅仅依靠团的组织资源,难以形成广泛联系服务青年声势,为更广泛、直接地联系服务青年,团成都市委大力推进青年之家“旗舰店—社区店—共营店”三级体系建设。

在成华区青年之家旗舰店,记者随店长沈涓参观了这里的创新公益园、多功能路演厅、创咖区,并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得知自2020年至今,他们已开展各类活动116场。

很有意思的是,沈涓的另一半,就是在她组织的活动中相识并相恋成家的,他们只是在成都青年之家社交活动中相识相恋成功的案例之一。

沈涓说,她时常要到辖区内的17家社区店和55家共营店去巡店,上通下达忙得不亦乐乎。她重点介绍了团区委与咖啡店、书店等经营场所按协议建设的共营店。比如他们与四川文轩轩客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了3家青年之家共营店,主要为青年提供包括场地、饮品、书籍等免费或优惠服务,每季度向广大青年推荐书籍,不定期开展“青春思享会”等交流活动,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

截至目前,成都全市共建成各类青年之家722家,其中旗舰店24家、社区店64家、共营店634家。已建成“旗舰店—社区店—共营店”三级服务终端体系,在“5+2”城区内初步构建起了“15分钟青年社交圈”,实现了团的组织网络、工作力量、服务项目在青少年身边有形化、日常化覆盖。

升维:融合“青年+社交+场景”社交模式

团成都市委践行市委“场景营城”理念,围绕优雅时尚消费场景、城乡美学生活场景、公园绿道游憩场景,塑造了以读书分享、文化品鉴、街头表演等彰显青年自我、成就青年认同的青春活力绽放社交场景;以悦跑、骑行、徒步、趣游等塑造团队意识、增进青年交流的青春激情碰撞社交场景;以垃圾分类、文明养宠、黑科技体验、新经济应用感知等感受城市脉动、激发奉献之志的青春愿景畅享社交场景,持续增加全市青年社交活动供给,融合升级场景供给,探索出“青年+社交+场景”融合新模式。

在成都,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到团成都市委营造的各类社交场景中。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开展青年社交活动1.3万余场,参与人数达110余万人次,青年城市归属感极大提升,青年社交场景的丰富度提升了城市发展的热度。

革新赢得青年,突破创造成功。团成都市委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探索联系服务青年模式大变革,引领成都青年从线上到线下,从室内到户外,从面临困境到成功破题,从扩面到赋能,让成都青年社交场景丰富多元,社交活动蔚为大观,为全国青年社交提供了成都样本、作出了成都示范。

下篇:每个人都了不起——成功构建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体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团成都市委通过调研发现,现有的志愿服务工作在组织动员方式上过度依赖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组织,难以匹配照顾青年的真实意愿和专长技能,难以精准满足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难以覆盖带动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等,组织化动员方式局限性日益突出。针对以上困境,他们革新构建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体系,让青年志愿服务更加贴近社区、贴近居民,促进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对城市更有为。

无论是成都青年志愿服务数据平台“赛博朋克”的视觉冲击效果,还是郫都区的志愿服务点“靓”乡村,以及都江堰的“小橘子”志愿服务队,从城市到乡村、从青年到少年,都向我们展现了成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蓬勃之势,成都青春力量投身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奔放热情,更处处彰显着成都共青团所构建的社会化志愿服务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高科技展示的变量:3年70万的加速度

“除了大数据技术,我们还依托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储存志愿服务时长信息,并将大数据系统托管于成都市大数据中心,确保了数据真实不可篡改。”在成都市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中心墙上的触摸屏前,团成都市委工作人员一边滑动屏幕,一边向记者介绍成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高科技含量。

2018年8月,团成都市委在前往深圳、杭州等青年志愿服务发达的城市调研一圈回蓉后,经过激烈的头脑风暴,抱定因地制宜从零开始的决心,大刀阔斧进行成都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体系建设。他们依托拥有250余万粉丝的“青聚锦官城”微信公众号,建立起涵盖项目发布、报名参与、在线反馈的线上动员平台,实现需求实时发布、青年“一键”就可参与。他们优化项目培育模式,构建了涵盖筑美社区、绿动未来、礼遇成都、五彩梦想等10余类超120项广覆盖、多层次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3年时间,青年志愿者人数就实现了突破70万的高歌猛进,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2.7万个,平台志愿者服务时长超155万小时。他们的目标是年底志愿者人数达到100万。

在金牛区税务局,局领导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金牛“税务蓝”携手团成都市委“志愿红”,开展金牛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志愿服务的事迹。今年以来,他们通过网络累计招募志愿者1157人次,服务纳税人共计6万余人。

志愿者张雯告诉记者,她本来是个迷茫待业的海归,通过团成都市委网络平台得知金牛区税务局招募志愿者,就积极报名参加。她被分配到了流动辅导岗,为纳税人提供一些简单的办税操作指引等工作,服务一段时间后,她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说来也巧,正赶上金牛税务局招收新员工,做志愿者用心尽力的张雯,现已成为咨询导税组的实习员工。

15岁的陈岱柯是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几个月来,一直在金牛税务局门口负责督促来客戴口罩测体温。从穿着羽绒服的寒冷冬天,到柳芽飞绿的温暖春天,他一直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两个月的时间服务时长达334小时。金牛税务局的人都很佩服这个小伙子的毅力,时不时对他竖大拇指。是什么让这个少年痴迷上了志愿服务?陈岱柯解释说,他觉得做志愿者被大家认可很光荣。在学校里并不显山露水的陈岱柯,在社会志愿服务岗位上收获了满满的喝彩。

在成都街头,随处闪现着志愿者的身影,记者也采访了几名青年志愿者。

其中,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的徐灿凌同学是一名志愿服务“老手”,就是从单纯参加志愿服务,变作组织采集志愿服务需求、申请发布和组织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服务带头人。至今他参与志愿服务时长400多小时,发布过包括特殊儿童绘画陪伴、流浪猫狗关爱、垃圾分类宣导等40多个项目。他说,做志愿者是会上瘾的,因为做志愿服务,他的微信好友已经有2000多人,跟心中涌动着热爱与奉献的同道人结伴做志愿者,既感到身心愉快,又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的吕卓玲是主要参与共享单车摆放的志愿者。她说,最初她们寝室有两位同学做志愿者,后来全寝室的7个人都成了志愿者。闲暇时,她们一起谈论做志愿者的感受,有了共同话题,相处得也越来越和谐。

记者跟团成都市委的相关干部进行了座谈。大家讲到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招募志愿者的许多有趣故事和感人事迹。有些重要大赛,实行的是组织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招募方式,往往给社会化志愿者的名额一经公布,便瞬间爆满,有的还会眼巴巴地等其他人“退票”。大家还十分关心社会化动员能给志愿者提供什么回馈,前面几个青年志愿者给出了很好的答案,组织化动员联络需求方提供人力保障,而社会化动员能兼顾青年人自身成长和职业成长,这是实实在在的回馈。虽然参加社会化招募的志愿者有很多个性和不确定性,但社会化对志愿者选择的便捷、覆盖面的广度,是组织化所无可比拟的,只要愿意,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成为志愿者后大家互相影响,传播志愿服务精神,影响推动整个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和价值观……

大家仔细品评青年志愿服务革新带来的甜滋味,革新带来的蓬勃生命力,认定一座城市,只有不断变革创新,才会充满青春活力。

郫都区:志愿点“靓”乡村

车子行驶在郫都区的田间路上,这里庄稼丰茂,河水潺潺,依偎着干净整洁的美麗村庄。

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郫都区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也别有洞天。现郫都区注册青年志愿者7.3万余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2200余个,服务时长达4.3万余小时。仅2020年,团郫都区委就通过成都市青年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发布主题墙绘、村庄规划、礼仪培训等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300余场,社会化动员5000余名高校志愿者和200余名企业青年前来施展拳脚。

在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分团委书记秦际超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他们于唐昌镇锦宁村绘制的一面长达70米的墙绘。2020年4月疫情期间,秦际超从市青年志愿服务平台上看到锦宁村发出的“乡村美化”需求后,他和6名同学先规划好要绘制的相关内容,接着几个人便武装严实地从成都市区赶了过来,前后画了14天,顶着疫情,天天早出晚归。自2019年开始,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师生发挥艺术学子绘画特长,积极报名参与“乡村美化”志愿服务项目,先后在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安德镇广福村等12个地点开展墙绘志愿服务活动200人次,共绘制墙绘约1000平方米,用画笔为郫都区的乡村振兴事业作出了多彩的贡献。同时,秦际超指导的“图灵设计”志愿服务队、“花照壁”墙绘实践队,被成都共青团授予“优秀团队”称号,秦际超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光荣称号。

中铁文旅成投公司的团委书记陈然向记者摊开一幅幅乡村规划图。2019年,作为驻郫央企的中铁文旅成投公司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踊跃投入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凭借队员个个专业技术在身的优势,从交通区位、文化历史、资源禀赋、产业植入等方面进行挖掘和梳理,形成唐昌镇留驾村整体规划,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规划参考。

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也极大促进了本土青年参与志愿服务自觉性的飞跃,现全区已建有20余支相当规模的农村青年志愿服务队伍。

在美丽的花园村庄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到处都是拍照留影的旅游者。记者采访了青杠树村团支部书记姚少双。作为土生土长的青杠树村人,90年生人的姚少双经历传奇。16岁,因为在村河道救起两位游人中的一位是马术老板,姚少双走上了学习马术之路,曾经获得过四川省马术比赛冠军。后来,家乡发展乡村旅游,姚少双回乡成立了成都正心乡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本地农产品。2016年,姚少双在青杠树村组织了青年志愿服务队,他认为骑士与志愿者一样追求奉献精神,全村年轻人都跟着他学奉献。2020年2月,疫情暴发,姚少双从三道堰镇领导的手中接过青年突击队的大旗,带领一众青年,冲上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后荣获“成都市优秀青年突击队”荣誉称号。平时,姚少双他们在景区做环保、创业指导、政策解读等多项服务,关键时刻抗洪救灾、做好疫情宣传和秩序维护,青杠树村的青年志愿服务队日益壮大,成为乡村传播正能量的一枚闪亮火炬。

都江堰:“小橘子”志愿服务队

都江堰的山是青色的,都江堰的水是绿色的,都江堰的“小橘子”志愿服务队是橘色的。

在都江堰景区喷泉处,有4根卧铁复制品。穿橘黄色志愿者马夹的灌州小学4年级小学生张峻熙,就站在这个著名的景点前,给来来往往的游客讲解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与卧铁的故事。在一个半小时里,他陆续给15拨游客进行了讲解,这位“小橘子”一点也不觉得累。能让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自己的讲解了解家乡都江堰,10岁的张峻熙感到非常自豪。

“小橘子”的全名叫“新时代文明实践‘小橘子旅游志愿者”。2017年3月5日,团都江堰市委联合市文明办等单位,正式启动了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第一批选拔了80名热爱公益、会双语的优秀学生,其中小学生30名,大学生50名。从此“小橘子”们成为都江堰市不可或缺的风景。2019年,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张艺朵同学向全国小朋友们推介家乡熊猫文化,并以出色表现斩获全国“中华小导游”一等奖;2021年农历春节期间,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期,“小橘子”志愿者在都江堰景区、古城区和社区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小橘子陪你过大年”为主题的志愿讲解服务活动,做到了温度不减,服务不减,央视新闻直播间还对“小橘子”志愿服务情况进行了直播报道。

现在,都江堰有1000多名“小橘子”处在动态化服务中,每逢节假日,这些活泼灵动的橘色“小太阳”就闪耀在街头、在景点、在各个交通节点处,为游客们细致答疑,专业讲解,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没有距离的温暖。“小橘子”已成為都江堰靓丽的城市名片。

“小橘子”只是都江堰志愿服务的一部分。据团都江堰市委志工部部长周霞介绍,都江堰通过成都市青年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现已注册青年志愿者5万余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500余个,服务时长达3.2万余小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以志愿服务探索创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于今年3月5日,正式启动了“青年志愿服务社区示范点”创建行动,到目前已发布60余个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有800多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

成都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体系,已经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在青年人的激情簇拥下向前快速推进,其触角已从城市中心伸展到县(市)镇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枝脉丰盈遒劲。

志愿有担当,青春很能打。因志而行,因愿而动,每个人都了不起。

猜你喜欢
志愿成都志愿者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志愿小队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