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雁初
中国人民银行5月31日发布公告称,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决定自6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由现行的5%提高到7%。消息公布后,离岸人民币盘中直线下挫近160个基点。路透社称,此举被认为是为近期人民币强劲升值势头“降温”。这也是中国央行时隔14年再度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路透社称,中国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收缩基本货币,意味着市场上美元流动性减少,有助于抑制人民币汇率升值。上一次中国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开展调控,要追溯到2007年5月。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上涨,突破6.4元关口后升势不减。5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在以6.3699开盘后,盘中一度升至6.3565,创下2018年5月以来新高。当天,央行宣布调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后,离岸人民币明显回落。《华尔街日报》称,央行调控手段产生明显效果。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管涛表示,2021年以来,金融机构外汇存款明显增加,4月末外汇存款余额约为1万亿美元,外汇流动性宽松,央行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2个百分点,可冻结约200亿美元外汇流动性,有助于收紧境内市场外汇流动性,提高境内外币利率,缩小境内本外币利差,抑制即期和远期结汇,促进境内外汇市场平衡。
《日本经济新闻》称,由于对中国经济持乐观看法等因素,外资大幅增持人民币资产,导致人民币汇率不断冲高。这也让汇率市场投机气氛浓厚。对此,中国央行保持警惕,并计划为人民币上涨“刹车”。路透社称,尽管短期因素支持人民币汇率上涨,但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仍将回归平衡,投机行为难以取得大量收益。▲